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看2019年高考真题
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看2019年高考真题
(2018·广东惠州三调·26)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 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 是不同 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
(2018·广东惠州三调·26)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 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 是不同 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
这反映出 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 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 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
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 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 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唯物史观的要求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 《旧唐书·太宗本纪》
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 《新唐书·高祖本纪
唐朝将领)及薛 举战于泾州,败绩。 》
”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 《新唐书·太宗本纪
位雍州牧。七月, 太宗有疾,诸将为 》
举所败。”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
(1)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4)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理 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5)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 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 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 想。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 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 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 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 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 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 国新一届总统
用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看2019年高考真题等试题
近两年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关于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有如下变 化:
2016 年
2017 年、2018 年 变化解读
1.辨别历史事1.辨别历史事实与 考试大纲在“调动和
物和历史解释 历史叙述。
运用知识”的相关表
。2.理解历史
述调整。重在历史事
事实,分析历 2.理解历史叙述与 实和历史叙 述的认
(2017·海南高考·19)1960 年,石油生产国 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 油输 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 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 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 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 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 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 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 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 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 并
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 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 此回 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2019·新课标1卷·27)明中后期,大运 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 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 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 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9·新课标1卷·31)据统计,1954年1 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 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 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 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 时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
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 维方式。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
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 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时空观念的要求
(1)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 联系的; (2)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 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 解释;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 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2019·新课标1卷·33)有研究认为,美 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 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 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 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 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 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史 结论。 历史结
历史现象和历 3.说明历史现象和 识,淡化历史现象和
史观点。
历史观 点。
观点的 证明,只要
求加以说明,能力要
求有所降低。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 《旧唐书·高祖本纪》
,我师败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