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力学阶段练习一及答案

材料力学阶段练习一及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材料力学课程阶段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结构在平衡状态下,不计自重。

对于CD折杆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A.B.C.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的结构在平衡状态下,不计自重。

对于AB杆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A.B.C.D.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悬臂梁,受到分布载荷和集中力偶作用下平衡。

插入端的约束反力为( )A.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qa 2;逆时针的力偶,大小为2qa B.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qa 2;顺时针的力偶,大小为2qa C.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qa 2;逆时针的力偶,大小为2qa D.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qa 2;顺时针的力偶,大小为2qa4.简支梁在力F 的作用下平衡时,如图所示,支座B 的约束反力为( )A.F ,竖直向上B.F/2,竖直向上C.F/2,竖直向下D.2F ,竖直向上5.简支梁,在如图所示载荷作用下平衡时,固定铰链支座的约束反力为( )A.P ,竖直向上B.P/3,竖直向上C.4P/3,竖直向上D.5P/3,竖直向上6.外伸梁,在如图所示的力和力偶作用下平衡时,支座B的约束反力为( )A.F,竖直向上B.3F/2,竖直向上C.3F/2,竖直向下D.2F,竖直向上7.如图所示的梁,平衡时,支座B的约束反力为( )A. qa,竖直向上B. qa,竖直向下2,竖直向上C. qa4,竖直向上D. qa8.关于确定截面内力的截面法的适用范围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用于等截面直杆B.适用于直杆承受基本变形C.适用于不论基本变形还是组合变形,但限于直杆的横截面D.适用于不论等截面或变截面、直杆或曲杆、基本变形或组合变形、横截面或任意截面的普遍情况9.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该物体必定无变形C.若物体无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无位移D.若物体产生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有位移10.材料力学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如下基本假设,错误的是( )。

A.连续性 B.均匀性 C.各向同性 D.弹性11.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物质,这样的假设称为( ) A.连续性 B.均匀性 C.各向同性 D.小变形12.如图所示的单元体,虚线表示其受力的变形情况,则单元体的剪应变γ=( )。

A.α B.2α C.0 D.α-9013.如图所示的单元体,虚线表示其受力的变形情况,则单元体的剪应变γ=( )。

A.α B.2α C.0 D.α-9014.等截面直杆受轴向拉力F 作用而产生弹性伸长,已知杆长为l ,截面面积为A ,材料弹性模量为E ,泊松比为μ。

拉伸理论告诉我们,影响该杆横截面上应力的因素是( ) A.F E ,,μ B.F A l ,, C.F E A l ,,,,μ D.F A ,15.杆件轴向受到如图所示的载荷,左段内的轴力大小为( )A.40 KN ,拉力B.40 KN ,压力C.60 KN ,拉力D.60 KN ,压力16.杆件轴向受到如图所示的载荷,右段内的轴力大小为( )A.30 KN ,拉力B.30 KN ,压力C.50 KN ,拉力D.50 KN ,压力17.杆件轴向受到如图所示的载荷,杆的横截面面积25cm A =。

杆件内最大应力为( )A.80 MPa ,拉应力B.100 MPa ,拉应力C.100 MPa ,压应力D.60 MPa ,压应力18.阶梯杆受到轴向载荷如图所示。

左段内的轴力为( ) A.40 KN ,拉力 B.40 KN ,压力 C.60 KN ,拉力 D.60 KN ,压力19.阶梯杆受到轴向载荷如图所示。

已知218cm A =,224cm A =,GPa E 200=。

杆件内危险截面位于( )A.左段B.右段C.任意位置D.无法确定20.阶梯杆受到轴向载荷如图所示。

已知218cm A =,224cm A =,GPa E 200=。

杆件的变形EAFl l =∆,大小为( )A.0.025 mm ,伸长B.0.025 mm ,缩短C.0.075 mm ,伸长D.0.075 mm ,缩短21.低碳钢拉伸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种指标能得到提高的是( ) A.强度极限 B.比例极限 C.断面收缩率 D.伸长率(延伸率)22.为提高某种钢制拉(压)杆件的刚度,有以下四种措施,正确的是( ) A.将杆件材料改为高强度合金钢 B.将杆件的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如淬火等) C.增大杆件的横截面面积 D.将杆件横截面改为合理的形状23.甲、乙两杆,几何尺寸相同,轴向拉力F 相同,材料不同,它们的应力和变形有四种可能,正确的是( ) A.应力σ和变形l ∆都相同 B.应力σ不同,变形l ∆相同 C.应力σ相同,变形l ∆不同 D.应力σ不同,变形l ∆不同24.c b a ,,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弹性模量最大的材料是 A.a B.b C.c D.无法比较二、判断题1.如图所示的结构在平衡状态下,不计自重。

杆CD 的受力图,是否正确( )2.如图所示的结构在平衡状态下,不计自重。

折杆ACB 的受力图,是否正确( )3.如图所示悬臂梁,受到分布载荷作用下平衡。

则插入端约束的反力为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qa ;顺时针的力偶,大小为223qa 。

( )4.简支梁在力F的作用下平衡时,如图所示,则支座C的约束反力为F/2,竖直向下。

( )5.简支梁,在如图所示载荷作用下平衡时,则滚动支座的约束反力为5P/3,竖直向上。

( )6.外伸梁,在如图所示的力和力偶作用下平衡时,则支座A的约束反力为F/2,竖直向上。

( )5,竖直向上。

( )7.如图所示的梁,平衡时,则支座C的约束反力为qa8.平面桁架问题,计算杆内力的方法有两种,节点法和截面法,其中节点法每次取含两个未知内力的杆相交的节点作为研究对象,属于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而截面法取假想的截面截断桁架,属于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9.对于含有摩擦的静力学平衡问题,涉及到静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采用库伦摩擦定律进行计算,即N s s F f F =,表示静滑动摩擦力等于静滑动摩擦系数乘以法向约束力。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 )10.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 ) 11.若物体无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无位移。

( ) 12.若物体产生变形,则必定物体内各点均有位移。

( )13.材料力学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能作三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

( ) 14.如图所示的单元体,虚线表示其受力的变形情况,则单元体的剪应变γ=2α。

( )15.拉(压)杆应力公式A F N /=σ的应用条件是外力合力作用线必须沿着杆的轴线。

( ) 16.杆件轴向受到如图所示的载荷,则中段内的轴力大小为20 KN ,拉力。

( )17.等截面的直杆,轴向受到如图所示的载荷。

则杆件内危险截面位于右段。

( )18.阶梯杆受到轴向载荷如图所示。

则右段内的轴力为20 KN ,压力。

( )19.阶梯杆受到轴向载荷如图所示。

已知218cm A =,224cm A =,GPa E 200=。

则杆件内最大应力为100 MPa ,压应力。

( )20.低碳钢拉伸经过冷作硬化后,提高了强度极限。

( )21.为提高某种钢制拉(压)杆件的刚度,可采取增大杆件横截面面积的措施。

( ) 22.c b a ,,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强度最高的材料是a 。

( )23.c b a ,,三种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所示,其中塑性最好的材料是c 。

( )三、解答题1. 一端固定的水平悬臂梁如图所示,长为)(2m a 的梁上左边a 段作用有垂直向下且连续均匀分布的载荷,载荷集度为)/(m N q 。

求:固定端处的约束反力。

2. 一端固定的水平悬臂梁AB 如图所示,梁上作用有垂直向下且连续均匀分布的载荷,载荷集度为)/(m N q 。

在梁的自由端还受一个集中力)(N P 和一力偶)(m N m ⋅作用,梁的长度为)(m l 。

求:固定端A 处的约束反力。

3. 如图所示桥梁桁架简图。

作用在节点E 和G 上的载荷分别为Q=400N ,P=1200N 。

图中尺寸m b m a 34==,。

求1、2、3、4杆所受的力。

4. 已知如图,杆的横截面面积25cm A =,GPa E 200=。

公式EAlF l N =∆。

画出轴力图,并求杆的变形。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材料力学课程阶段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A4. B5. C6. B7. B8. D9. B 10. D 11. A 12. C 13. A 14. D 15. A 16. D 17. C 18. A 19. A 20. C 21. B22. C23. C24. A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22. √23. √三、解答题1. ,竖直向上qa ;,顺时针232qa 2. ,竖直向上ql P +;,逆时针Pl ql m ++223. ,拉力,压力;,拉力;,拉力;N F N F N F N F 9008005008004321====4.轴力图:0.8mm(缩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