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实务课件6互换交易.

国际金融实务课件6互换交易.


在国际衍生品市场上,利率互换是随着1976年交叉货币互换 的引入而开始出现的。交叉货币互换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越来 越多的发行人开始利用欧洲市场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获得更低的 发行成本,他们需要对相应的币种加以保护。同样,利率互换也 产生于市场参与者改变债务结构、管理风险、利用利率预期和降 低发行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实际上,降低发行成本的需要是利率 互换产生的主导因素。投资者对同一发行人所要求的溢价不同, 发行人发现他们可以通过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上发行债务工 具,然后与其他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另一方互换利息流量来降 低发行成本。
甲、乙两家公司对于当前的市场走势有着不同的看法,甲认为 目前经济处于多年增长的后期,其势成强弩之末,衰退无可避免, 利率将会下调。而乙认为目前的增长是合理的,增长空间仍然存 在,利率不会下调。基于这种不同的理解,在各自的资产、负债结 构基本对应的情况下,甲乙达成了这样一项协议。主要条件如下: 合同金额8亿美元,成交日期1998年2月1日,到期日2001年2月1 日,固定利率:6.2%,浮动利率:基准利率+0.5%,固定利率支付 次数是每年一次,浮动利率支付次数也是每年一次。甲认为利率会 下调,愿意支付浮动利率,收取固定利率;乙认为利率会保持基本 稳定,愿意支付固定利率,收取浮动利率。
首先,交易量迅速上升,品种逐渐丰富。自2006年2月以来,人民币 利率互换市场规模快速上升,每月成交的名义本金额由2006年的几亿元 上升至2007年的100多亿元,部分月份还达到200多亿元。2008年2月份人 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开始实施之后,市场规模以翻倍速度增长。
交易量增加的同时,伴随交易品种的增多。目前人民币利率互换交 易的浮动端参考利率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主要 以7天回购定盘利率(FR007)为基准,这种互换也称IRS-Repo;一种是上 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这其中主要以3个月SHIBOR、1周 SHIBOR和隔夜SHIBOR为基准,其中以隔夜SHIBOR为基准的利率互换也称 为OIS;一种是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另外,以贷款利率 为基准的互换也曾出现过。
——2008年04月19日证券时报第17版
第一节 利率互换
利率互换的概念 利率互换的比较收益原理 利率互换举例
一、利率互换的概念
利率互换是交易双方在相同期限内,交换 币种一致、名义本金相同,但付息方式不同的 一系列现金流的金融交易。 它可以是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的互换,也可 以是一种计息方式的浮动利率对另一种计息方 式浮动利率的互换,但计息的名义本金的币种 必须是一致的。因此利率互换不涉及本金的互 换而只是利息的互换。
一储蓄机构A刚好贷出一笔100万美元的贷款,为 期5年,利率为年率9%,而它的储蓄存款利率综合起 来,可近似认为是1年期LIBOR+1%。如果1年期 LIBOR超过8%,该储蓄机构就会出现损失。通过市场 报价表,A储蓄机构与B金融中介达成这样一项互换协 议:B向A支付年息LIBOR的浮动利率,A向B支付每年 6.3%的固定利率,名义本金为100万美元。这样互换 后A面临的利息收付可用下图表示:
资料2: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近日启动 首笔交易已完成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 于2006年1月24日颁布后,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已完成了首笔50 亿元人民币的利率互换交易,这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工具已在中国金 融市场正式登场。具有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将获准进行利 率互换交易,包括与同样具有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进行此 类交易,或为其存贷款客户提供该服务;而其他市场投资者只能与有资 格的商业银行进行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交易。
自1982年国际市场第一笔利率互换交易发生以来,利率互换已经 发展成为场外衍生产品市场中规模居首位的交易品种。截至2005年6月底, 全球未平仓的利率互换名义本金为163.75万亿美元,合约超过20万份。
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对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机 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促进我国金融 市场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以“基准利率+0.5%”计息。该投资基金密切注视着投资 形
势的变化以调整投资组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 了一系列经济情况,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已出现衰 退迹象。专家分析表明,美国经济出现进一步衰退只是 时间问题。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7次经济衰退的情 况来看,大多数的经济衰退导致的利率下降幅度大体相 同,联邦基准利率大约下降40%~60%,政府利率每月下 降率约20%,如果199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如预测进入衰
合同执行各期的利息收支净额将取决于当时的浮动利 率与固定利率之差。如果在1999年、2000年、2001年 的定息日,一年期基准利率分别为6.0%、5.8%、 5.6%,甲的现金流量见下表。
甲的现金流量(名义本金8亿美元) 单位:万元 年 份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利 差 净流量
1999 6.2%
LIBOR (London Interbank Offering Rate):
即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是欧洲货币市场 上银行提供给其他银行资金的利率。1个月期 LIBOR是提供一个月期资金的利率,3个月期 LIBOR是提供3个月期资金的利率,其余依此类 推。LIBOR由银行业的交易决定并随经济状况的 变化而变化,它经常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参考利 率。
1990年4月,投资基金根据自己的预测,将其拥有的5000万美元 的以“3个月基准利率+0.5%”计息的浮动利率债券,与一家银行 达成一项互换协议,投资基金支付银行3个月期基准利率,银行 支付投资基金年率8.75%,互换交易如下图示:
3个月基准利率+0.5%
3个月基准利率
浮息债券发行人
投资基金
三、利率互换举例
应用利率互换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利 用比较优势降低融资成本;②锁定资金成本以 避免风险;③锁定资产风险抵押;④利用自己 对利率走向的预测进行投机。
例2:
假定某类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有从事利率 互换交易的需求。这类机构一般通过吸纳存款,再将资 金用于长期抵押贷款。由于存款具有短期内可支取的性 质,所以存款利率必须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进行调 整。另一方面,它的贷款相当一部分是住房抵押贷款等 长期固定利率的贷款。这样,这类金融机构的债务是浮 动利率的,而资产是固定利率的。这就意味着在市场利 率上升时,这类金融机构面临着风险。而通过利率互换 可以消除利率风险,锁定资金成本。
2)通常两家公司在安排互换时并不直接接触,而分别 同诸如银行这样的金融中介联系,如果金融机构作为
交易方而不是经纪人参与进来,就意味着总收益在A、 B和金融机构之间分配。下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结果。
10% 9.9%
10% LIBOR+1%
外部
A
金融中介
B
外部
LIBOR
LIBOR
互换的结果为A公司支付LIBOR+0.1%的利息,比直接借入浮 动利率资金节省了0.2%;B公司支付年率11%的利息,比直接在 固定利率市场借款节省了0.2%的成本;金融机构每年收取0.1% 的利息作为收益,作为它参加交易承担风险的报酬。
其次,参与者增多,机构呈现多样化。目前国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 场有市场准入机制,但准入机制有放松趋势。中国人民银行1月25日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宣布 从2月18日起正式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参与机构从原来试点规定的 部分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拓展A
10%
6个月 LIBOR+0.3%
B
11.2%
6个月LIBOR+1%
1)假设没有中介机构而由A和B直接进行互换。下图提 供了一种可能的结果。
9.95%
A
B
LIBOR
考虑到外部借款后的利息支付情况为:
10%
外部
A
9.95% B
LIBOR+1% 外部
LIBOR
互换的结果是A和B都节省了0.25%的成本。
6.5%
-0.3%
-240
2000 6.2%
6.3%
-0.1%
-80
2001 6.2%
6.1%
0.1%
80
资料4:利率互换业务 推动市场进入新阶段
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 的通知》,标志着利率互换业务由此前的试点阶段转而正式登上市场舞台。 利率互换业务的推出,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深化避 险功能,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利率互换是基于比较优势而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 即互换交易和其他经济交易一样,交易的双方能获得经济利益, 而互换的经济利益是比较优势产生的结果。并且,随着一国国内 和国际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健全,从事利率互换交 易的经济动机将消失。各类市场机构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某些市场 的不完备性,这就形成了不同机构借款者在这些市场上的比较优 势。而市场的不完备性恰好为利率互换提供了经济基础。举例来 说,在市场上总是存在着信用级别不同的各类机构。信用级别低 的公司发行债券时要支付比信用级别高的公司发行债券时所要支 付的更多的风险补偿金,并且信用差是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增大的, 这就给信用级别不同的公司在短期和长期形成一种信用差的套利 活动,由此使得信用级别低的公司在短期融资上具有相对优势, 而信用级别高的公司在长期融资上具有相对优势,两家公司若通 过互换交易,都可以节省资金。正是这种相对优势的存在,产生 了多家公司之间互换利息现金流的可能和空间。
利率互换交易的理论基础 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 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 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投资者通过利率互换交易可以将浮动利率形式的资 产或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从而达到规避利率风险,进行 资产负债管理的目的。利率互换自1982年正式引入市场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交易额由1987年的6820亿美元增长到1995年的128111亿美元。目前,欧洲债 务工具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可以进行互换。利率互换已被十分广泛地认可 为标准金融工具的一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