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气虚体质
芎9g)。
二诊:服药4剂,头痛已减,精神好转, 纳增,已能入睡。宗原方,再服4剂, 头痛大减,已不头晕,心悸、气短亦 除。嘱按原方,再服4剂而愈。
中气下陷证
(1)肌弛缓性疾病:如子宫脱垂、胃肝
脾肾等内脏下垂、胃粘膜脱垂、脱肛、疝 气、膀胱肌麻痹而致之癃闭、重症肌无力、 肠蠕动弛缓引起的虚性便秘等。
患者,女,28岁,以间断性低热1年为主诉 于1997年8月5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 出现低热,经治疗热退(具体用药不详)。此
后 低 热 经 常 发 作 , 体 温 波 动 在 37.2 ~ 37.7℃之间,午后为甚,劳累后亦加重, 恶风汗出,渴喜温饮,全身乏力,时感 头痛,纳眠尚可,二便调,舌质红,舌 苔薄白,脉细无力。
中医气虚体质
❖ 感觉脚下还是没力,头还是晕,眼睛总像蒙 了层纱,甚至连电脑上的数据量表都看不清 晰。到了医院,全身上下查了一遍,找不出 问题所在。
❖ 以前他是体育队的长跑健儿,跑个半小时不 在话下。如今,上班下班专车接送,有一次, 电梯坏了,才爬了五层楼,就已脸色苍白, 心里憋闷,大汗淋漓,两腿发软。
❖ 说话的声音也是越来越轻,不是他不愿意, 实在是提不上那口气!
❖ 现在的应酬,是能推就推,回家的第一个动 作就是将自己放倒在沙发上,连鞋都懒得脱。 他实在是累啊 !
过度安逸
❖ 有句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既 然劳则伤气,那我们每天躺着好了,可是有时候, 躺在床上时间长了更觉得累,这是为什么呢?中医 里还有一句话:“久卧伤气”。《黄帝内经》说: “久卧则气机不伸,故伤气”。气的特点是运动, 但是你总是躺着不动,这样就会造成气运行的减慢, 气机就会受阻。气机受损,最先累及的就是脾。 “脾主四肢”,四肢不运动,自然会更影响脾的运 化。所以长期卧床的人食欲差。运化不好,吸收水 谷精微的功能就降低,后天之气的生成也就少了, 自然就伤到气了。人体的气和自然的大气要不断交 流、吸纳。
人参
【药用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
【药用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人参
生晒参
红参
【性能特点】
甘,微苦,平(微温)。入脾、肺、心经。
大补元气
人参
功效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使用要点
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与基本方
临证加减
兼气滞腹胀者
加陈皮
异功散
兼痰湿咳嗽者 加陈皮、半夏 六君子汤
兼湿阻气滞者 加陈、夏、香、砂 香砂六君子汤
关元
腹正中线上, 脐中下3寸
健身导引术、气功
证属气虚发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20g,党参10g,炒白术9g,当归6g, 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炙甘草6g,白 芍15g,白薇10g。
二诊:6剂药后,低热渐退,体温波动于 36.8~37.1℃之间,身渐有力,头痛依然, 舌脉同前,上方加生龙牡各30g,继服6剂。 前后共服药20余付,疾病告愈。
头痛案
患者,男,38岁。左前额痛已4年,继牵 及左颈、头顶、项背。痛势绵绵,遇烦劳 则甚,夜不能寐,头晕,体倦乏力,纳差, 心悸气短,某医院诊为神经官能症,屡治
无效。诊见:面色萎黄,语音低微,表 情淡漠,四肢不温。舌质淡,舌体胖 嫩,苔白滑,脉沉细。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0g、党参
20g、白术15g、当归9g、陈皮6g、柴胡 6g、升麻6g、炙甘草6g、蔓荆子9g、川
饮食失当
❖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判断
❖ 1、中药 ❖ 2、针灸 ❖ 3、导引术
治疗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配成伍意义
人 (君) 人 参参
(臣) 白 术 (佐) 茯 苓 (使) 炙甘草
甘温平补脾胃之剂
益气补脾 益 补气健脾 气 健脾渗湿 健 益气和药 脾
【药用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挟湿泄泻者 加药.莲.薏.扁.砂.桔 参苓白术散
中气下陷者 加芪.升.柴.归.陈,去苓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提要
1、重用黄芪为君,配伍升、柴构成补气 升阳组方模式
2、治疗气虚清阳不升的常用方 3、体现“甘温除热”之法
脾不升清证
临床表现主要有三方面特征: 1.脾胃气虚之象 2.病在五官头面 3.多呈间歇性发作
配伍意义
人 参——益气生津 麦 冬——养阴生津 五味子——固敛气阴
(君) (臣) (佐)
补
气阴(津)
敛
主治 气阴两伤证
兼有耗泄之征者尤宜
临床应用
1、气阴两虚证 2、常用于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针灸
足三里
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 前嵴外一横指(中指)。
强壮保健穴 虚劳赢瘦
刺灸:直刺1~1.5寸。可 灸。
(白薇、白芍、知母、生龙牡、银花、连翘)
玉屏风散
(《究原方》,录自《医方类聚》卷150)
组配伍成意义
(君)黄芪 (臣)白术 (佐)防风
益气固表 助君药补气 疏风散邪
肺脾并补
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 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
临床应用
扶正固表御邪
1、体虚易感风邪 2、表虚自汗
生脉散
(《医学启源》)
(2)气血津精下泄:久泻久痢,崩漏带
下,便血尿血,遗尿遗精等,伴气短乏力, 纳差便溏,舌淡,脉虚软等。
气虚发热证
具有下列表现2项以上
①病程较长,一般在数月致1~2年之间。 ②持续低热,或壮热不退,饮食失节或过
度疲劳时加重。 ③兼有脾气亏虚或气血两虚的症状。 ④用甘寒养阴,苦寒清热之剂,或使用多
种抗生素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