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五层框架办公楼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某五层框架办公楼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某五层框架办公楼设计
第二组
系部建筑学部
专业班级2006级土木工程班
姓名
学号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该工程位于珠海市郊区,拟建成五层办公楼。

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完成本工程的建筑平面组合及建筑物的立面及剖面设计。

然后按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设计图纸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来确定结构方案及型式,进行结构布置、构件计算(荷载计算、承载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基础计算(地基承载能力验算、基础承载能力计算等)、计算一部现浇楼梯(荷载效应计算、承载能力计算)。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建筑设计图完整,且表达清晰,基本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结构设计部分,步骤完整详尽,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结构设计施工图表达准确,符合制图标准。

三、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一)、建筑设计阶段
1、方案设计:(1)各层平面图1:200 (2)主要立面图1:200
2、施工图阶段:(1)各层平面图及屋面图1:100 (2)主要立面图1:100 (3)剖面图1:100
(4)大样图1:50 (5)首页图:设计说明,门窗表,图纸目录,装饰表,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应包括;概括建筑名称、地点、设计依据、总图位置、自然地质条件、设计意图的贯彻、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建筑构造方案及其它特殊事项说明。

二)、结构设计阶段
1、确定结构方案及型式,进行结构布置
2、构件计算(荷载计算、承载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基础计算(地基承载能力验算、基础承载能力计算等)
4、计算一部现浇楼梯(荷载效应计算、承载能力计算)
5、绘制基础施工图1~2张(基础平面布置图、桩基础祥图)
6、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2~3张(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图)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原理
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4.中南地区民用建筑配件图集
5.房屋建筑
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发出任务书日期:2009年 11 月20 日指导教师签名:预计完成日期: 2009 年3 月 10 日专业负责人签章:
系部主任签章:
附:设计资料
I、设计题目:某五层框架办公楼设计
Ⅱ、建筑设计
一、工程项目概况
该工程位于珠海市郊区,拟建成五层办公楼。

1、地形及环境(见图)
2、气象条件
气温:年均气温26度,最高气温38度,最低气温6度。

雨量:年降雨量1600mm,最大雨量120mm/日。

风向:西北风为主导风向,风压:0.75KN/m2
三、设计要求
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完成本工程的建筑平面组合及建筑物的立面及剖面设计。

基本要求如下:
1、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

建筑物平面为一字形,受场地限制,宽度≤20m,长度≤50m。

2、合理安排主入口、楼梯位置。

3、根据平面设计和使用功能所需的层高层度进行剖面设计。

4、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规律,结合平面剖面的空间组合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5、注意与结构设计相协调。

四、设计阶段
1、方案设计(1周)
(1)各层平面图1:200
(2)主要立面图1:200
2、施工图阶段(1周)
(1)各层平面图及屋面图1:100
(2)主要立面图1:100
(3)剖面图1:100
(4)大样图1:50
(5)首页图:设计说明,门窗表,图纸目录,装饰表,总平面图。

设计说明应包括;概括建筑名称、地点、设计依据、总图位置、自然地质条件、设计意图的贯彻、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建筑构造方案及其它特殊事项说明。

五、参考书目
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2、住宅设计原理
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4、中南地区民用建筑配件图集
5、房屋建筑学。

Ⅲ、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按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2、建筑设计图纸
3、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二、设计条件
(一)地质资料
经对场地进行地质勘察,结果如下:
1、场地概况:拟建建筑场地已经人工填土平整,地形平坦,地面高程为4.6m。

2、地层构成:勘察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除第①层为近期人工填土外,其余均属第四全新世海陆交互相沉积。

勘察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层,厚度变化很小,分布较均匀,其各层概况为:
①杂填土:以粘土为主,含大量垃圾和有机质,不宜作为天然地基,平均厚度2.5m。

②淤泥质粉质粘土:深灰色,流塑状态。

平均厚度7.1m。

③细砂:以细砂为主,少量粉砂,含粘粒,饱和,松散稍密状。

平均厚度为2.4m。

④中砂:以中粗砂为主,饱和,属密实状态,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可作为桩尖持力层。

本层未揭穿。

3、地下水情况:场地地下水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分上下两个含水层,第一含水层存于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中,属上层孔隙滞水,水位高程约为4.2m;第二含水层主要存于第③细砂层中,属孔隙潜水,具一定静水压力。

经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判定该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4、工程地质评价
(1)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经计算,本场地15m深度以内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按各层厚度加权平均)为V sm=140~160m/s,即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另据区域资料表明,该场地覆盖层厚度D ov为60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该场地类别为II类土。

(2)场地地基液化判别:第③层细砂层为液化土层,I IE=11.3,属中等液化。

(3)地基持力层选择与评价:第①层杂填土不宜作为天然地基;第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为软弱下卧层;第③层细砂层属中等液化土层,未经处理不可作为地基持力层;第④层中砂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可作为桩尖持力层。

有关桩的设计和要求,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各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桩设计参数见下表。

5、地基方案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基础形式可采用桩基础。

建议采用④层中砂作为桩尖持力层,桩型可考虑灌注桩或预制桩。

(二)地震资料
根据国家地震局审批的《××地震区划图及其说明》,本场地属于强震区,其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的加速度为0.3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三)气象条件
基本风压0.75kN/m2,基本雪压0
(四)结构要求
××办公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梁、柱、板均采用现浇混凝土。

该建筑属丙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方案及型式,进行结构布置
2、构件计算(荷载计算、承载能力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3、基础计算(地基承载能力验算、基础承载能力计算等)
4、计算一部现浇楼梯(荷载效应计算、承载能力计算)
四、绘制施工图
1、基础施工图1~2张(基础平面布置图、桩基础祥图)
2、结构平面布置图2~3张(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构件图)
五、设计要求:
通过本设计了解框架结构设计的特点,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步骤,熟悉和掌握绘制施工图的技能,锻炼独立工作和查阅参考资料的能力。

要求设计中做到:方案合理,计算准确无误,计算书写工整,图面布局匀称,表达准确清楚,图面清洁。

六、参考资料: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Ⅳ、需要提交的资料:
1、建筑设计图纸两份(电子版与纸质版),还有草稿一份(电子版),内容包括:
建筑设计总说明。

图纸目录(A4),平面图4张(首层,标准,顶层,屋面),立面图3张(正,侧,背),楼梯处剖面图1张(要求完整),详图1张(门、窗、屋面做法等须详部位,门窗表)。

2、结构设计图纸两份(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平面布置
图1张,楼板配筋1张,一榀框架配筋图1张,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详图1张
3、计算书两份(电子版与纸质版)。

注意:除图纸目录外,其余用A2图纸打印,比例根据原要求可自己调整,以清楚表述为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