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壳塑料件检验标准

壳塑料件检验标准

第一章塑料件检验标准目的:由于塑料件产品在注塑、喷涂等一系列过程中存在很多缺陷,为了明确检验标准,衡量产品缺陷程度,同时,为了让多数员工从根本上了解并掌握常见注塑产品的缺陷名称和成因,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节注塑件常见缺陷定义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产品缺陷如下:1.开裂:塑料件局部受内应力,外部冲击或环境条件等影响而在其表面或内部产生的裂纹。

2.缩痕:注塑件在模腔冷却凝固时,由于注塑件壁厚不均,凝固快慢不同,在注塑件表面产生的凹陷。

3.熔接痕:注塑件的一种线状痕迹,主要是由注塑成型中两股料流相遇时在其界面处未完全熔合而造成的痕迹。

4.料流痕:由于模具结构、成型工艺以及材料等原因,使得塑料件在模腔内受注塑压力和料流速度的影响在注塑表面上产生看得见的料流痕迹,一般采用喷涂解决。

5.银丝: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注塑件表面形成的银白色条纹。

6.白印:注塑件局部受外力作用,使材料内部部分分子结构重新排列或断裂,引起注塑件表面发白的印迹。

(又称顶白)。

7.飞边:在注塑过程中溢入模具合模面以及嵌拼件的间隙中,冷却后留在注塑件上的多余物。

8.拉毛:注塑件表面因机械摩擦而产生的无光泽、无深度感的痕迹。

9.杂色、斑点:由于材料混入了异物,成型后,在其表面上出现的斑点。

10.翘曲:注塑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内应力作用,使注塑件局部或整体发生的变形。

11.分层:注塑件发生层间分离的缺陷。

12.损伤:塑料件表面的机械划伤、碰伤或擦伤。

轻微可打磨喷涂。

13.剥离:受外界或加工的影响,油漆表面部分分离底材而造成的缺陷。

14.附着力:油漆和底材结合的能力。

(油漆漆膜的性能)15.针孔:喷涂时,油漆漆膜表面上产生像针尖一样的小孔。

16.漆点、漆丝:油漆表面因杂质引起的凹凸点。

17.气泡:塑料件在加工时,由于残留的空气或其他气体在塑料件内部或表面上形成的泡状缺陷。

(透明塑料件表现明显)18.皱纹:喷涂后,油漆表面出现的不光滑的棱脊。

19.泛白:由于环境、温度、水蒸气等原因,漆膜上出现的白色雾状现象。

20.异色衔接:两种不同颜色油漆边界相互交错的现象。

21.拉丝:由于油墨粘度不大,印刷表面上出现的丝状雾。

(丝印时会出现)22.桔皮:油漆表面变得像桔皮表面那样粗糙。

23.麻点:油漆表面形成像麻点一样,颗粒状。

24.漏底:由于喷涂不完全造成材料底色外露。

第二节 塑料件检验标准与要求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州华银信息有限公司的壳类产品及其塑料件的检验标准。

二、要求1. 机壳等级(LCD 和CRT 分区大致相同)机壳及其塑料件检验分A 、B 、C 、D 级别(具体位置如下图),D 级为机壳向下的部位及其内部结构件,缺陷程度为D =A +B +C 。

AABBD2. 外观测试: 照明:300-400lx目测距离:30-50cm3. 塑料件接收质量限:(1)缺陷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等于20cm ,(2)表面缺陷及其个数指测试注塑件某一个面的缺陷个数。

(3)丝印:表面清晰、完整。

不允许油墨堆积、玷污、露底、重影缺陷;不允许有倾斜、移位;无跑墨、缺墨、毛边、杂色及墨迹不均匀等。

(4)散热孔不许有堵塞,机壳(前后壳)内外壁全要擦干净,不允许有积灰。

(5)结构、尺寸以设计图纸客户封样件为准。

2三、 塑料件外观质量区域划分:塑料件的外观根据其质量要求不同划分未A 、B 、C 、D 四区。

如图Ⅰ、Ⅱ。

A 区: 1. 前壳的上顶面 2. 前壳两侧面的上3/4部分 3. 前壳前面的上部 4. 小门(整机现露在外的部分) B 区:1. 前壳两侧的下1/4部分2. 前壳底座部分3. 前壳注塑网孔部分4. 前壳上与显象管配合的内框部分 C 区:1. 后壳的顶面、侧面2. 后壳后面的上部 D 区:1. 后面的下部2. 后壳后部安装的端子板(整机显露在外部分)A区A区B区B区C区D区附表一注:(1)缺陷之间的距离应≥10cm。

(2)以上表列缺陷及个数指测试注塑件某一面的缺陷及其个数(以上表中类同)。

(3)有白印、气泡、银丝、料流痕、色不均、杂色点、损伤、拉毛等缺陷的注塑件,如需要进行第二次加工,则以二次加工能遮盖这些缺陷为准。

(4)在1.5m处目测不允许有色不均。

(5)在孔、按钮等处的熔接痕只要在标准内,缺陷距离不受注1限制。

(6)存在开裂、严重变形、柱孔歪、修缺、严重缩水、盲孔等缺陷的产品判为报废。

(7)喇叭孔外部不允许堵孔,工艺堵孔除外,如排气孔。

(8)C 、D 区熔接痕的深度0.1mm ,只允许存在于散热孔处,其他位置的熔接痕应无手感。

注:(1)拉毛深度以无手感为标准。

(2)损伤、熔接痕深度≤0.1mm (无明显手感)。

(3)缺陷之间距离≥20mm 。

(4)漆膜表面平整、光滑、无粗糙手感。

表3 单位:mm注:1.与标准色板比较,在色差范围内无明显差异。

2. 缺陷之间距离≥20mm 。

四.油漆漆膜相关性能测试:1.硬度:罩光品用H以上,普通漆用HB三菱铅笔以5N的力成45度角在漆膜表面向前推划5次(约40mm)。

漆膜表面没有划破现象判定为OK。

2. 附着力用划格器在漆膜表面划100个1mm2的正方格,用宽25mm,剥离力为10N的胶带平整粘在方阵上,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垂直揭起,100%不脱落判定为OK。

3. 耐磨性:用包砂布的磨块(500g/m2)来回磨20次,无脱漆漏底现象则判定为OK。

4. 耐醇性:用玻璃吸管将95%酒精滴在漆膜上一滴,待其自然干燥。

无发白、变色、溶化等不良现象为OK。

5. 耐电压性:用高压测试仪设定电压5000V、漏电流1mA、电极间隔10mm与漆膜表面分面多点依次接触。

无火花或报警现象为OK。

6. 遮盖力:观察用1000目砂纸打磨过部位的遮盖情况。

13s粘度能遮盖住。

7. 分散性:无油斑、发花、色不匀、罩光面无针孔、缩斑。

五.半成品/成品检验判定按照最终检验标准,质量部IQC检验结论为合格、不合格。

☆所谓合格,主要指:塑料大件的表面无缺陷或有允收范围的缺陷,“允收范围的缺陷”的定义包括以下几点为:前壳:1)A面:熔接痕无手感、轻微,轻微料花、顶白、黑点,保证细砂纸(1200#~2000#)打磨后喷涂可以遮盖;2)B面:轻微划痕,打磨可以解决的飞边、顶白、轻微顶高等;3)C面:无缺料、无缩水、变形等等。

后壳:非正视面轻微划痕,轻微油污,螺丝柱处一些不影响安装的飞边、毛刺。

☆所谓不合格,主要指:1.不合格内容包括:产品表面大面积的油污,划伤≥2处,深度≥0.5mm;不能喷涂遮盖的熔接痕、料花,变形、飞边、顶高、缩水、色差、针孔、扒模。

2.报废:材料配比不符、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严重变形,螺丝柱缺料、断裂,网罩拉裂、缺料,改模后经技术部确认不予接收的,结构尺寸和技术要求不符合的。

六.对不合格品的界定:1.让步:存在质量缺陷但经过人工处理不影响正常生产的产品,包括生产车间二次加工和厂家跟线服务。

主要指:a)接痕≤4处,深度≤0.3mm;b)顶高(可以打磨处理);c)表面多处油污,但是擦拭后不影响喷涂;d)表面轻微划伤,但是经过打磨可以处理;e)表面有黑点、杂质,喷涂两遍可以遮盖;f)轻微缩水、飞边;g)表面轻微料花;h)网罩拉高;i)表面针孔。

2.退货:包括经IQC判定作报废处理的和部分要求客户返工的。

1)产品符合报废项目之一的必须退货;2)产品不合格,但是可以返工,经我公司相关负责人确认由供应商拉回生产现场的返工处理的不良品。

3可以让步接收的缺陷内容(让步的前提为:满足生产且产品无致命缺陷):☆外协注塑件:1)前壳:表面轻微划伤、砂纸印、熔接痕或局部轻微缩水等,经打磨可以处理的,2)后壳:飞边未修或漏修的,产品表面喷漆轻微发毛的;2)托架:螺丝柱漏剪/未剪,飞边未修、漏修等;3)端子板:飞边未修/漏修,表面喷涂粗糙等;4)线勾、线夹、行输出包支架等:毛刺未修等;5)导光件(导光柱、装饰圈等):表面轻微拉毛等。

☆其他外购小件类:1)功能键:毛刺漏修、漏修,包装不符工艺要求但是可以重新换包装的;2)电镀件:电镀轻微不良,小麻点等;3)植绒布、海绵条:尺寸偏大或小在±0.5cm内;4)包装物(纸箱、泡沫类):尺寸偏大1cm内;5)显象管支架钉、开关铁支架:表面电镀轻微不良、划伤等。

注:如果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由于注塑工艺或人为原因导致同类问题累计出现三次以上,严重影响我公司的生产或信誉度的,将根据双方签的《质量技术协议》中相关条例进行经济处罚。

此外,对于纸箱、泡沫、植绒布等一些大小件之外的采购物资,其检验要求详见《IQC检验指导书》,对于原材料(油漆、原料)的检验,有如下要求:1.油漆检验要求详见《IQC检验指导书》之油漆检验标准,对于稀释剂、防白水等一些辅助添加剂,由于都是专用物资,一般不进行检验,入库前由仓管员对数量、包装等进行验证;2.对于注塑原料,目前公司采购的ABS、HIPS均是由集团公司统一采购,不要求检验。

3.目前公司所有采购物资,分成三类,具体详见附页《采购生产物资分类明细表》。

以上就是本公司检验标准的汇总。

针对产品检验的方法和注意要点请请见附页(《大件检验标准》、《小件检验标准》)中所明确的项目,作业时严格按照项目中所列进行。

注:1. 大件是指彩色电视机塑料件组件中的电视机及其外置音箱的外壳。

2. 小件是指彩色电视机塑料件中除电视机及其外置音箱的外壳以外的所有塑料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