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二、肘)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二、肘)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肘关节屈肌 肱肌、肱二肱桡肌 旋前圆肌 肘关节伸肌 肱三头肌、肘肌 旋前肌 旋前圆肌和后方肌 旋后肌 肱二头肌 旋后肌 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桡神经
正中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四、运动学特征
肘关节运动
肘关节屈曲具有几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牵 拉、提举等。肘关节被动运动的最大范围一般为过 度伸展时的5°至屈曲时的145°。但是,大部分日 常生活中的肘关节活动仅使用了30°至130°之间的 运动弧度,通常称为功能弧度,轻度肘关节运动范 围受限通常对上肢的活动范围影响不大。
四、运动学特征
(4)前臂旋前与旋后运动 前臂旋转的中立位是“拇指向上”位,即完 全旋前和旋后的中间位置。平均而言,前臂旋前 约为75°,旋后约为85°。一些日常活动所需前 臂旋转的角度仅有约100°,即旋前约50°至旋后 约50°之间,这是前臂旋转的功能弧度。
四、运动学特征
负重与不负重时旋前与旋后的比较: 手撑地 上尺桡关节环状韧带和尺骨的桡切迹围绕固 定的桡骨头;下尺桡关节凸面的尺骨头滚动 和滑动在桡骨的尺骨切迹上(方向相反) 前臂悬空 上尺桡关节桡骨在环状韧带形成的圈内围绕 尺骨的桡骨切迹旋转;下尺桡关节桡骨的凹 面尺骨切迹在凸面的尺骨头上滚动和滑动 (方向一致)
四、运动学特征
(5)前臂骨间膜之间力的传递 骨间膜参与上肢的力量传递,如手掌撑地, 由于负重产生的压力约有80%通过桡腕部传到前 臂而位于腕骨外侧和桡骨;其余20%的压力通过 腕部内侧和尺骨而位于“尺腕间隙”内。
四、运动学特征
因为骨间膜的纤维走向,部分源自桡骨远端 方向的负荷通过骨间膜传递至尺骨,这种结构使 得一部分途径腕部的压力通过肱尺关节传递至肘 部,从而减少了肱桡关节所承担的负荷,这样肱 桡关节和肱尺关节就共同分担了传递至肘部的压 力负荷,避免了负荷过度集中肱桡关节而导致的 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骨性结构的破坏。
肱三头肌Triceps:伸肘关节 的作用,长头具有内收上臂、后伸 肩关节; 肘肌Anconeus:后伸肘关节, 并维持其稳定; 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具 有旋前的作用,以及较弱的屈肘作 用; 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 前臂旋前;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1)屈肘肌群的功能 肱二头肌:屈肘与外旋功能; 肱肌:屈肘(最主要的); 肱桡肌:屈肘与旋转前臂至 中立位; 旋前圆肌:有较弱的屈肘作 用;
二、关节
补充:
在解剖前臂完全旋后位,上臂与前臂之间形 成一个开向外侧的钝角,称携带角。标记为其补 角:男性10°~15°,女性20°~25°; 一般女性大于男性(5°~10°); 优势手大于非优势手; 注意过度外翻与内翻。
携带角由肱骨远端造成,屈肘时有利于手指向嘴巴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2)伸肘肌群的功能 主要的伸肘肌是肱三 头肌和肘后肌。 肘肌:肱骨外上髁至 尺骨近端的外侧:虽然小, 但提供肘关节轴向和内外 侧的稳定性。 肱三头肌:在上臂后 面延伸,伸直或伸展该臂。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3)旋前与旋后肌群的功能 旋前方肌和旋前圆肌是主要的旋前肌肉。 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是次要的旋前肌肉,这两 肌肉起点均附着于肱骨的内上髁;肱桡肌在旋 后位时也具有旋前功能。 旋后肌和肱二头肌是主要的旋后肌肉,附 着于外上髁外侧附近的桡侧伸腕肌群以及拇长 伸肌和示指伸肌具有一定的旋后功能。
二、关节
1.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 肘关节主要由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组成。尺 骨的滑车切迹与肱骨滑车相接合,有对应匹配的 形状,是肘关节稳定结构的主要因素。
二、关节
2.上、下尺桡关节 桡骨和尺骨通过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 结合在一起。这些关节位于前臂的两端,使得 前臂能够转到旋前和旋后的位置。
(上下尺桡关节-旋后与旋前位)
学习小结
1.掌握:肱桡关节、肱尺关节的运动特征、肘关节
的肌肉及神经支配。 2.熟悉:肘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肘关节的内外侧 副韧带。 3.了解:三角纤维软骨盘,前臂骨间膜。
四、运动学特征
(3)上下尺桡关节运动 桡骨和尺骨通过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 结合在一起。这些关节位于前臂的两端,使得 前臂能够转到旋前和旋后的位置。前臂旋后时 可使手掌向上或后,旋前时可使手掌向下或旋 前。前臂的旋转轴从桡骨小头延伸到尺骨头, 该轴连接在两端上下桡尺关节之间。旋前和旋 后提供了一种可使手在尺骨和肱骨不必旋转的 情况下“独立”转动的机制。
肘与前臂的肌肉群 肱肌Brachialis:屈肘(主要动 力); 肱桡肌Brachioradialis:屈肘; 当前臂旋后时,有旋前作用; 当前臂旋前时,有旋后作用。 肱二头肌Biceps:屈肘使前臂从 中立位旋后;稳定肩关节前方; 较弱的屈曲肩关节的作用;旋 后肌Supinator:前臂旋后;
三、肌肉与神经支配
一、骨骼与韧带
2.前臂复合体的韧带和附属结构 (1)韧带 ①环状韧带是一条较厚的环形结缔组织带,附 着于尺骨的桡切迹的两侧。②方形韧带是一条 较短但粗壮的韧带,起于尺骨的桡切迹的下方, 附着于桡骨颈的内表面。③在下尺桡关节中, 腕总韧带是前臂深筋膜延续至腕部纤维束的增 厚部分,且形成环形带围绕腕一周,对构成腕 管、制约和保护腕部软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一、骨骼与韧带
肘关节和前臂复合体是由3块骨和4个关节 构成的,分别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上尺桡 关节组成肘关节,而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 则构成前臂复合体。
一、骨骼与韧带
1.肘关节的韧带 肘关节囊有一组较宽的侧副韧带加强,这些 韧带为肘关节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肘关 节内侧副韧带由前、后和横行纤维束构成。肘关 节外侧副韧带在组成上不是很确定且存在较大的 变异性。该韧带起于外上髁并立即分为两条纤维 束。
一、骨骼与韧带
(2)附属结构 ①三角纤维软骨盘 ,呈三角形,其尖端附着 并终止于尺骨头的凹窝及附近的茎突,关节盘 的外侧附着于桡骨的尺骨切迹的整个边缘。② 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是从桡 骨斜向至尺骨的腱性纤维组织,使尺、桡骨间 形成一个弹性铰链。在旋前旋后过程中,骨间 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前臂的两块骨成为 一个整体。
四、运动学特征
(1)肱尺关节的关节运动
肱尺关节是尺骨的滑车切迹凹面围绕肱骨滑车 的凸面所形成的关节。从矢状面观察,肱尺关节类 似于一个球窝关节。肱尺关节能够完全、被动地伸 展,皮肤、屈肌、前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的前纤维 束需要具有足够的伸展性。
四、运动学特征
(2)肱桡关节的运动 肱桡关节是桡骨头的杯状小窝和肱骨小头之 间所构成的关节。屈伸运动的关节运动学由桡骨 凹窝在肱骨小头凸面上的滚动和滑动构成。与肱 尺关节相比,肱桡关节在稳定肘关节方面的作用 较小。但是 ,肱桡关节在抵制外翻方面具有重 要的骨性拮抗作用。
1
第二章
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
二、肘
冯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学习内容
1 2 3 4
骨骼与韧带
关节 肌肉与神经支配运动学特征Fra bibliotek肘关节
狭义的肘关节是一个单轴的滑车关节, 屈伸范围在0~145°之间,肘关节可以有过 伸5°,偶见韧带松弛者以及部分女性。
从生理学和运动学角度讲,肘关节是由三 个关节共同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组成的复合关 节,包括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屈伸运动和前 臂旋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