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PPT课件

第十一章--文本分析法PPT课件

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将索绪尔的符号 概念放入文化之中来考察,认为符号有两 个层面的意义,即明示义(denotation,又 译成外显意义)和隐含义(connotation,又 译成潜在意义)。前者是符号外在的明显 意义,后者是符号在其所依托的社会文化 背景之中的引申意义。
7
四、 符号学方法的分析步骤
第十一章 文本分析法
第一节 文本分析法在大众传播
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来自阐释学和人 文主义,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就 已经开始进行文学批评,后来逐渐发展到 电影批评领域,研究目的在于发现文学作 品和电影的价值,使得其他人也能够欣赏 和理解文学作品和电影的内容。
1
第二节 文本分析法的特点
作为跟内容分析法并列的两种主要的 研究媒介内容的方法,文本分析法的优势 和缺陷都正好跟内容分析法形成对应。两 种方法各有所长,研究者应该根据具体情 况来斟酌使用合适的方法。
13
第六节 话语分析(disc“话语”(discourse,也译成“论述”) 一词来自拉丁文discurrere,本意是“来回往 复地跑”,它的名词形式是discursus,意思 是“当快要沉浸于某事物的时候,转身跑 掉”,也就是“天马行空的讨论”,中古 时期的拉丁文里,discursus也有“轨道”和 “交通”的意思。
17
4、找一则广告,试着对它进行符号学分析。 5、什么是拉康的镜像理论?试着用它来分析
一部电影。 6、戈夫曼所发展的“框架”概念是什么?它
包含哪些研究角度?当前哪些媒介研究领 域使用到了框架分析?
18
进行符号学分析时,研究者可以遵循 如下步骤: 第一,文本里都出现了哪些符号?尽可能多 地列举它们。 第二,文本里的符号如何组合在一起? 第三,文本里的符号采用了哪些手法而被联 系在一起?
8
第四节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由奥地利 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 20世纪初创立,它是一种理论,一种研究方 法,也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重要学者还 包括荣格和拉康等人。
9
一、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unconscious) (二)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
(superego) (三)集体无意识(nonconscious)和原型
(archetype)
10
二、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媒介研究 如果说,荣格的原型理论启发了文学
批评学者,那么拉康的镜像理论则直接影 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电影批评。
4
第三节 符号学
一、 符号、符号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符号(sign)就是代表某种事物或思 想的记号或标志。它具有三个要素:符号 的形式、被符号所指涉的对象,以及人们 提供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
5
二、 基本概念 (一)符号=能指+所指 (二)直轴组合和横轴组合 (三)隐喻和转喻
6
三、 明示义、隐含义和神话分析
11
第五节 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
一、 框架和框架分析
“框架”原本是一个很平常的英文单词, 1974年,社会学家戈夫曼出版《框架分析》 一书,使得“框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而 进入社会科学领域。
12
二、 框架分析和传播内容研究
(一)媒体框架及其策略 (二)媒体框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 (三)框架分析一定是定性研究方法吗 (四)如何进行框架分析
2
二、 文本分析里的研究者
文本分析大都是个案研究,虽然它包 含多个研究传统,但共同的特点之一都在 于选择特定的媒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研 究结果高度依赖研究者的能力、素养、判 断和解释。
3
三、 文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文本 (二)再现(represent or representation,也译
成表征或表象) (三)刻板印象(stereotype)
14
二、 范戴克的话语分析
荷兰学者范戴克(Teun A van Dijk) 是一位语言学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 运用话语理论研究新闻媒体报道,成就斐 然。范戴克认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有 权有势的人控制和把持了话语,他们能够 确定话语的主题、文体和表达方式,因此, 话语体现了社会权力结构。
15
三、 费尔克拉夫的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一)批判性话语分析 (二)互文性 (三)小结
16
思考题
1、为什么文本分析法没有首先出现在美国传 播学研究里?
2、文本分析法都有哪些特点?它与内容分析 法存在着哪些差异?
3、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文本?什么是话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