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 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师教学行为变革、评价方式变革的出发点与依据。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课堂教学要把40分钟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地建构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目前,县教育局提出了“先教后学,创造高效课堂”的总体要求。
我县教育局高瞻远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素质教育。
县教育局的明确工作思路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可靠的工作背景,为我们铺展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重在“开展高效教学行动”的行动研究,其主要目的有:一是根据我县课堂教学的推进“先教后学、创造高效课堂”的总体要求,逐步转变教学理念,研究讥效教学行动的手段、方式方法和工作策略,建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在自主与合作上动脑筋,在学习方法上深探究,在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上找契合点,使之科学有序的向前推进。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研究,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师生交流,重视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高效教学模式。
这些新模式的行动研究对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此同时对这些新模式的评价和体系建构的研究将会丰富、完善、发展现有的高效教学理论。
在此基础上,经过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基本经验的升华,不仅对指导本校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他人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研究现状1、国外高效教学的研究:在1972年美国的乔依斯与威尔的《当代西方教学模式》、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及发现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兰布德、布莱克伍德等提出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及保加利亚洛扎洛夫创立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中,对高效课堂教学理论研究都有涉及。
特别是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优选法理论,为世界范围内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以取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2、国内高效教学的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的高质量、高层次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成为时代所需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指导下,各地对高效课堂教学也有所研究,其中以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成果尢为突出。
以上这些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对本课题研究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但案例研究和行动研究尚不够具体深入,亟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如何实现“先教后学,创造高效课堂”这一模式,很值得我们去探索。
二、课题研究内容(一)概念界定高效课堂教学: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到育人的目标。
“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
“有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而更高层次的追求应该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更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
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二)研究目标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符合我校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从而归纳出有一定规律的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方法,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学生。
同时,在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做到高效的教的策略和高效的学的策略的互动促进。
(三)研究内容1、“先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的研究。
教师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变教案为学案,确定教师讲的范围、类型,2、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我们应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学,使他们初步掌握学习策略,为他们的后继学习、人生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习策略就是选择、使用学习方法的方法;或者说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
3、“先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
着重从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时间、学习的效果与质量入手,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4、探究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以“学为主”为突破口,进行学生树立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学习规律。
5、大面积转化后进生的研究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后进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引导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采用教师辅导、优生帮后进生等措施大面积转化后进生。
6、分学科按课型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以“学为主、教为辅”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科教学特点,进行学科教学目标,结构、年段内容重组,学习策略和教学评价的改革,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学科子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基础和重点。
(四)研究重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与实施。
设想通过研究,提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构建新型的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其个性,推进学校课程改革进程,形成本校大面积优质高效教育的办学特色。
三、课题实施的策略步骤(一)研究思路我们这一课题研究思路主要是从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教学产生的问题出发,经历多层面理性思索和实践验证,逐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体系。
我们将深入调查小学部、初中部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问题症结,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提高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积累研究个案,并在此基础上交流、碰撞,进行子课题的分解,制订各子课题实施计划,不断实践、反思,最终形成典型的研究案例集。
(二)研究过程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0年9月——2010年10月)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作出初步的概念界定。
了解新课程实施中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教学的低效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形成调查报告。
组建课题组,初步形成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3年3月)1、本阶段工作:(1)加强理论学习、整理,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积累“先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的课例、实验资料。
(2)各学科开展“先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研究。
教学目标要具体化,能化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少而精并可测。
(3)研究各学科教学中不同年段、不同课题、不同教学内容“学为主,教为辅,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学习策略。
(4)各学科要研究构建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先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学习方式。
2、本阶段实验成果:(1)形成完整、详实、规范、科学的课题档案资料,各学科实验教师月小结汇集成册。
(2)各学科每学期要写一篇阶段性实验报告或论文、每学年形成一本《“学为主,教为辅,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阶段成果集》。
(3)这阶段要形成80篇优秀论文,60节实验研讨示范课,并力争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评价与验收阶段(2013年4月—2013年9月)1、本阶段的工作:(1)按照实验目标和内容,全面收集整理资料,健全资料档案。
(2)根据课题实验总要求写出课题结题报告、专题录像片,优质课例等。
(3)申报上级学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验收,力争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推广。
(4)总结实验研究工作,评先表模,安排下轮实验工作。
2、本阶段实验成果:(1)整理实验资料,汇集一本《“先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结题报告汇编》(2)汇集出“后教后学,构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论文集和课例集各一本,写出《“先教后学”的学习策略》册子。
(3)总结出一本反映小学生发展进步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作文集子。
(4)录制一套本实验专题片。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调查在新课程实施中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课堂教学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现状,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研究的切入点,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结论。
3、行动研究法: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高效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提炼出有广泛意义的课堂高效教学策略,不断的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相应的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方式。
5、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实施的保障(一)课题组人员结构蓝峰:校长课题总负责王巍:副校长负责学科子项的监督齐相富:副校长负责德育子项的监督。
林德军:教科室负责人综合协调、具体实施学校主课题和学科子项的课题研究。
徐桂华:政教主任协调和具体实施德育子项的课题研究杨春:政教主任协调和具体实施德育子项的课题研究。
曹艳萍:教导主任协调和具体实施教学子项的课题研究杨金库:教导主任协调和具体实施教学子项的课题研究学科教研组成员学科教学策略与高效课堂班主任班级管理与建设(四)研究经费资料查询费:3000元。
购置教具和开发制作:1000元。
资料印刷费: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