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高利贷者的债务。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1979年经济改革与开放政策执行 后,高利贷开 始活跃。不能作出 简单禁止的决断,要法律限制和 引导,通过发展现代信用方式来取 代这种古老信用方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 的基础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现代信用关系 (一)信用关系的主体
个人、企业、政府、国 外部门、金融机构
1.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限制较多;风险较大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间接融资的局限性 由于加入了金融机构为中介,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 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 资者在资金使 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资方式与 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信用的经济功能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②企业。既是巨大货币资金需求者, 又是巨大的资金供给者。
③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④国外部门。一国来自外国的所有货 币收入少于对外国的所有货币支出,有 赤字;反之,有盈余。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⑤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金融机构, 一方面,自身的经营收入与支出,可能 是盈余也可能是赤字。另一方面,作为 媒介要聚集资金,从而形成债务,同时 又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贷款等方式分配出 去,形成债权。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作用和局限性
1.作用 润滑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促进经济发展 2.局限性 规模上、方向上、期限上、信用能力上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信用工具——商业票据 1.概念 商业票据是以信用方式出售商品
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所掌 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种类(期票、汇票) 3.承兑与转让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征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1.极高的利率 2.利息来源于奴隶或小生产
者的全部剩余劳动或一部 分 必要劳动。 3.非生产性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高利贷的产生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 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出现
是高利贷产生的根源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高利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含义、特征与要素 (一)含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 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征
1.以偿还为条件,到期归还 2.偿还时需支付利息。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信用关系建立的要素
1.由借贷双方构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2.价值作相向运动形成的时间 3.保证债权债务关系确立的凭据— —信用工具
(二)优点: 1.直接融资的优点 ①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实现资金融通 ②有利于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③有利于筹集中长期稳定资金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间接融资的优点 ①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 金,形成巨额资金 ②融资风险由多样化的资产和 负债结构分散分担,安全性较高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局限性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盈余(债权)与赤字 (债务)
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着盈余单位和 赤字单位。
有的拥有债权,有的负有债务; 有的既拥有债权,又负有债务; 有的有时拥有债权,有时负有债务。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信用关系主体的盈余 与赤字分析
①个人。一般说来,个人的货币支出以其 货币收入为度。但若将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 几乎在任何国家中,大多数年份是盈余,从而 是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分配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四节 现代信用形式 及信用工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商业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含义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销售商 品时以延期付款或预先支付货款 的方式所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征:
1.主体:企业 2.客体:商品资本 3.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三)信用工具
银行券、支票、金融债券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国家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概念
是以国家或地方政府 为债务人而出现的一种信 用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种类(国内信用、国际信用 (三)信用工具(国库券、公债券)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信用如何产生
前题条件: 社会公工、剩余产品、私有制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三、借贷形式
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金融范畴的形成
当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 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就形 成了新的范畴——金融。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第二节 高利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含义与特征
(一)含义 高利贷信用,是一 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 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是生 息资本的古老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2020/12/20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教学目标 ♥
本章共五节,重点了解和掌握: ①信用的含义与要素; ②现代信
用关系及相关融资方式; ③现代经 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及其信用工具; ④股份信用及在我国的发展与运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教学时数
4—5课时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及其比较 ♣ 几种主要的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概念
◆直接融资
是指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 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货币资 金,其方式是发行股票或债券等。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间接融资
货币资金的所有者与货币资金需求 者不发生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通 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融资活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债权人:商人、宗教机构、 统治阶级
·债务人:小生产者、破落的奴隶 主、地主和贵族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四、高利贷的作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积极作用(推动了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货币 关系的发展
(二)消极作用(破坏和 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五、中国 旧中国高利贷广泛存在 ◆ 新中国建国前后的土地改革中 ◆ 废除劳动农民所欠地主、富农和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 背书转让 ♣ 票据贴现 ♣ 质押贷款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银行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一)概念
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其他 债务人提供的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二)特点
1.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 2.以货币形态提供 3.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4.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金融学第二章信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