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吞噬shì字帖tiè鲜为人知xiǎnB.憎恶zēng 炽热z hì颠沛流离diānC.麂子jǐ默契qiè忧心忡忡chōngD.气氛fèn 俯瞰kàn 海市蜃楼s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班斓霹雳家喻户晓慷慨淋漓B.喧闹蒙眬颠沛流离以身作则C.烦燥竹篾微不足道如释重负D.遗撼磕头千钧重负屏息凝神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大帅张作霖寸土不让,有勇有谋、血气方刚....,赢得众人敬仰。
B.除了表面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款智能手机背后还有些鲜为人知....的技术“大佬”和故事。
C.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也层出不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B.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演讲比赛中的不足。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是(2分)()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粗俗的性格。
作者对她充满了感激与怀念之情。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全诗表述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C.祥子是萧红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小说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他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但他的良心从没有被残酷的生活经历磨灭过。
6.在下面语段中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7.古诗文默写填空。
(共10分,每空1分)(1),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3)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纪昀《河中石兽》)(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5)杜甫《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两句诗是:,。
(6)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7)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达诗人对亲人、对家乡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2分)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晒的被子上也锦上添花了。
”你听出的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某校七年级举行了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
(6分)“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
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由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1)请你举表达一个有关爱国的历史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
(3分)。
(2)某校七(6)班在学完《黄河颂》后,举行了“爱我祖国,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60分)(一)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边的题目: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B.斯是/陋室C.非复/吴下阿蒙D.睨之,久/而不去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谈笑有鸿儒..(大儒,学问渊博的人)B.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C.无案牍之.劳形(放在主谓之间,取独)D.惟吾德馨.(散布得很远的香气)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陋室”值得铭颂,是因为身居“陋室”的主人品德高尚。
B.“苔痕”两句写陋室的环境清幽、雅致,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C.“调素琴”二句与“无丝竹之乱耳”两句虚实结合,表现了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D.作者以“诸葛庐”“子云亭”与“陋室”对比,说明他们的住所没有自己的简陋。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6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文章,说说作者在文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的目的。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8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试着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伟大的悲剧(茨威格)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际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与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方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竞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一一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中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