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课程与教材分析

文化生活》课程与教材分析


四《文化生活》教材的设计理念
教材的目标理念: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 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体现 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 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增强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吸引力。
教材的方法理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
性,着眼思想政治教育和方向引导的实效性。 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 点,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选择正确的人生观、认同正确 的价值观。
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 必修内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 构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课程结构的新界定
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
构成。 课程模块相对独立、平行开设,为课程设置 和教学安排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设计空间。 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学科背景,但不是固 有的知识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整合。
三是文化生产、管理、运营的体制和策略,通过完
善的、高效的体制和策略,把文化创新、经济参与 和高科技的支持,组合和协同成为一种整然有序、 运转灵便、功能强劲的系统工程。 四是充足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并 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种人才应该具有开拓精 神和国际视野,深晓国际行情和规则,并能加以富 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运用。
必修课的基本框架
思想政治1 经济生活 (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思想政治2 政治生活 (政治文明)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思想政治4 生活与哲学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核心概念:求真务实
思想政治3 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课程标准的设定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题,就是文化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 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 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胡锦涛指出,当 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 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善于在更加开放 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是一门以中学生的所熟知的文
化现象为依托,以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 究对象,以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能力为旨 归,以提高学生文化鉴别、文化赏析能力和 文化修养为目的,引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 化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程。
二、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第一,这是由文化的功能和地位所决定的。
三、《文化生活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第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第二,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 生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 高学生自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三,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以 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培养学生, 同时突出时代 特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 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高中政治课的层次
人文与社会
思 想 政 治 课
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学习领域
为使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走出“分科主
义”泥沼,改变以对抽象的学科知识的传 递和训练为核心的状况,本次课程改革引 入了“学习领域”的概念,并将高中课程 结构规划为八大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 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 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 动属于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的范畴,其余 学习领域均属于学科课程的范畴。
教材的形态理念:落实构建以生活为基础、
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改革方案。教 材的叙述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出发,把 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形成融为一体。
教材使用的理念:强调教材与社会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在设计上 为开放互动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 学习留下尽可能大的空间,为改进评价方式 提供条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 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什么: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为什么: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 怎么看:把握的文化核心价值 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总体设置
高中思想政治课
必修课程 经 济 生 活 政 治 生 活 文 化 生 活 生 活 与 哲 学
经 济 学 常 识 国 家 和 国 际 组 织 常 识
选修课程
科 学 思 维 常 识 生 活 中 的 法 律 常 识 公 民 道 德 与 伦 理 常 识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常 识
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文化消费跃升为
5300亿元,而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约为10900亿元,缺口达5600亿元。
第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学生面临复杂的文化环境,应该学会选择。 文化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能丰富人们的精 神世界、增加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了解文化的基本理论,对于正在世 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青少年来讲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
经济生活:以“中国共产党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为统领
政治生活:以“中国共产党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统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生活与哲学: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统 领,这是“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的精髓
文化生活:以“中国共产党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为统领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 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 调发展的社会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统领和整合多元 文化
2003年8月12日,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的课
“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
的人手中,他们使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网络控 制权、信息发部权,利用英语的这一强大的 文化语言优势,达到征服和控制世界的目 的”。 -----未来学家托夫勒
美国的文化产业超过了4000亿美元,消费类
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达600亿美元,已经取 代航空航天业,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
10多年前,美国学者就乐观地预言:“假如
将来有一天,美国的原材料枯竭了,美国的 工人也不愿工作了,但只要全世界还向往美 国文化,我们在市场上就仍是不可战胜的。”
城市精神

上海:精进、智慧、和融 西安:人文长安、融容世界 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 南京:厚德载物、同进文明 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长沙:心忧天、敢为人先 大连: 创造、创业、创世 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第三,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新的安全问题---文化安全问题倍受重视。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 西方携经济政治强势对中国进入的文化渗 透。 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美国基辛格同仁公司总裁曾经在美国《外交
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 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 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向统一的 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发展,那么这些标准 就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逐渐被电视、 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那么节目的编排就 应该是美国的;如果世界正形成共同的价值 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就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 愿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又能够有效地吸收外来 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创造性的两相融合中形成先进 的文化价值体系和强劲的人文魅力机制。 二是经济参与文化的规模和高科技支持文化的力度。 文化产业的兴起,把科技、市场和文化结合在一起, 赋予文化以新的发展形态。文化上的优势,已在很 大程度上转化为文化与科技、市场相结合的优势。
教材的层次结构
单元
课题
框题
目题
正文都构成层次分明的逻辑主干,也是学习
的主体内容,辅文是对正文的补充、例示、 说明、解释,以便使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辅文:
“专家评点,”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
性的说明,这有利于保持教材的开放性,为 学生向纵深思考打下伏笔。 “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 意在进一步说明、阐示正文的观点。本栏目 链接某些重要的背景资料或知识,帮助他们 理解正文提出的问题,旨在扩展学生思考和 理解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眼界,并且培养他 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文化名人”介绍相关的文化人物的生平、 文化贡献和影响,这一这些栏目增加了教材 的文化气息和可读性。 “名人名言”
模块
新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每一科目由若干模
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 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 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 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 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 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特点
1 、某一模块的教学既要围绕一定的主题,
一位政协委员的提案
文化的纵切面,是文化传统;文化的横切面,是文化的全球
化及区域化。不难看出,一种新的秩序现在形成,国家与国 家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国家与国家间的分野,依靠的是各 自的文化。而共同文化的地方,互相结盟是新时代的策略。 亚洲各国之间有许多相似的价值观念。由于各国一直以来, 有过很多次不同深度与广度的文化碰触,中华文化在亚洲各 国人民心灵深处有一定的认同感,例如,韩国人常常用汉字 取名字或用汉字作为报纸的名字。我国宣传“让我们共同致 富”,也是力图团结亚洲各国。我们有共同的核心价值、拥 有中国珍贵的传统,我们与亚洲共同的努力,共同发挥文化 的综合力量,将是大势之所趋。
综合探究课:意在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贯通起来,提高综合运 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探究活 动提供了进行探究的背景材料,指出了探究 活动的基本思路,是相关单元内容的系统化 和进一步深化,是单元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