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衰竭分类及判断

呼吸衰竭分类及判断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自学
护理要点
• 保持呼吸道通畅 1、茶碱类药物副作用: 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静脉点滴时限制滴速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 引起念珠菌感染 雾化吸入后漱口
治疗要点
•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护理要点
•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建立人工气道 a.观察插管深度、防止脱管 b.保持管道通畅、及时吸痰 c.加强气道湿化 d.防止异物坠落、防止感染
治疗要点
• 氧疗 Ⅰ型呼衰:仅有缺氧 给予较高浓度吸氧
治疗要点
• 氧疗 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 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Ⅱ型呼衰需低流量吸氧
长时间严重的CO2潴留,会造成中枢 化学感受感受器对CO2的刺激发生适应, 此时呼吸运动主要靠PaO2降低对外周化学 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得以维持。因此对Ⅱ型 呼衰患者进行高浓度吸氧时,由于解除了 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可造成呼吸抑制。
治疗要点
• • • •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抗感染 其他:纠正酸碱平衡、病因治疗、一般支 持治疗
治疗要点
• 保持呼吸道通畅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 有效咳嗽 叩背 吸痰
治疗要点
• 保持呼吸道通畅 (2)缓解支气管痉挛 茶碱类:氨茶碱、多索茶碱 β2受体兴奋类:特布他林、沙丁胺醇 抗胆碱类:异丙托溴铵 糖皮质激素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米克、甲强龙 肾上腺素
呼吸衰竭
呼吸内科 米田
定义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 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 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 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
• • • • • 气道阻塞性病变:COPD、重症哮喘 肺组织病变:肺结核、肺水肿 肺血管疾病:肺栓塞 胸廓与胸膜病变:气胸、连枷胸 神经肌肉病变:重症肌无力、脑血管疾病
治疗要点
• 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1、应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 2、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治疗要点
• 抗感染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唑肟 头孢吡肟 头孢呋辛 比阿培南 万古霉素
用药前需做青霉素皮试
液体不滴的处理
• • • • • • 确定有无液体外渗。 确定留置针是否通畅。 确定针头斜面有无紧贴血管壁。 确定留置软管有无弯曲、打折。 确定输液管路有无通畅、无打折。 确定输液瓶内压力是否过低。
临床表现
•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快、出现三凹症、潮 式呼吸
三凹症 是当上部气道部分梗阻引起吸气性 呼吸困难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 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潮式呼吸(tidalbreathing)又称Cheyne-Stokes 呼吸,既有呼吸节律变化,又有呼吸幅度变化。 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 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周而复始。
护理要点
• 氧疗 1、调节氧流量的顺序: 分离鼻导管 调节氧流量 连接鼻导管 2、氧气湿化瓶内的蒸馏水:1/3-1/2 3、氧气筒吸氧“四防 ”:防火、防油、防 震、防热。 4、氧气筒距明火5m,距暖气1m。
护理要点
• 氧疗副作用:(浓度>60%,持续24h) 1、氧中毒 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 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烦躁等 2、肺不张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仅见于新生儿 5、呼吸抑制 见于Ⅱ型呼衰
临床表现
•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 • 精神-神经症状:昏迷、抽搐、肺性脑病 • 循环系统表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心 肌缺血 • 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肝肾功损害、上消 化道出血
诊断
• 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需要 依据动脉血气分析。
诊断
• Ⅰ型呼吸衰竭:仅有缺氧,无CO2潴留 血气分析特点:PaO2<60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 见于换气功能障碍 • Ⅱ型呼吸衰竭:既有缺氧,又有CO2潴留 血气分析特点:PaO2<60mmHg PaCO2>50mmHg 见于肺泡通气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