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忆读书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忆读书教学设计电子教案

《忆读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3、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位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作者读书的好处及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

2、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目标导学
1、多媒体出示语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踊跃发言。

过渡:看来大家都是博学多识的孩子,一定看过不少的书吧。

是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纵览古今,横观中外,许多名人都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我国现代女作家冰心与书的故事。

3、板题:忆读书
4、出示学习目标
(1)能说出作者读书的好处及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

(2)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听冰心老人给我们讲了她读书的感受,哪位同学说一说冰心一生的读书体会是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
2、谁能就这九个字说说自己的理解?(生说)
过渡:正是因为冰心读的书多,才能感受到书的好,从而会判断好书的标准。

那冰心一生都读过哪些书呢?
三、出示自学提纲一(多读书)
你能从文中找出冰心读了哪些书吗?
1、生答
2、师生共同概括:
(1)七岁开始《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满江红》(岳飞)《声声慢》(李清照)《茶花女遗事》(小仲马)《聊斋志异》(蒲松龄)《封神榜》《荡寇志》《精忠说岳》(2)直至老年,仍读万卷书。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过渡:既然作者读了这么多书,她从书中得到了哪些好处?
四、出示自学提纲二(读书好)
小组合作读文,找一找读书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好处? 用“~~~”准确的画出来。

1、小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关于“读书好”的内容进行概括。

(1)助写作:“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钱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2)长见识:“......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3)得快乐:“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4)学做人:“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5)会比较、懂欣赏:“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
2、重点思考:为什么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明确:只有喜欢某一事物才会感觉到它给你带来快乐。

质疑: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爱书?
3、汇报作者爱书表现的的句子。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析](表情+动作)表现了对故事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2)“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析]“我”是性情中人,突出“我”读书的投入。

(3)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为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析]作者读书很投入。

(4)“……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析]表现出作者对于读书的极大热情。

(5)“读万卷书”更是唯一的消遣。

每天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6)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
过渡: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书给作者带来了这么多的享受,那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五、出示自学提纲三(读好书)
研读第12段,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好书?
1、学生汇报
2、总结:作者认为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满带真情实感的书才是好书。

过渡:作者一生读的书不能算太少,她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那同学们你们都读了哪些书?从书中得到了哪些快乐?
六、拓展延伸:你都读过哪些书?从书中得到了哪些快乐?
生自由发言。

七、小结收获:
1、根据今天所学,结合自己经历,谈谈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体会。

生1:我和作者有同感,我觉得多读书对写作确实有好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语言的熏陶,写法的借鉴,使我的文章能有新颖独到之处。

生2:读书好,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读一些内容健康、有积极意义的书。

记得我曾读过日本人绘制的漫画小册子,当时很流行,大家都互相传看,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以宣传武力为内容的画册,读了也是浪费时间,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这样才能受益。

生3:现在是信息时代,作为当代小学生,阅读面一定要宽,各类图书都要有所涉猎,不能只满足于读课内的书,那样视野太狭窄了。

所以我认为多读书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也要广。

2、你还学会了什么?生说。

3、由学生总结板书,回顾课文。

八、教师总结归纳: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冰心是文学界的长青树,从19岁成名到晚年仍在创作,她之所以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是与她热爱读书分不开的。

那么同学们,我们要想取得成就应该怎么做呢?(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


希望同学们都能——生接“多读书、读好书”。

九、堂清检测:
1、《忆读书》的作者是(),全文按()顺序回忆了她一生的读书体会,并介绍了读书的好处:()、()。

告诉我们要
()。

2、仿写
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知识;
读书,();
读书,()。

附: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读书好:助写作、长见识、学做人、得快乐、会比较......
多读书:七岁开始古今中外晚年仍“读万卷书”
读好书:情节精彩、人物生动、真情实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