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1、自1987年以来,中国已有29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确立和保护方式是()A协商一致B按国际化原则C名录D质量高低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一句名言:“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据此回答2—5题:2、“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A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D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进程4、做到“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作用是()①能更好的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③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④清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完全统一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5、要做到“各美其美,每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求同存异B兼收并取C公平、公正、合理正义D各国文化一律平等郑和下西洋,不仅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传到了亚非国家,也从这些国家带回了他们民族的一些商品。
据此回答6—7题:6、郑和下西洋属于文化传播的何种途径()A贸易活动B人口迁徙C教育D友好往来7、郑和下西洋,与亚非一些国家进行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这有什么意义()A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B使外域文化传入了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C要在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下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据此回答8题。
8、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受神的旨意创在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
上绑名单中,最“古老”的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和最“年轻”的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坊遗址之间,相隔近8000年。
此间专家认为,同以往历届“十大发现”一样,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将改变它们所在城市和地区的未来。
据此回答9—11题:9、材料中指出这些重大考古成果将改变它们所在城市和地区的未来。
这表明()A文化遗产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明确遗产地的文明演进过程B文化遗产的发掘能改变历史C文化遗产的发掘、利用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改变遗产地的一切状况D遗产地将成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心10、“重大考古成果一经发掘就能成为世界遗产”,该观点()A是正确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B是错误的,文化遗产只是世界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C是正确的,只要是重大考古成果就带有世界文化的普遍规律D是错误的,能否成为世界遗产应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确认11、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历时两天。
记者从评审现场获悉,不少入围项目都是考古工作人员从盖楼筑路、建设开发区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城市基本建设工地中“抢救”出来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B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国家建设、城市建设的关系 C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D保护文化遗产必须要处理好经济效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2、2005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
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其中的优良思想和作风,这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13、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的有力思想武器。
这表明文化()A来源于社会实践 B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D具有民族特色14、提起20世纪的华人音乐,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无疑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海外华人曾说:“每次听到它,都会体验到一种作为中国人的崇高和自豪。
”这表明文化()A来源于实践B具有深刻的意义C具有继承性D具有多样性15、从文化的角度看,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A发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B进行民族文化创新C文化应来源于社会实践D民族文化应面向世界16、下列对文化创新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C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服务于社会实践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们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据此回答17—18题:17、阅读上述材料,在下列说法中找出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不同之处()①二者包含的内容有差异,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②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③研究二者有利于明确人类文明演进过程④他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8、下列景观属于文化遗产的是()①我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②智利的复活节岛国家公园③中国黄山④九寨沟风景旅游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9、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B民族的语言文字C民族的文化遗产D庆祝民族节日20、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法之间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和平共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下列叙述中属于该意义的有()①通过相互借鉴,促进各国经济文化发展②可以为我国的发展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的进步及和平与发展③有利于中法结盟,消除分歧④有利于中法文化的融合,形成共同民族特征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了()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了尊重②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③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无任何差别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两千多年,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冲突。
在2004年10月10日法国文化年开幕的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理希拉克时,就两国之间关系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回答22—23题:22、通过上述材料说明了()A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仍有深刻影响B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C传统思想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D对传统思想要全部保留和吸收23、温家宝总理就国家之间关系引用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说明()A文化继承,就是要原封不动的继承B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古至今是一成不变的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4、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
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它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
这表明“贵和”传统文化①具有继承性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④不是变化发展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6、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A是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C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7、北京菊儿胡同被建筑专家称为“是东方的,并且是中国的”,“有地方色彩,但又是崭新的”,这说明()A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并且又是不断发展的B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C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代建筑对世界建筑产生重大影响28、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形态。
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9、文化交流与继承的关系()A文化交流不需要继承B文化继承可以离开交流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D文化交流和传播是同步的30、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A文化创作者的头脑B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C客观事物本身D社会实践3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这句话表明了()A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D文化创新的方法32、鲁迅在狂人日记中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高尔基在《海燕》中呼唤:“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
这反映了()A鲁迅、高尔基他们的科学思维B鲁迅、高尔基所处的社会现实状况C当时人们的心理D勇敢者的不怕困难的精神33、在文化发展上应反对()①守旧主义②民族虚无主义③历史虚无主义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4、文化推陈出新表明()A文化继承B文化发展C文化消亡D文化继承,文化发展35、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禁中见开阔的著名“柳体”。
“柳体”的出现,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
这表明()A文化创新来自于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C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D文化创新毫无实际意义问答题:36、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样做?37、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