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竹楼
竹楼基本外观结构
墙体 ---——不用作承重,主要用竹子编织而成。
向外倾斜
竹 子 编 织
竹楼的改进
在现今的社会里,傣族也不免会受到汉族的影响,在建筑 方面也有了改进,先前外界所想像中的竹楼应该就是全部 由竹子建成的,但却不未然。现今的“竹楼”应该叫“木 楼”,因为竹子的腐蚀性大,再加上该地的气候是高温湿 润,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腐蚀的进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这里的民族改变了原来的竹楼。进而改为木楼,在建筑上 使用了更为坚硬的木头。建筑上还有一个改进,同样也是 建筑的用材的变化,以前傣家的阳台同样是竹子建成的, 也并未在栓绑什么。随着日晒雨淋,竹子日渐腐朽,上面 也长了不少青苔。人们走在上面不免会摔一跤,要不然就 将那一个地方踩踏了,脚便陷进去,严重的便掉到下面去。
竹楼卧室
傣族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 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 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艺术学院,10级环境艺术设计2班 李燕茹,201040710226
竹楼欣赏
竹楼欣赏
竹楼欣赏
竹楼欣赏
起源分析
气候 --南方亚热带地区 材料 --盛产竹子 、强度高 功能 --防酷热和湿气
竹楼的含义
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这是竹楼里最神圣的 柱子,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于灾祸 的象征,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面, 据说这样做会更加坚固。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 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 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 征鹭鸶翅膀……
建筑材料的变化
旧时的竹楼(全竹子式的建筑)
现今的竹楼(木头式建筑)
阳台的变迁
旧时的阳台(竹子式)
现代式的阳台(钢筋混泥土式)
竹楼的发展概况 第一代竹楼
真正意义上的竹楼。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竹子:竹柱、竹梁、竹 墙、竹地板、竹楼盖,就是盖屋面的草排也是用竹蔑栓扎的。
第二代段竹楼
以木料为主,竹料为辅,屋面铺盖采用缅甸的小缅瓦。
竹楼的空间
功能 分区
底层 堂屋 卧室 晒台
交通 空间
竹楼的特征
傣家竹楼为杆栏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 上的大帐篷。楼房四周用木板或竹篱围住,堂内用木板隔 成两半,内为卧室,外为客厅。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 杂物或饲养禽兽。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 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 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 冬天暖和。傣家人喜欢在竹楼周围载凤尾竹、槟榔、芒果、 香蕉等,使村寨充满诗情画意。
竹楼的结构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 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 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 层的高脚楼房。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 楼的中心,室内的布局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 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央铺着 大的竹席,是招待来客、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部 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 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
第三代竹楼
砖木混合结构,砖砌柱,木料做墙、梁、地板,屋面铺盖采用缅 甸的小缅瓦。
第四代竹楼
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预制装配,屋面采用现代防火材料铺盖。
竹楼通风散热分析
向外微倾斜的外墙将 空气导入架空底层
底部架空将热空气 冷却
竹楼通风散热分析
透空的山花将接近屋顶 的热空气排出室外,同 时带走屋顶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