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沪松公路口商业用地三期商业(地块)初步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海天年华房地产有限公司建造商业用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松发改字[2005]94号和95号1.2上海市松江区规划管理局关于上海天年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沪松公路口商业地块三期商业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方案批复编号:DA310117201006671.3 上海市松江区测量队编绘的1:2000地形图(采用大地坐标系统)1.4 上海天年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设计要1.5 国家及上海市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条例及标准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2.1基地概况基地位于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沪松公路交叉口西侧,沪松公路以北,泗陈公路以南,基地总面积3.3461公顷。
基地南边邻靠河道(东西走向),中途分岔向北蜿蜒穿越地块,同时在河道与沪松公路交汇处有两条220KV 的高压线由东南向西北贯穿地块。
基地中央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轻轨横贯,将用地南北分块,分别为南块一二期商业用地,面积2.1197公顷;北块三期商业用地,面积1.2264公顷。
此次设计为三期商业用地。
2.2自然条件本工程所在地地势较为平坦,属于滨海平原的老滨海平原类型地貌,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
但气候多变,冬有寒潮,春季多雨,盛夏高温干旱,夏秋受台风暴雨袭击。
全年平均气温15.7℃,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平均最大风速30米/秒,极大风速38.9米/秒。
2.3本工程三期建筑位于泗陈公路南侧、轻轨线北侧的狭长地块内。
三期总建筑面积33462m2。
本工程1#楼(公寓式办公楼)为地上十五层(一层层高5.2米,其余层高4.5米)、地下一层(层高3.9米)的高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22234.37m2 ,地下建筑面积2885 m2 ;2#楼(商业用房)为地下一层(层高3.9米)地上五层(一层层高5.2米,其余层高4.5米)的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5265.63m2 ,地下建筑面积3077 m2。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5962m2 ,设喷淋,分三个防火分区。
2.4本工程设计范围为用地内的建筑的总体、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的单体设计。
3.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3.1遵循现行国家及上海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方针、政策及法规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做到总体规划布置合理,交通流畅清晰,功能分区明确。
3.2结构设计保证质量安全、经济、采用合理方案解决问题,抗震设计遵循地区7度设防的规范要求。
3.3建筑轮廓适应地形,形体丰富,富有现代感。
1号楼立面横向线条体块、竖向线条与玻璃幕墙体块相互穿插,互相搭配,极力营造出极富地标性的现代风格建筑。
2号楼平面布置与1号楼相衔接,形成流畅的交通流线。
2号楼采用退台处理,形体丰富又与1号楼相呼应。
立面虚实对比,并且有大面的弧形倾斜面。
外墙面主要采用石材和面砖两种材料。
在建筑周围的地面,露台和空中花园等处设置地灯,作为夜间照明,使得建筑外墙材料的反光性在夜间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3.4环保方面立足于形成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从规划到具体各单体中,步步为营,层层落实。
3.5消防设计按防火规范的要求,设备选型上力求经济合理。
3.6注意节约能源,满足建筑节能以及设备节能要求。
4.总指标:4.1基地面积:33461m2总建筑面积:87347m2其中地上:70678m2(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70138m2)地下:16669m2容积率: 2.096建筑占地面积:14051m2建筑密度:41.99%绿地面积:5000 m2绿地率:15%集中绿地面积:3000 m2集中绿地率:9.0%4.2三期技术经济指标基地面积:12264m2总建筑面积:33462m2其中地上:27500m2(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26960m2)其中1#楼:22234.37m2(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21798.40m2)2#楼:5265.63m2(入容积率建筑面积:5161.60m2)地下:5962m2容积率: 2.198建筑占地面积:3275m2建筑密度:26.70%绿地面积:4000 m2绿地率:36.62%集中绿地面积:1800 m2集中绿地率:14.68%机动车停车数:237辆(地上:83辆;地下:154辆)非机动车停车数:500辆5.规划设计5.1设计依据5.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5.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1.3《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5.1.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1.6《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DGJ08-103-20035.1.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5.1.8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5.1.9上海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64-975.2总体布局5.2.1三期建筑位于泗陈公路南侧、轻轨线北侧的狭长地块内,主出入口单独设于泗陈公路一侧,与在建一、二期商业的设于沪松公路基地西侧出入口,基地东侧沿沪松公路的出入口相连。
三期机动车位分块集中布置在基地南侧地面(83辆)及地下车库内(154辆)。
地下车库入口有两个,一个位于基地西北角,1#楼西北侧,另一个位于1#楼西南侧。
两栋建筑退泗陈公路道路红线均20米以上,均设有环行道路,兼做消防通道。
三期商业用地北临轻轨,地上建筑距离轨道边线25米以上,地下车库兼人防工程距离轨道边线13米以上。
5.2.2功能分区三期建筑位于泗陈公路南侧、轻轨线北侧的狭长地块内。
其中1#楼为公寓式办公楼,位于地块西部。
2#楼为商业用房,位于地块东部。
5.2.3建筑退界、间距三期建筑退泗陈公路道路红线均在20米以上,两栋楼之间距离20米以上。
三期商业用地北临轻轨,地上建筑距离轨道边线25米以上,地下车库兼人防工程距离轨道边线13米以上。
5.2.4绿化景观以尊重自然、尊重人为原则,利用创新的设计手法,在满足室外活动以及交通消防要求下,充分创造景观绿化,打造充满人性化的办公商业区。
5.3竖向设计三期用地沿泗陈公路主出入口处路面绝对标高为4.444米,1#楼设计标高±0.000相对绝对标高为5.100米,建筑北侧室外场地绝对标高为4.800米,南侧为5.050米,东侧为4.950米。
2#楼设计标高±0.000相对绝对标高为4.850米,建筑北侧室外场地绝对标高为4.800米,南侧为4.800米,东侧为4.650米。
地面均坡向道路。
道路横坡不小于1%(纵坡不小于0.3%),地面道路雨水通过暗管排出。
6.建筑设计6.1本工程两栋楼地下室相连接,主要用途为停车库。
1#楼首层南面部分为商业用房;西面留有一大空间的配套用房;北面部分及以上各层均为办公用房。
办公入口设于建筑北面。
1#楼平面南面外墙采用具有流动性的弧线形,立面上形成优美的曲线横线条。
平面北面则是很规整的直线外墙,北立面排列有序的竖向构件强调了建筑的纵向挺拔感。
整栋楼横向线条与竖向线条相互搭配,虚实体块互相穿插,充分体现其现代感与地标特色。
2#楼各层均为商业用房,首层平面布置与1号楼相衔接,形成流畅的交通线路。
以上各层北面的弧形外墙均适当出挑,立面上形成大片的弧形倾斜面;西面则不断退台,形体丰富且与1号楼相呼应,富有现代感。
2号楼外墙面主要采用石材和面砖两种材料。
在建筑周围的地面,露台和空中花园等处设置地灯,作为夜间照明,使得建筑外墙材料的反光性在夜间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6.2分层建筑面积表6.3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7.结构设计7.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公寓式办公楼及商业用房,其中:1#楼为公寓式办公楼:地上15层,地下一层,剪力墙结构;2#楼为商业用房:地上3~5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1#楼与2#楼共用地下车库,车库层高3.9m。
7.2设计标准根据(GB 50068-2001)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根据(GB 50011-2001)本工程为丙类建筑,Ⅳ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第一组,特征周期0.9s,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0.08,罕遇地震影响系数0.5,阻尼比0.05;根据(DGJ08-9-2003)本工程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三级,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800,最大位移/平均位移≤1.4;根据(DGJ08-9-2003)本工程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三级,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0,最大位移/平均位移≤1.4;根据(DGJ08-11-1999)本工程剪力墙结构允许沉降200mm,倾斜0.004;框架结构允许沉降200mm,沉降差0.003L;7.3地基与基础参考相邻一二期卖场的地质勘探报告,本工程本工程场地不考虑液化;本工程地下水高水位地表以下0.5m;低水位地表以下1.5m;本工程采用桩基,以7-1层土为持力层,选用直径400长30m PHC桩,单桩设计承载力1500kN;外挑地下室部分抗拔桩选用直径400长30m PHC桩,单桩抗拔设计承载力700kN。
场地下土层分布:1层素填土;2-1层粉质粘土,层面埋深约1.9m;3-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面埋深约3.4m;3-2层砂质粉土,层面埋深约15.2m;5-1层粘土,层面埋深约17.0m;5-2层粘质粉土夹粘土,层面埋深约23.0m;6层粉质粘土,层面埋深约36.2m。
71-1层粘质粉土夹粘土,层面埋深约40.2m。
71-2层砂质粉土,层面埋深约42.7m。
72层粉砂,层面埋深约50.7m。
81-1层粉质粘土,层面埋深约52.5m。
81-2层粉质粘土夹粉性土,层面埋深约57.2m。
7.4主体结构高层公寓式办公楼为现浇剪力墙结构,墙厚200~300,楼板厚110~150,原则上轻质隔墙下不设梁,在楼板中设加强钢筋以便于业主的二次装修;因考虑房屋中间楼板开洞较多,故在洞口周围增设剪力墙,形成筒体,洞口边楼板加厚,增强楼板刚度;商业用房采用框架结构,内隔墙采用蒸养混凝土加气砌块;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
因埋深较大不易受室外气温影响,故不设永久伸缩缝,但较多设置后浇带以释放初期应力。
当建筑物总长超过45m时不设缝采用后浇带。
后浇带宽1m,采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并提高其中的钢筋用量。
同时增加端开间楼板的配筋量以防止使用时期由于温度影响产生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