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

山西大学附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总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考查时间:70分钟)(考查内容:以必修一第1章和第2章1、2节为主)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A .HIV 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C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D .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2.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 .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 .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3.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4.人体的胃和迎春的叶都属于器官,因为二者( )A .均由一些细胞构成B .均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C .均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D .功能相同5.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6.下列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正确顺序的是( )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⑤血液 ⑥神经元 ⑦细胞内的各种化合物 ⑧发菜 ⑨血浆 ⑩肝脏A .⑦⑥⑤⑩⑧③①④B .⑧⑨⑩②①④C .⑥⑤⑩⑧③①④D .⑥⑨⑩⑧③①④ 7.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基础是( )A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C .细胞代谢D .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8.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下图是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从视野(1)到视野(2)的操作过程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移动装片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③一①一②C.⑤一④一③一② D.④一⑤一①一②9.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10.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A. 甲B. 乙C. 丙D. 丁11.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中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D.视野中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1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有一行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

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13.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A.1、3、5 B.2、4、6 C.2、3、5 D.2、4、514.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15.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

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

但是都有基本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16.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没有染色体C.没有核膜 D.细胞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1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且均属于自养生物的是()A.颤藻、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乳酸菌、噬菌体18.如图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C.④⑤都是自养生物 D.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有拟核和核糖体B.变形虫和念珠藻都是单细胞的真核生物C.衣藻和颤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二者都有叶绿体D.淡水水域长期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20.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说法是()A.细胞是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B.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拟核),没有其他物质C.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21.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顺序中,正确的是()①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虎克——发明显微镜)②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德国魏而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④人体的解剖和观察(比利时维萨里——《人体构造》)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22、人体中最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依次是()A.C、O、C B.C、H、O C.C、O、N D.C、O、O23.从根本上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是特异的,有二十多种B.生物体中有专门的生物元素C、H、O、N等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D.C、H、O、N、P、S这6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24.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适宜浓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发B.钙和硼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不同C.钙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生长速率D.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速率25.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26.)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27.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检测通常不是直接测定蛋白质含量,而是通过测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

一般说来,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 ) A.—CO—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28.在胰岛B细胞中先合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再通过蛋白质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如图所示)。

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分子中的氢用于( )A.形成—COOH和—SH B.形成—NH2和—COOHC.形成—SH和—OH D.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29.某多肽链为199肽,其分子式为C x H Y N A O B S2(A>199,B>200),并且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

那么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天门冬氨酸各多少个()A.A-199、(B-200)/2 B.A-200、B-200C.A-199、(B-199)/2 D.A-200、(B-200)/230.某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个—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时(如右图),生成4个二硫键(—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 ) A.13278 B.13286 C.13294 D.15500二、非选择题(5题,共40分)31.(6分)将下列生物的细胞或结构进行归类: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⑥HIV ⑦抗体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⑩胰岛素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非细胞结构:。

32.(13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依据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填字母)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存在于中。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填字母),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 (填字母)。

(4)B类生物一般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其具有、,故其是(自养/异养)生物,而E绝大多数种类是(自养/异养)生物。

(5)B细胞与E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

33.(8分)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问题:(1)鉴定成熟梨果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到的试剂是,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发生反应,形成色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染色试剂是(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50%酒精作用是(4)用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临时切片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l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B.面积放大了400倍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5)在低倍镜下的视野内图像是“dp”,实际图像是(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数目虽然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2)在不知血管舒张素具体结构的情况下,推知这种肽类化合物至少有个氨基和个羧基。

(3)⑥中的氨基酸最多有种。

(4)成人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必需氨基酸。

(5)假若构成这六类化合物的每一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均为m,则⑤的相对分子质量比④的相对分子质量多。

35.(5分)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

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现象①: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现象②:A ,B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

现象③: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蛋白质,不含糖类现象④: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结论:。

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0月(总第一次)月考生物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道大题,共4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