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的两种定义及其内涵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定义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分析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事实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所作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所作的预测判断是对某一事件得与弊、是与非、对与错、得与失、善与恶、荣与辱所作的结论,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
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么,它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向人们提供可以查证的事实,如果要做些分析,也应尽可能避免下判断,更不要以判断来代替事实。
2.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指的是构成新闻所必须的材料Who(人物)What(事件)When(时间)Where(地点)Why (原因)3.新闻常见类别内容: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科学、教育、社会发生地:国际、国内、地方时间性:事件性新闻、非事件性新闻(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与读者的关系:硬新闻--决策、行动;软新闻--娱乐、消遣4.信息的特点,新闻工作者如何运用这些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这是媒体传播赖以生存的前提,无限传播。
这是信息与物质的显著区别。
新闻机构一经发布一条消息,可以使亿万受众同时享受。
2)扩缩性根据编辑部、受众的需要来决定扩缩的程度,而不是内容决定文章的长短。
从这一消息可以扩展到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事实是多棱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信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相对性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
相对性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的需要。
5.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式1)完整(或称全面)。
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
2)平衡(或称对等)。
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者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报道应该让各种见解或让双方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偏袒一方。
3)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
客观性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再进行客观报道时,得剔除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4)引语的引用。
引语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性,使读者决定记者就在新闻现场聆听了原话或接触了消息的来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5)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
在纯信息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报道是主要的报道方法。
6.宣传的定义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7.舆论的定义、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如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1)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的主体:公众,它是由社会上占大多数的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个人组成的。
舆论的客体: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
舆论的本体:公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评价性意见。
2)新闻媒介与舆论密切相关。
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众代言人)拟态公众:新闻媒介以其最直接、最普遍的信息传播方式,反映公众的意见。
从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了公众代言人、民意代表的地位。
2、引发舆论(议程设置)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
3、新闻媒介引导舆论(积极引导者)①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
(媒介拟态环境)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3)8.西方著名媒体(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台、媒体集团、网站)9.国内著名媒体10.新闻体制的定义、新闻体制的三种类型1)新闻体制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包括政府对传媒业的规划、新闻自由和新闻控制、传媒业的动作机制。
2)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新闻体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体制除中国之外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新闻体制11.我国媒体的双重属性“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这意味着,新闻媒体的性质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它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可以自由出入市场,可以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领导。
但在管理上采取企业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或者说,新闻媒介在政治上必须属守党性原则,经济上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
12.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1)新闻媒体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2)新闻媒体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13.新闻媒体的功能的几种排列组合1)信息+宣传+营利型的新闻媒体,就是政企合一型新闻媒介。
中国各级党委机关报都是这个类型的,它们既是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传的主阵地,同时还是中国新闻媒介的赢利大户2)信息+营利型的新闻媒体,这类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虽然也会有倾向性,但政治倾向性比政企合一型媒介要淡或隐蔽,基本上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供人们思考和决定所用。
这类新闻媒介数量很大,而且还有很多亚类(1)提供各种各样全面的信息(2)以提供某一类或几类信息为主3)消闲+服务+营利型的新闻媒介,这类新闻媒介基本上都是大众化通俗报纸以及一批电台、电视台。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晚报、都市报都是这种类型。
它们也刊登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但大多数的内容是娱乐性、趣味性、服务性新闻以及大量消闲性副刊4)知识+营利型的新闻媒体,这种媒介数量极少,中国大多数的科技报属于这一类5)纯宣传型的新闻媒介,世界各国的对外广播电台都属于这一类14.受众的定义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深化而来。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15.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影响及问题1)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新闻报道的真实、全面、理智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报刊要澄清和提出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现实)信息”2)社会责任论的积极影响:它为公众评价本文的新闻媒介建立了一个价值体系,成为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批评的武器,从而对传媒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西方各国的新闻媒介先后都依据社会责任论建构新闻道德自律,以及同业协会进行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甚至在英国、美国等建立新闻评议会,处理公众对新闻媒介的投诉和新闻媒介违反职业道德的问题由于自律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新闻媒介的煽情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构的判案标准,在肯定新闻自由的同时,注意保护公民的权利社会责任论成为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和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了几代西方新闻从业人员3)社会责任论的问题:由于内在致命的矛盾而难以付诸实践社会责任论怎么来解决以利润为导向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一是向人的道德、良心呼吁,二是向政府发出呼吁社会责任论的提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西方新闻媒介和公众、政府的矛盾,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闻媒介和社会大众的对立16.客观责任理论的内涵及面临的冲击1)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在新闻报道中将事实和意见分离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能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开的2)当新闻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参与社会活动,就不可避免地与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诸多集团自然会出于各种目的,采用各种形式,自觉或不自觉地给新闻业施加各种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意识:事实和新闻报道并不是一回事,新闻报道实际上是记者、编辑对事实的人为加工,不管新闻从业人员如何要求自己遵守客观、公正的职业准则,或是他们自我标榜自己是毫无个人偏见的,实际上,其主观性总是或多或少,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存在着17.公共新闻学的内涵、理论冲击及盲区1)对重新树立公共意识的一种期望更长时间的注意力的保持深刻地解析引导我们生活的社会系统的愿望对中间部分的更多关注和少走极端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重视内容,而不是技巧培养公众思考能力的一种愿望2)对于是否存在积极的大众参与和讨论,或社区是否正视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议题,记者不应假装保持中立一旦公众达成共识以后,公共新闻就可以积极倡导对某一问题的政策性解决方案3)动摇了客观性原则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18.新闻自由的定义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19.世界各国新闻法规的三种形式以立法形式正式分布的《新闻法》,欧洲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此种方式,其特点是法院审理案件只能依据和服从《新闻法》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通用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例如《少年法》、《保密法》等等,在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中采用,中国目前也是如此为了防止滥用新闻自由危害国家和公众,各国新闻法规对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作了一定限制:20.明显和即刻危险的原则23621.定义平衡的标准23722.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这个要求看上去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复杂,原因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中选择极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二是对选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
23.新闻指导性的含义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24.新闻的选择的含义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这就是新闻选择,新闻选择是对事实的选择采访、写作、编辑,是新闻业务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和新闻选择有着密切关系25.新闻选择的标准301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26.媒体的三种所有制及其管理方式从单一媒体来说,世界各国的媒体有三种所有制形式:私营的、公营的、国营的管理方式:私营的新闻媒介属于董事会领导制公营的新闻媒介属于社会化领导制国有的新闻媒介属于政府领导制27.当今世界媒介的三种运行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营媒介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模式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化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