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网络课程是进行网络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以《网络教育应用》为例,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利用ASP动态网页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平台,以期为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课程;ASP
0 引言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
网络课程突破了传统文本课程知识的陈旧、文化的保守等局限性,是构建个性化学科课程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各个教育部门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学科网站、网络教育平台等,以完善自身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
本文以《网络教育应用》为例,详细介绍《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以期为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
1 网络课程设计
1.1 界面设计
网络课程的页面设计与一般的网页设计不同,应以结构严谨、内容规范、便于教育信息传递为原则,既要符合美学原理,又要融合教
学精神要义及认知规律于一体。
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的页面框架组成、颜色搭配、字体格式等都至关重要,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学习者的学习质量有直接影响,它会大大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笔者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简洁易于操作、视觉平衡、色彩搭配合理和文字的可阅读性强、和谐一致性等原则。
本课程以蓝色为主色调,辅以白色,符合网络教育的基调,使用文字作为导航菜单,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操作,灵活掌控进度。
另外,系统还采用了CSS技术对文字、页面颜色等参数进行了设置,保持了整个网站风格的一致性。
1.2 网络课程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依据课程功能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特点、用户对功能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分析,进行相应的逻辑功能架构。
具体反映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是课程教学功能的可视化形式。
本课程结合这几方面的思想进行了设计,整个网络课程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1.2.1 课程介绍
这个模块主要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具体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学习目标和考试考核。
课程介绍中可以了解到本课程的专业所属、教材特点、学习对象等信息。
教学大纲则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性质、教学要求和内容纲目及标准。
学习目标给本课程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标准,这样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方向性。
考试考核则明确了本课程的考试考核标准。
1.2.2 课程内容
这个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完整的在线学习的具体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点击在同一页面左侧的树形折叠菜单,切换到任意一个章节进行深入的学习。
同时,每章的最后都归纳有本章的名词解释,强化学习者对新名词、新事物的学习,以加深学习者对网络教育的理解。
另外,也方便学习者对知识点进行复习。
1.2.3 视频教学
这个模块提供的是与《网络教育应用》这门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
视频教学的好处是使教学活动直观、形象、生动。
这样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会像面对着单一的文字那样沉闷。
图、文、声、像一起展现课程知识,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以下是视频显示的关键技术代码:
1.2.4 在线测试
这个模块提供了各章的练习,以选择题为主。
学习者学习完各章内容以后可通过这个系统检查自己对所学章节的掌握程度。
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关键代码如下:
1.2.5 教学课件
本模块主要提供教师在上课时所用到的PPT课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这些课件明确学习思路,抓住课程内容的重难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课件对学习者的复习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1.2.6 在线讨论与课程论坛
这两个模块是本课程的主要互动平台,在在线讨论系统中,在线的教师和学习者可以进行实时交流。
而在课程论坛模块中,学习者可以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可以以发帖的形式进行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在这里尽情地辩论,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1.2.7 教学资源
本模块主要提供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学科网站与精品课程网,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则是本课程所用到的文献资料。
1.2.8 课程帮助
对本课程的设计、结构及运行环境进行说明,使学习者能更快地适应本课程,投入到学习中。
另外设置了联系我们的连接,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什么不足或是好的建议能及时和我们联系,以便我们能够及时更正和修改,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优质的网络课程服务。
2 网络课程开发与ASP技术应用
在完成了界面设计后就进入网络课程的具体开发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多媒体素材的选择、交互功能的设计、导航的设计、脚本的编写等。
具体如下。
2.1 多媒体素材选择
一个内容丰富而全面的网络课程应包括大量的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素材,对这些素材的选择要符合课程内容的要求和媒体
选择的原则,不符合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素材不能选择。
本课程内容以文字为主,辅以图形讲解,配用相关视频和动画。
2.2 交互功能设计
在网络课程中,交互功能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
但在功能设计上应注意到互动环境要有利于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及自身见解的呈现。
网络课程中,交互功能需要通过ASP、VbScript等语言来实现,而使用这些语言需要对文件名、变量名和存储路径等进行约定,这样有利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日后的修改维护。
课程论坛中发新帖页面所用到的相关代码如下:
2.3 导航设计
所谓“导航”即起到“指南”作用,说到底就是在你需要提供某种服务时,它能为其指引正确的航向,方向明确,思路就比较开阔。
由此可见,网络课程的导航能引导学习者学习的航向,这样学习者就不会迷失在课程信息的海洋中。
另外,教师在进行辅助教学时,利用导航可避免无法找到资源的窘境。
本课程综合考虑了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各模块的作用,精心设计了导航系统。
设计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为方便学习者学习,在相关的界面中都使用统一的导航结构,不仅让学习者清楚地了解到课程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布局,还有利于学习者转到其它页面进行浏览和阅读。
有了清晰的导航系统,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将大有提高。
2.4 后台设计
一个好的网络课程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基于
ASP+Access技术开发的平台,属于全自动化、全智能的在线管理、维护、更新的网站管理系统。
通过后台管理来实现教学信息的不断更新,让教学信息不断地在反馈中得到完善。
另外,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对用户发表的言论进行管理,创造和维护本课程网络学习环境的良好氛围。
如在论坛模块中,管理员可对用户进行增删,对非法的帖子进行修改和删除等,这样可以防止其他非相关人员进入课程捣乱。
后台管理结构如图3。
3 结语
由于水平有限,本系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待改进之处。
比如视频教学部分内容太少、在线测试中题目类型单一、题目面不够广、后台没有对各模块形成统一管理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课程的安全性受到一定威胁。
为保证本网络课程的安全,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用一套方案来保证网络课程的安全:首先是利用ASP技术中的session对象功能,它是客户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的交互信息,也就是服务器通过session跟踪识别用户,当管理员登陆时,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都正确时,则把该管理员的ID保存到session 中,这样管理员就可以成功登陆后台进行管理;然后是修改数据库的后缀名,防止了Access数据库被猜解下载;最后是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加密,这样即使有人得到了整个数据库,如果没有解密算法,也同样不能查看到数据库中的管理员信息。
参考文献:
[1] 梁爽.网络课程页面视觉设计研究与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傅德华.索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导航作用[J].中国报刊杂志大全,2005(1).
[3] 谢幼如.高等学校网络课程的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