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部分分类:积累应用

上海高考语文二模部分分类:积累应用

奉贤1.填空。

(5分)(1)何时倚虚幌,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2) 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________》)(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其中第二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B.蜂蜜和蜜蜂两词虽然只是语序不同,俱它们指的是迥然不同....的事物。

C.回顾这近30年的教研生涯,我真有一种忝列门墙....的感觉,感觉我不配做钱老师的弟子。

D.这些科技含量高的家用产品必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明日黄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打开微信,我们每天都面对那种“鸡汤”,其实“鸡汤”就是散文的一种,它的受众最广泛。

由此,一种“公号体”散文应运而生,一种以3000到5000字的篇幅来表达感受、观点的文体已经确立。

它浸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陷在这样的文字里。

即使我们非常不愿意承认,但也要面对这一事实,__________。

“公号体”带给我们的动辄十万加的阅读量的变化,更带给我们文学观与情感方式的变革。

①大众关于散文的审美体系和经典标准已经发生改变②微信时代隐秘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方式,以及情感交流③也在转变传统散文文体的声音、腔调和语词④“公号体”散文在打破陈规,它转变着读者的思维方式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③②①(1)双照泪痕干(2)可堪孤馆闭春寒郴州旅舍(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选择题(5分)(1)C(2)B闵行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_______,憔悴损,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2)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句用典抒情,杜甫《登楼》中与其手法相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有四位同学春游到一处景点,相约每人用古诗来表达对眼前秀美春光的欣喜之情,下列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B.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C.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D.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戏曲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脉。

毋庸讳言,其传承发展遇到了困境,观众逐步流失,市场慢慢萎缩,令人担忧。

一些戏曲人士自恃正宗,不肯轻易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①在文化市场多元丰富的今天②否则看戏的观众会越来越少③让戏曲在文艺百花园中风采依旧④但相当多的观众觉得戏曲要与时俱进⑤如何守正创新A.③⑤①②④B.⑤③①④②C.④②①⑤③D.④③②⑤①(1)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2)阴晴众壑殊(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2. (5分)(1)(2分)B (2)(3分)C1.按要求填空。

(5分)(1)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七则》)(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触发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中文系学生小刚按照中国传统书信礼仪写了几封信,以下最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小刚给女同学写的信,提称语用“芳鉴”。

B.小刚给吴教授写的信,启辞用“敬禀者”。

C.小刚给系主任写的信,结语用“如何之处,恭候卓裁”D.小刚给父亲写的信,开头称谓和提称语用“家父如晤”。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又自在又美丽》讲述的植物知识确实给人一种专业的感觉:它既讲了___,也讲了___;它既讲了___,又讲了___。

当然,它也会对这些植物的生物价值和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①这些植物的生态习性②许多我们司空见惯的植物③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④不少我们闻所未闻的植物A.②④③①B.④②①③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1.(1)似诉平生不得志(2)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5分)2.(1)D(2分)(2)A(3分选B得1分)徐汇区2. ⑴B(2分)⑵C(3分)宝山1.按要求填空。

(5分)(1)________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2)渐黄昏,______ ,都在空城。

(姜夔《 ____ 》)(3)杜甫《登楼》中“_____ ,______ ”两句借三国典故抒发诗人的忧虑感慨。

2.按要求选择。

(5分)(1)赞颂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抗击疫情的精神,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2分)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真正的蔑视,____ ,____ ,_____。

因为,如果你让一个你所看不起的人知道你轻视他,你就不过是表露了对他的某种尊敬。

①总是不露声色②作为真正荣耀的对应面③不让任何人发现自己的存在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1.(1)吾尝跂而望矣(2)清角吹寒扬州慢(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5分)2.A(2分)3.B(3分)崇明1.按要求填空。

(5分)(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_________。

(姜夔《_________》)(2)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3)杜甫《登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从时空角度延展,描绘了一幅宏阔悠远的壮美景观。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中国古代诗歌往往体现“移远知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下列诗句不适合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2分)A.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为防止疫情扩散,小区志愿者劝说居民戴口罩,下列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A.不戴口罩是对他人健康的侵害,请务必带好。

B.戴好口罩是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他人负责。

C.侥幸心理要不得,不戴口罩终将带给你悔恨。

D.没有口罩不是借口,请你记住生命只有一次。

1.(1)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慢(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2.(1)C (2)B金山.按要求填空。

(5分)(1)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

(黄庭坚《登快阁》)(2)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3)在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体现了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诗句不符合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情境的一项是()。

(2分)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D.岂曰无衣,与子同裳(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在山水审美中,我们让自己的本性逼近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水文学的独特魅力由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①于是我们就在对象中看到了气韵,看到了情调,看到了生命,看到了我们自己②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③体味对象,灌注生命给对象④并由此获得“自得”与“忘我”的喜悦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1.(5分)(1)此心吾与白鸥盟(2)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5分)(1)B(2分)(2)B(3分)松江(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3)《琵琶行》中,“,”两句以周围景物的寂静侧面烘托出余音绕梁的艺术感染力。

2.按要求选择。

(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

口罩、消毒纸巾、中药、防疫手册……连日来,不少海外留学生收到一份来自中国驻外使领馆的特殊礼物——“健康包”。

小小包裹,传递着关爱。

全球疫情加速蔓延,祖国时刻牵挂着海外同胞的安危。

以下最合适作为上面这则短通讯标题的一项是()。

(2分)A.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B.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C.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D.千里不辞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很多重大的灾祸都是在人们不以为然....的忽视中酿成的。

B.大家对这样恶意诽谤并且扭曲事实的一类人不赞一词....。

C.活动中很多商家都一言九鼎....地承诺了七天无理由退货。

D.不一会,只见他一挥而就....写出了一篇立意绝佳的文章。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迷花倚石忽已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1)B2(2)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