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1 热和功:
1、热 Q:是体系与环境间存在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 递。单位:J
规定:体系从环境吸热为正,Q 0;体系向环境放 热为负,Q 0 。 2、功W:在热力学中,除热以外的其他的能量传递形 式称为功。单位:J
规定:体系从环境得功为负, W 0 ;体系对环境 作功为正, W 0 。 体积功:是体系体积变化所对外作的功。W体= p外 V 非体积功W非:电功、机械功、表面功等。
3、热和功都不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注意:不能说体系含有多少热和功,只能说体系在 变化过程中作了功或吸收了热。温度高的物体可说 具有较高能量,但不能说体系具有较高热量。
热和功都不是体系的状态函数,所以,若途经 不同,即使始、终态相同,热和功的值也不会相同 (与状函的区别);故不能设计途经计算热和功。
2.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能U(内能):体系内部一切能量的总和(分 子平动能、转动能、振动能、位能、核能、键能等)。
单位:J 特点: 热力学能U(内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状态一定时,热力学能U有确定值(U不能测);热力学 能的改变值 U只与始、终态有关( U可计算)。 2、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Q -W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本章要求:
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四个热力学 函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了解 H, rHm, rHm , fHm , CHm , S, rSm ,rSm,, rSm ,G, rGm ,, rGm , fGm 的意义。 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盖斯定律。 掌握化学反应在标准状态下的rHm 、rSm 、rGm 的计算。 熟练运用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判断反应自发进行方 向。
本章重点:第3、4、5节。
本章难点: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的意义
及应用。
2.1 常用术语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热化学 2.4 热力学第二定律 2.5 吉布斯自由能G及其应用
2.1 常用术语
化学热力学——用热力学原理研究化学反应方向限度、能 量转换规律。
2.1.1 体系和环境
定义:H= U+ PV ( 焓)
则:H= QP (此条件下,定压热QP与H 数值相当,但性质不同)
3、焓H:焓定义为 H= U+ PV ,是状态函数的组合,故焓 H是状态函数。单位:J 。焓的物理意义:在此条件下, 体系吸收的热量完全用于增加体系的焓。
注意:
(1) 焓定义为 H= U+ PV ,不能从H= QP 理解为“焓是 体系的热量”、也不能理解为“QP是状态函数” (此条 件下, QP与H数值相当,但性质不同)。 (2) 虽然H= QP 是在封闭体系、W非=0、定压过程得出的 但焓是状态函数,在任何过程中都可能有焓的变化,只
状态函数的特点概括为: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 始,数值还原。
2.1.3 过程和途径
1、过程: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经过称为过程。 2、途径:完成某过程的具体路线和方式,称为途径。
(常用表示途径,由始态 指向终态。如:t=20C 等 压,升温 t=30C 可说,体系由t=20C的始态变化到 t=30C 终态的“过程”,是由等压、升温“途径”完 成 的。) 3、过程分类: (1)定温过程(T1=T2=T环 或T=0 ) (2)定压过程(P1=P2=P环或p=0 ) (3)定容过程( V1=V2 或V=0) (4)绝热过程(Q=0) (5)循环过程。特点:一切状函的改变值均为零。
[P=100kPa, T=301K, n=1 mol, V= 25L ] 。 特点: (1)体系的状态确定了, 则体系的所有性质就都确定了。 (2) “所有性质就都确定了”并不一定需要所有性质 都有确定值, 如:PV=nRT, 则P、V、n确定了T值必然确 定。 (3)若有一个(或多个)性质发生变化,则体系的状 态也就改变了, 改变前称为始态, 改变后的状态称为终态。
2、状态函数:热力学中用以说明体系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称为状态函数。如:强度性质状态函数:T、P、CB、 等(无加合性),广延性质状态函数:n、m、V、U、 H、S、等(有加合性)。 特点: (1)体系的状态一定,各种状态函数的值就都确定了, (2)状态改变时,体系的状态函数也随之改变,其值 只由体系的始、终态决定,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如 由20°C30 °C,可先升后降、或)
是封闭体系。 3、体系(研究的对象)—CuSO4晶体+水+火+杯, 置于绝热器中,将绝热器外静态空气为环境,体系
和环境间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传递, 是隔离体系。源自2.1.2 体系的状态函数
1、状态:是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总和。 如:某气体, 当其P=100kPa,T=301K, n= 1 mol, V= 25L,即 可说, 该气体所处的状态为
体系:被研究的对象。 环境:体系以外与体系相关的其它部分。 体系分类: 敞开体系:体系和环境间既有能量传递,又有物质传递。 封闭体系:体系和环境间有能量传递,但无物质传递。 隔离(孤立)体系:体系和环境间既无能量传递,又无 物质传递。
例: 1、体系(研究的对象)—CuSO4晶体;
环境—水、火、杯。 CuSO4溶解到水中—有物质传递,CuSO4吸热加快 溶解—有能量传递,是敞开体系。 2、体系(研究的对象)—CuSO4晶体+水; 环境—火、杯。 体系和环境间有能量传递,但无物质传递,
对封闭体系,若 U1 吸热Q、从环境作功W U2 则:U2 = U1 + Q -W
即: U= Q -W = Q -(W体+W非)= Q - p外 V -W非 ( 注:因 U= Q -W ,故热和功的总和与途经无关。 对敞开体系,上式不成立;对孤立体系, U=0)
2.3 热 化 学
2.3.1 等容反应热、等压反应热和焓的概念
1、定容热QV:对封闭体系、W非=0、定容过程 (V=0):由 U=Q - p外 V -W非 有:U = QV (此条件下,定容热QV与U 数值相当, 但性质不同)
2、定压热QP:对封闭体系、W非=0、定压过程 (p1=p2= p外): 由 U=Q – p外 V –W
有: U = QP – p V U+ p V = QP 即(U+ PV)= 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