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


件公司合作开发钳工基本技能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采用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 生兴趣, 提升职业能力。 四、 基于工作过程钳工基本技能课程实践 为验证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 我们将钳工基 本技能课程应用于教学之中。 教学过程以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 引导贯穿始终。 在做中教, 在做中学,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四个环节: 1.课前复习。通过提问, 检查学生是否掌握项目教学之前 必要的理论知识, 为任务的实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新课讲授。 以项目引入、 布置任务、 制定计划、 项目实施、 检查评价五个步骤展开教学。 ①项目引入。利用仿真软件, 创设项目情景, 使学生明确 项目的现实工作意义。②布置任务。学生分组, 注意将基础不 同、 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到同一组内, 让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收获, 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下发工作任务书, 明确项目内 容和要求; 下发任务进度表, 掌握工作的进度安排, 树立良好的 时间观念; 下发评价单, 了解评价标准, 督促自觉遵守。 ③制定 计划。下发图纸、 工作页、 工艺卡片。学生讨论, 制定工作计 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填写工作页和工艺卡片。此过程教 师巡回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 启发引导, 提出建议, 鼓励学生突 破思维,大胆创新。 ④项目实施。小组选派代表陈述工艺方 案, 教师指导, 提出建议, 利用仿真软件验证工艺的合理性; 利 用软件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工艺知识进行考核, 确定最后方案。
按照工艺方案, 学生实际加工或装配。 此过程教师监督学 生做到操作规范, 工作标准。 在教师启发、 提示性的指导中, 让 学生自己发现知识、 提高技能, 锻炼思维。 ⑤检查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从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 安全文明生产和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 通过自评、 互 评、 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面评价。 3.项目总结。组织学生交流, 评判工作中体会、 收获、 问题 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吸收项目活动的精髓。 4.知识拓展 针对教学难点利用仿真软件提供更多相关项目,拓宽视 野、 升华知识、 创新学习。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始终体现了实用性、 针对性和 形式多样性原则, 实现了教学方法的转变; 采用了课堂学习、 小 组学习等多为一体的、 互补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现了教学组织 形式的转变; 实施项目教学, 教师渐成 “导师” 实现了师生角色 , 的转变;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注重过程评价, 实现了教学评价方 式的转变; 任务驱动, 学生技能训练过程注入了活力, 实现了学 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赋予职业能力全新的内涵意义, 将学习过程、 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在 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 满足了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 的要求, 相信会成为本世纪初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设 计方法。
2013 年第 5 期Fra bibliotek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探析
魏 丹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海南 海口)
【摘 要】 本文阐述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总结出一些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 法,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 精心设计导入课、 案例教学法、 寻找时事中的经济学等。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导入课; 案例教学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 程之一, 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必修课程。 由于西方经济学在 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对其都很重视。 但西方经济学知识抽象且需要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 这使学 生掌握该门课程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进和创 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实际运用所学的知 识,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西方经济学的特点 1. 理论抽象化。西方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假设基 础之上, 剔除现实中需要排除的因素和现象, 创造一个纯粹的 理论分析框架的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且在理论分析框架中充斥 着较多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2.数学推理和模型多。西方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 充斥着 较多的几何图形、 数学推理和数学模型, 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 性、 条理性。 这一特点使得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被抽象为 单纯的数学符号, 然后利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模型来演绎经济 人的活动。 3.系统性。西方经济学课程包括的内容较多, 不仅研究个 体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 还研究整个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 , 其后果 (宏观经济学) 每章的概念多、 。 知识点多, 且系统性强。 各知识环节紧密相扣, 必须领会了基本概念、 基础知识后, 才能 更好地消化新的内容。 例如, 只有知道了总需求有哪几个方面 构成后, 才能找出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萧条、 内 需不足的原因, 才能提出刺激总需求的相关对策, 才能理解国 家治理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相关调控政策的内涵。 4. 各学派林立并存。西方经济学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 论体系,但同时也是由众多经济学流派的理论和学术观点组 成。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主要分为两 个流派: 一是主张国家干预, 主要经济学流派有: 凯恩斯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是主张经济自由, 主要 流派有: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二、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西方经 济学几何图形、 数学推理和模型较多, 成了他们学习该门课程
193
2013 年第 5 期 的拦路虎, 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困难。 他们普遍对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感兴趣, 而对图表、 公式、 数学证 明接受力不强。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只知道 “果” 而 并不知道 “因” 。 2. 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多、 知识点多,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上, 教师一般采用板书、 讲解与学生的听讲、 记笔记相结合的 “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 教师不停地讲解知识, 学生不停地机械 地记笔记, 根本没有时间思考。 结果一节课下来老师感觉嗓子 累, 学生感觉手累, 但教学效果却不明显。 3.西方经济学流派较多, 教学中对于传统理论如凯恩斯理 论讲解较多, 而对非主流学派和前沿动态理论介绍较少。 这使 学生不能对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 完整、 动态的 了解, 更谈不上训练学生经济学的多元化思维方式。此外, 由 于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及调节的 政策措施,其理论分析背景与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存在较大差 异, 加之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各方面的认知度、 对宏观经济发展 的认识理解较为肤浅, 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错位, 增加 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难度。 4.由于西方经济学系统性强, 后面章节的内容需要以前面 章节的内容为基础, 一旦前面章节的知识没学会, 就会影响到 后面章节学习的难易以及积极性,加之西方经济学的逻辑性 强、 数学模型多等特点, 学生很容易产生抽象、 枯燥、 难学之感, 导致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越来越小, 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 对教学方法的一些探讨 1.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多媒体教学凭 借其广泛的集成性、 灵活性和信息的多维化等特色, 得到越来 越多的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教学不但将教师从单一的教学活 动中解放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将大量的文本、 图像、 动画、 图形、 声音立体展现在学生面前, 打破了 “黑板式教学” 的 死板和空洞,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精心设计导入课。精心设计导入课, 可以创造一种愉快 的课堂气氛, 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 “趣” 中学习, 享 受学习的过程。 导入课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要做到生动和知识 点高度相关, 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宏观经济学主要介绍的是凯恩斯的 “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 收入理论” 在讲授该理论时可以通过一则寓言故事来引入。 , 从前有一群蜜蜂过着挥霍、 奢华的生活, 整个蜂群兴旺发达, 百 业昌盛。 后来, 它们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 崇尚节俭朴素, 结 果社会凋敝, 经济衰落, 终于被敌手打败。一直关注美国罗斯 福新政的英国经济学者, 约翰・梅纳特・凯恩斯, 从一则古老 的寓言中悟出了需求的重要性, 并建立了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 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蜜蜂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 呢? “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是我们中华民族勤俭 节俭的真实写照, 难道节俭的生活方式最终会使得经济衰落?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