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释.然(shì) 负荷.(hè)B.轮廓.(kuò) 俯瞰.(kàn) 叮嘱.(zhǔ)C.确凿.(zhuó) 倒悬.(xuán) 模拟.(nǐ)D.遨.游(áo) 稠.密(chóu) 烧灼.(zhuó)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弥高咳嗽马革果尸心会神凝B.忧郁挚友沥尽心血妇儒皆知C.稚序轻捷慷慨淋漓锋芒毕露D.疙瘩薪金燕然勒功心不在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C.假日里好友要去淮海纪念塔参观,而我想去敦煌旅游,我俩的看法真是一拍..即合..。
D.我的伯父颇有才华,可惜锋芒毕露....,别人很难和他合作,最近辞职回家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
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②⑤④①③7、根据上句默写下句,或根据下句默写上句。
(1)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3)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客》(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逢入京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7)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8)_______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二、文言文阅读。
(15分)[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自《木兰诗》) [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①宣抚使②马千乘。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③,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
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④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 ①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②宣抚使:当地土司。
③播州:与下文的酉阳、云阳,皆地名。
④瘐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
1.解释加点的词。
(1)东市.买骏马(________)(2)旦.辞爷娘去(________)(3)朔.气传金柝(________)(4)关山度.若飞(________)(5)从.征播州(________)(6)戎.伍肃然(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木兰诗》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木兰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
4.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文本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片片蝶衣生镯耳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
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
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
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
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
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在绿丛中。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
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
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
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
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3.第⑦段写蓝蝶花有什么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描花的日子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
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
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
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
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
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
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
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④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
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
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
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
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
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
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
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
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
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
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
”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
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
我画猫。
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
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
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
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
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
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
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
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
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
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
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⑩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
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⑪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外祖母的形象。
4.分析本文标题的作用。
5.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
材料一:生活是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