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2数上衔接题1.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1)在()里填上长度单位。
(2)①你能尝试着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吗?我们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作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
把一枚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很轻,好像手上没有放东西一样,这枚2分硬币的质量就约重1克。
“千克”是用来表示较重物品质量的单位。
两袋(每袋食用盐500克)食用盐的质量是1千克,也就是1千克=()克。
②连一连。
③排排队。
④下面的物体有多重?读一读,填一填。
⑤算一算,填一填。
8千克=()克 7000克=()千克 9千克=3千克+()克6000克=2000克+()克 2800克+200克=()千克 3千克+1千克=()千克4.(1)连一连。
①小动物找气球。
②③找朋友。
(2)想一想,摆一摆。
①把6个,每2个摆一盘,摆()盘。
列式为:()。
②7个,每2个摆一盘呢?先摆一摆,再回答问题。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盘后,还剩()个,这一个不够摆一盘。
这里的“1”就是余数。
用算式表示平均分7个草莓的过程:7÷2=3(盘)……1(个)③圈一圈,填一填。
9只铅笔,每人分4根,可以分给()人,还剩()支。
9÷4=□(人)……□(支)b. 20个☆,3个3个地圈。
☆☆☆☆☆☆☆☆☆☆☆☆☆☆☆☆☆☆☆☆圈了()组,剩下()个。
20÷3=□(组)……□(个)扎成5束,平均每束()个,还剩()个。
□÷□=□(个)……□(个)d.观察以上3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余数(也就是平均分剩下的部分),分别是1根铅笔、2个☆、1个气球,均比相应的除数4、3、5小,故余数一定()除数。
④a.在除法算式()÷8=3……()中,余数最大是();在除法算式()÷()=2……6中,除数最小是()。
b.括号里最大能填几?()×5< 36 ()×7< 43 ()×8< 28 40> ()×6 ()×2< 15 ()×9< 70 4×()< 30 50> 8×()c.你能用小兔子身上的号码写出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吗?⑤看图列式计算。
⑥生活中的数学。
b.有23个苹果,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口答:每人分()个,还剩()个。
c.有35名同学去秋游。
如果都坐小轿车,可以坐满几辆?还剩几名同学?口答:可以坐满()辆,还剩()名同学。
如果都坐面包车,至少需要几辆?5.(1)夺红旗(算一算)。
①仔细观察2×2×8、27÷3÷3、6×6÷4、56÷7×5,这些综合算式中,只有()、()法;32+20-8、46+8-30,这些综合算式,只有()、()法;它们均是按照()的顺序计算。
②6×5+8,这个综合算式中,既有()法,又有()法,应该先算()法,再算()法。
即:先算(),再算()。
③试一试(计算)。
4×3+25 29-27÷3 80-7×8 21÷7+4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在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④华莱士快餐店,香辣鸡腿原来9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买3个21元。
现在比原来便宜多少钱?(2)①希望学校小学部有6个年级,中学部有3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4个班,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求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首先需要求出全校一共有多少个年级,也就是小学部的年级总数+中学部的年级总数=全校的年级总数;再求出全校一共有多少个班,也就是每个年级的班数(全校的年级总数)×全校的年级总数(每个年级的班数)=全校的总班数。
a.分步计算。
6+3=9(个) 9×4=36(个)b.综合算式。
列综合算式时,如果列式为6+3×4,计算时就应该先算3×4,这与题意不相符,根据题意应先求出“全校一共有多少个年级”,所以这样列式错误。
要想先计算6+3,要在列综合算式时将“6+3”加上小括号,即列式为(6+3)×4.()是小括号,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我发现了: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c.练一练。
(3)想一想先算什么,再计算。
30-9×2= 32÷8+56= 7×(18÷3)= (6+2)÷4=6+6÷6= 45÷5-9= 48÷(8-2)= (30+12)÷6=(4)你能把下面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吗?(5)①同学们栽了8行树苗,每行7棵,其中女生栽了28棵,男生栽了多少棵?②兔妈妈拔了45根胡萝卜,留出了15根准备明天吃,剩下的胡萝卜分给她的5个孩子,平均每个孩子分得几根?6.(1)①下面每组图片都是由一个物体经过运动得到的,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②观察、和的图片,发现:如果在这三张图片的中间各画一条直线,将这三张图片分别分成左右两部分,左右两部分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如图所示:。
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都具有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
③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画“√”,并画出一条对称轴。
④下面第一行的图案分别是从第二行的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2)①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想一想: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中间有()个小格,分针走一小格就是1分,时间经过几分,从“12”开始数,有几个小格就是几分;或者分针走一大格就是5分,走两大格就是10分……走半圈是30分,走一圈走到12正好是60分。
②你能尝试着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吗?仔细观察,分针对准12时,时针对准1就是1时。
分针从12开始,走几格就是1时几分,很明显分针走了4个大格,共20个小格,用文字记时法表示钟面上的时间是4时20分,也可以用电子表式记时法表示为4:20.③试一试。
④看图填空。
⑤找出规律,接着画下去。
⑥7.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8×9= 72÷8= 9×4+8= 27-18÷2= 45÷(25÷5)= 64÷8= 6×5= 40-6÷2= 24-(6+8)= 5×(36-27)= (2)竖式计算。
7×4= 5×8= 45÷8= 34÷7= 79÷9= 40÷8=8.下列钟面上显示的是三只小动物到家的时间,谁先到家的?在它下面的□里画“√”。
9.装娃娃。
10.过河。
11.快餐店。
(1)有36元钱,可以买几盒B套餐?(2)买1盒A套餐和2盒B套餐共需要多少钱?(3)用买3盒A套餐的钱买B套餐,能买几盒?(4)你还能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北京版2数上衔接题答案2. 3×8=24 8×3=24 24÷8=3 24÷3=83.(1)厘米(cm)米(m)米(m)厘米(cm)(2)①千克(kg)千克(kg)克(g)克(g)1000 ②③100克< 400克< 30千克< 60千克④600g 5kg 30kg 3kg⑤8000 7 6000 4000 3 44.(1)①②③(2)①3 6÷2=3②3 1d.小于④a.7 7b.7 6 3 6 7 7 7 6c.29÷6=4 (5)⑤20÷6=3(份)……2(根)20÷3=6(根)……2(根)⑥a. 42÷7=6(周)b. 23÷5=4(个)……3(个)c. 35÷4=8(辆)……3(名)35÷9=3(辆)……8(名)3+1=4(辆)口答:至少需要4辆。
①乘除加减从左往右②乘加乘加6×5=30 30+8=38③37 20 24 7④9-21÷3=2(元)口答:现在比原来便宜2元。
(2)①(3)12 60 42 2 7 0 8 7 (4)a. 30-4×6=6 b. (43-18)÷5=5(5)①8×7-28=28(棵)口答:男生栽了28棵。
②(45-15)÷5=6(根)口答:平均每个孩子分得6根。
(2)①15分5分50分12 5③4时35分4:35 7时55分7:55 6时5分6:05 ④7.(1)72 9 44 18 9 8 30 37 10 45 (2)28 40 5……5 4……6 8..….7 59. 40÷6=6(箱)……4(只)口答:可以装6箱,还剩4只。
10. (29+25)÷9=6(条)口答:需要6条船。
11.(1)36÷6=6(盒)口答:可以买6盒B套餐。
(2)8+2×6=20(元)口答:买1盒A套餐和2盒B套餐共需要20元。
(3)3×8÷6=4(盒)口答:能买4盒。
(4)答案不唯一25元可以买几套B套餐,还剩多少元?25÷6=4(套)……1(元)口答:25元可以买4套B套餐,还剩1元。
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一填。
(22分)1.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一支粉笔长8( )。
旗杆高18( )。
操场跑道长400( )。
2.直尺上从0刻度到4刻度的长度是( )厘米。
3.计算8×3和3×8都用口诀( )来解答。
4.63÷( )=9,63是( )数,( )是除数,( )是商。
5.在○里填上“>”“<”或“=”。
7×5 ○ 36 5+1 ○ 5×1 4×6○9×3 45 cm+55 cm ○1 m 25 cm+12 cm ○20 cm+15 cm 6.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 )。
7.里填上合适的数。
5+5+5=×5 7×9-9=×9 6×6+6=×6 8.按规律填数。
(1)1、4、9、( )、25、( ) (2)36、30、24、( )、( ),错的画“✕”)(5分) 里填8。
( ) 2.2个4相乘,列式是2×4。
( )3.3×3表示3个3相加,3+3也表示3个3相加。
( )4.8是4的2倍。
( )5.电梯的下降是平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