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分析 ppt课件
2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 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 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 他 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3]。患 者安全是医疗卫生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护理管理中 的重要问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 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患者意外拔 管原因分析
环境因素: ①床位相对独立 ②人员走动多,嘈杂,影 响患者情绪
用物因素:①约束带约束合理,解开时护士未及 时约束病人双手可触摸到下颌部。 ②固定气管插管牙垫过松,未固定牢靠。 ③未每班检查固定情况。 ④未检查气囊充盈度
其他
用药因素: ①对于躁动患者未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进行镇静。 ②用了镇静药物却未达到镇静效果
4
目录
COMPANY
01 事件经过 02 原因分析 03 改进措施
5
PART 01 事件经过 6
患者病情简介
36床,患者:高海珍;女性;87岁 外伤后意识障碍16小时,于2019-11-30,19:27入院 诊断:1、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 2、脑挫裂伤 3、呼吸衰竭 4、 高血压3级,很高危 患者呈嗜睡状态,瞳孔2.5对光反应均灵敏
10
PART 02
原因分析
11
无追责管理 未全员考核
管路护理培训少
检查不严格,要 求松懈
管理因素
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家属因素: ①风险意识不足。 ②心疼患者,未引起管 道安全的重视
护士因素:①对管道护理重视不足。②管道护理知识缺乏。
③管道的保护宣教不到位。
④巡视力度不够
⑤非计划性拔管的学习不足。
病人因素:①患者意识不清醒,躁动不安。 ②管道保护意识不强。 ③有异物感,难以忍受。 ④咳嗽、咳痰,难以入睡
概念
危害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气管插 管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也是 一种对患者有严重危害的并发症[7]。临床 风险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UEX 事件可造成患者的窒息、气管损伤,感染 肺炎、再插管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住院 费用增加等。在患者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 日益增强的今天,UEX还将带来医患纠纷 的隐患。
8
相关责任人
A班
1、N2级护士 职称:护士 2、N3级护士 职称:护士 3、N3级护士 职称:护士
P班 1、N3级护士 职称:护士 2、N3级护士 职称:护士
本不良事件分级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9
意外拔管
气管插管是ICU 应用最广泛的诊疗技术 之一 ,它能为通畅气道 、辅助供氧 、 呼吸道吸引以及防止误吸等医疗操作提 供便捷 、有效的条件 ,因此已成为 ICU 中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 。而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气 管插管意外脱落 ,或未经医护人员同 意 ,患者自行将插管拔除的情况 ,其 中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 管 ,又称意外拔管[6] 。
评估 错误
护士的责任心不足,特别是在节 假日或者中午、夜间,医护人员 有所松懈,巡视不及时,与患者 家属之间缺乏积极有效沟通。对 意外拔管不够重视,对于患者的 异常情绪或反应未采取相应的措 施。
医护人员对于监管的患者评估 不充分,在上班期间对于拔管 的预见性查,监护不足,导致 患者容易自行拔管。
13
患者因素
老年人和患儿往往自我保
护意识差,所以这类患者
年
自行拔管的风险大。
龄
情
置管对患者活动能力的限制以及
绪
咳嗽时明显的异物感,咽喉部不
适等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
情绪,从而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
疗和护理,自行拔管。
我科患者大部分存在意识障碍,表现出不同 程度的烦躁不安。尤其是在夜间,由于迷走 神经的兴奋和患者代谢能力的下降,患者会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医事管理局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办法》中不良事件分级标准[3-5], 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0-6级,具体内容如下:
3
护理是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0 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不良 事件分析及改进措施
1
不良事件
任何经验都来源于教训 “但不是来源于自身的教训,来源于他人。”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
及医院运行过程中, 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 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或医疗事故, 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 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1]。
7
事件经过
12-10 20:00因患者高龄,肺功能差,肺炎,予以抗感染、排痰等治疗,多次 行气管插管,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80%。嘴唇出现青紫,呼吸急促,伴有痰音, 请麻醉科会诊,行气管插管,并加强吸痰,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上升,予以地塞 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静脉注射,多索茶碱葡萄糖注射液0.3g 应用输液泵输入, 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血氧饱和度逐渐好转,于2019-12-11 15时行呼吸机撤机 训练,患者呼吸平稳,血氧波动良好。16时因交接班过程中,松解约束带,由 于患者精神处于烦躁,谵妄状态,加上气管插管气囊未充盈、固定不到位,先是 松弛脱落,护士未能及时约束患者,导致自行拔出气管插管,立即予面罩吸氧, 调高氧流量,加强吸痰,随时配合医生抢救,监测血氧饱度。至出院前,患者呼 吸平稳,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8-100%,血压135/85mmHg,心率98次/分,意 识呈嗜睡状态,遵嘱动作。
意 因血氧饱和度下降,肺泡通气不足而出现头 识 痛、烦躁,容易增加意外拔管的风险。因此,
患者出现意外拔管时间多集中在夜间。尤其 是21点至凌晨5点。
12
护士因素
特别在于换班时间及夜间,因 为值班人员减少,监护不足, 容易发生自行拔管。
疏于 监护
医护人员缺乏与患者或家属的沟 通交流的重要性,未及时向患者 家属进行体内各种插管的相关知 识的宣教,可导致患者家属对于 体内插管的认知不足,重视度不 够,在自身觉得不舒适时挣脱拔 管
缺乏 宣教
不够 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