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篇低压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第一章低压加热器结构概述第一节低压加热器工作原理1.1 概述本厂330MW机组共四台低压加热器,本低压加热器为卧式,双流程表面式、水室与壳体采用法兰连接。
1.2 工作原理:低压加热器的作用是利用在汽轮机内做过部分功的蒸气,抽至加热器内加热给水,提高水的温度,减少了汽轮机排往凝汽器中的蒸汽量,降低了能源损失,提高了热力系统的循环效率。
加热器的受热面一般是用黄铜管或无缝钢管构成的直管束或U形管束组成的。
被加热的水从上部进水管进入分隔开的水室一侧,再流入U形管束中,U形管在加热器的蒸气空间,吸收加热蒸气的热量,由管壁传递给管内流动的水,被加热的水经过加热器出口水室流出。
第二节高压加热器结构组成2.1结构简介主要结构是由壳体、水室、传热管、隔板、防冲板和包壳板组成,具体见图(2-I)。
其中,NO7、8两台低加为一个壳体,安装于凝汽器接颈内。
检修为抽芯式,在两加热器芯子上均装有滚轮。
本低压加热器的加热面设计成两个区段,一是凝结段,二是疏水冷却段。
第二章低压加热器主要技术规范第一节低压加热器设备参数1.1 主要参数:第三章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第一节检修周期1.1检修周期1.1.1高压加热器A级检修周期为4年。
1.1.2高压加热器C级检修周期为1年。
第二节检修项目2.1 检修项目2.1.1 A级检修标准项目2.1.1.1 水室密件的维修,更换密封垫片。
2.1.1.2 检漏及堵管。
2.1.1.3 水室检查及清理。
2.1.1.4 安全阀.水位计等附件的解体检查及另部件更换。
2.1.1.5 更换法兰螺栓及密封垫片。
2.1.1.6 水.汽侧水压试验。
2.1.2 C修标准项目2.1.2.1 清洗水位计,更换盘根或玻璃管。
2.1.2.2 各阀门检查,加盘根。
2.1.2.3 安全阀整定、校验1.2.3 特殊项目1)壳体解体检修。
2)更换新管。
第三节检修前的准备工作3.1 检修前的准备3.1.1备齐专用工具、检修用料等。
3.1.2了解设备存在的缺陷。
3.1.3办理工作票。
3.1.4作好高加顶部安全阀拆卸的安全措施,搭好脚手架。
第四节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4.1 水室的检修及要求:4.1.1 水室盖板的拆卸:4.1.1.1 办理工作票,将加热器解列,把内部水、汽放净。
注意:设备解列后,需认真复查各汽、水及疏水管路的阀门是否关闭严密,不得有泄露现象,否则应先消除泄露后,方可进行加热器解体工作。
4.1.1.2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做好起吊安全措施。
4.1.1.3 拆除大盖法兰螺栓,借助行车将大盖吊至检修场所,垫木放牢。
4.1.2 检查与修理4.1.2.1 将螺体(母)用煤油清洗干净,除去锈垢,检查无锈蚀、裂纹和损伤,然后涂船油待用。
4.1.2.2 清理大盖及水室法兰结合面,然后检查是否有裂纹、毛刺、沟槽等缺陷,若有缺陷则需消除,裂纹据情况可用清除裂根,然后进行补焊的方法予以消除,毛刺应磨平,沟槽据情补焊,缺陷清除后,结合面应平整无凸凹现象及辐向沟槽。
4.1.2.3 打开通流隔板,清理干净水室内部各处,清除隔板锈垢,然后检查各焊缝有无裂纹,隔板的腐蚀、磨蚀等情况,然后据情予以处理,裂缝及冲蚀凹坑按下述方法消除。
a 用打磨或铲削法除去受影响的金属,裂缝要除净。
b 切割或打磨出一个“V”型坡口。
c 从修理部位消除所有异物。
d 使用直径为三毫米的焊条修复,然后除去所有氧化皮及焊渣。
注意事项:①在水室焊接需做好安全措施,并留人监护。
②在焊接时应保护好管板及管口,不得损伤。
4.1.3 通流隔板及水室大盖复位:按拆卸的反步骤将大盖复位,石棉橡胶垫片需更换新的,NO1、2低加铝垫片,若无缺陷,须退火后再使用,法兰紧好后,沿四周间隙均匀,螺栓应漏出螺母2-3扣。
4.1.4检漏及处理方法4.1.4.1管端及管束检漏可参照高压加热器检漏方法。
4.1.4.2在检漏期间若发现胀口有轻微泄露可进行补胀,泄露严重或管束泄露可用堵管的方法给予处理。
堵管方法:4.1.4.2.1确定受损的管子,并标注在管板图上,然后测定受损管子内径,选用合适的胀管器放入管内对管子离管板面50-75mm部位进行扩胀将管子内径扩大0.13mm,以保证堵部分管子与管板完全贴合。
4.1.4.2.2 按如下加工堵头:锥度1:20 长度:50毫米D——为传热管内径材料:为非再硫化的热轧钢4.1.4.2.3 将管口清洗干净,用专用工具将堵头敲入管中,并将堵头塞平。
4.1.4.3堵管的一般情况:管子有裂缝,磨损,破裂或其它泄露现象,可用堵管方法使其与管束隔离。
4.2壳体的检修与要求4.2.1 准备:将抽壳需用的专用工具、起重设备检查并准备妥当,制定起吊措施,将托运所需的轨道运至现场按要求安装牢固,预制管束支撑架,做好安全措施。
4.2.2 拆除保温,将壳体侧所有管道连接法兰拆除,焊接管道需在原焊缝处切割解列。
4.2.3 按起吊措施,借助行车将壳体吊牢。
4.2.4 将壳体用千斤顶顶起,从两支撑下抽掉过渡支撑,更换上附加滚轮架,检查轨道是否铺平、牢固,装好托运设施。
4.2.5 用预制的临时水室支撑架固定好水室端。
4.2.6 卸开壳侧法兰螺栓及垫片。
4.2.7 借助滑链缓慢地将壳体拉出,同时在管束的每一块割板下部用预制的支架或枕木将管束垫平,并保持水平。
说明:若来不及加装附加滚轮架,可作滑板代替,但起运时一定要做好防出轨措施,以防偏斜后,拉伤割板、管束及其它事故的发生,起动时需有专人指挥。
4.3 #X低加抽芯子步骤4.3.1 准备:4.3.1.1 制定好起吊措施,准备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4.3.1.2 将加热器解列,放净汽水,然后将水室各对外法兰全部拆除,然后松开水室大盖将其吊开,再将水室与壳体连接法兰松开所有拆除的螺栓,螺母、垫片等零件要妥善安放,并除锈(垢)清洗涂油待用。
4.3.1.3 按起吊措施步骤,由专人指挥,将芯子缓慢的抽出。
4.3.2 检查:4.3.2.1 清洗各部件及壳体内壁,去除污垢、锈皮。
4.3.2.2 检查壳侧各部防冲板,有无冲蚀,焊缝有无裂纹。
4.3.2.3 检查管束及隔板有无损坏、变形,定距管腐蚀情况并做好标记。
4.3.2.4 检查疏冷段包壳板有无损坏、变形,泄露现象。
4.3.2.5 检查断裂管子,并将其查出,管口堵塞。
4.3.3 修复:检查后,若发现有上述缺陷,可据情进行焊补、修整,但需做好管束的防护措施。
管束若有裂纹现象可作堵管的办法予经处理。
消缺后,对壳体和管束进行彻底清理检查,不得留有焊条头、焊渣等异物。
4.3.4 壳体(芯子)的复装:按壳体(芯子)拆卸的及步骤,将壳体(芯子)重新复装,橡胶石棉垫片需更新,铝垫片若无大缺陷,可退火后继续使用,将所有对外接口重新接妥,XX低加抽掉滚轮换上过渡支撑。
4.4传热管的更换4.4.1 按制造厂商提供的管束表来制备新管。
4.4.2 对新管进行逐根通球检查,球径>0.75D,(D~管内径)然后再逐根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1.5倍的设计压力,并在其压力下保持10分钟,合格后将水放净。
4.4.3 准备好所需的专用工具及材料,制定具体的技术措施。
4.4.4 按上述壳体(芯子)的拆卸方法拆除壳体(芯子)及水室盖板,将芯子固定好,并做好拆管准备。
4.4.5 拆除旧管,方法可参照高压热力器拆管方法,也可用电钻拆除,但须特别注意不得损伤管板孔。
4.4.6 整修管、隔板、定管距等,管孔需打磨干净,管板孔需用绞刀铰一下,但应严格控制铰切量。
4.4.7 准备工作就绪后,开始穿新管(关口据情进行热修理),由里向外穿,方法可参照高压加热部分。
4.4.8 胀管:使用厂家提供的专用胀管器胀管。
胀管要求:胀后管内径为14.1±0.05胀紧率: K= (D1—D2)-(d1—d2)×100%d1其中: D1_____胀管后管子内径D2_____胀接前实际孔径d1______管板实际孔径d2______胀接前管子外径推荐: K=1.2~1.5#5、6低加胀接长度90mm,#7、8低加胀接长度100—120mm,胀后管内壁应光滑,与末部分平滑过度.不应过胀或欠胀,否则需补胀,换管或堵孔。
用翻边工具,将进水端管口翻过15°。
4.4.10 管口修整磨平、清理干净、检查管束中有无异物,并进行彻底清洗,做好复装准备。
4.4.11 按前述将壳体、水室(芯子)法兰装好。
4.5 水压试验4.5.1 #7、8低加汽侧4.5.1.1 从#8低加旁路门前接出一路Φ57×3.5管路至#8低加汽侧疏水门后用于#7、8低加汽侧的上水和打压。
在新安装管路上接一只J41H-40 DN50型阀门,用于控制试验压力。
4.5.1.2 开启一台凝结水泵,同时开启凝结泵旁路门,关闭轴封加热器进水门和出水门、关闭#5、6复合低加进水门和出水门、关闭#5低加进水门和出水门,关闭#6低加进水门和出水门;开启轴封加热器旁路门、开启#7、8复合低加旁路门、开启#5低加旁路门、开启#5低加疏水至#6低加疏水调门及其前后截门。
操作新安装的阀门(J41H-40 DN50)来控制#5、#6低加汽侧的上水和升压。
4.5.1.3 先将#5、6低加的压力按照#5低加的设计压力和试验压力进行升压;#6低加试验完毕后,将#5低加疏水至#7低加调门前、后截门关闭,同时开启#5低加汽侧疏水门泄压;然后按照#5低加的设计压力和试验压力进行#6低加耐压试验。
4.5.1.4 #6低压加热器汽侧的设计压力为0.317MPa,根据超压试验压力公式计算出本次试验压力为0.50MPa;#5低压加热器汽侧的设计压力为0.593MPa,根据超压试验压力公式计算出本次试验压力为0.88MPa。
4.5.2低加水侧4.5.2.1在#5低加水侧排大气门后焊接与加压泵相连的加压管道,并在距连接焊缝大于100mm处加压管道顶部焊接一型号为J61Y-320 DN10mm的压力表一次门。
4.5.2.2关闭#7、#8低加进出口门、旁路门和水侧放水门后,从#2机消防水接一软管至#8低加,从#8低加水侧安全阀处进行注水,同时开启#7低加水侧排大气手动门;压力容器注满水后,关闭#7低加水侧排大气手动门,开启打压泵进行耐压试验。
4.5.2.3#7、#8低压加热器水侧的设计压力为3.92MPa,根据超压试验压力公式本次#7、#8低压加热器水侧的超压试验压力为4.98MPa。
4.5.2.4低加水侧试验过程中应派专人检测低加汽侧水位,以判断低加换热管的泄漏情况。
4.5.3试验技术要求4.5.3.1压力容器上水前,要对各压力容器及有关的系统及设备全面检查一遍,需重点检查的焊缝等薄弱部位应将保温拆除,保证耐压试验的顺利进行。
4.5.3.2将与各压力容器相连的抽汽管道加堵板封严,以防汽轮机进水;同时按试验要求将打压用的临时管道安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