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加一般都设有内置疏水冷却段,里面是水水热交换的,不能让蒸汽冲进去,所以要一定的水位保证这个段把水给吸上去。
如果没有这个段,比如纯凝结段式的换热器,无水位运行也可以,这种加热器比较稀奇,很少用的。
高、低压加热器保持一定水位运行是保证加热器性能的最基本运行特性,当高加低水位运行,疏水冷却段水封丧失,蒸汽和疏水一起进入疏冷段,疏水得不到有效冷却,经济性降低;更严重的是,由于蒸冷段的出口在疏冷段的上面,水封丧失后,造成蒸汽短路,从蒸汽冷却段出来的高速蒸汽一路冲刷蒸汽冷却段,凝结段,最后在疏水冷却段水封进口形成水中带汽冲刷疏水冷却段,引起管子振动而损水位就是保证疏水冷却段(如有),疏水泵或疏水调节阀,下一级加热器能正常起作用(运行300MW机组低压加热器安装使用说明书型号:JD600-0编号:JD600AM青岛青力锅炉辅机有限公司为了便于用户更好地掌握本设备性能,确保设备在运行中安全可靠,就本设备的结构、运行、维护和修理等方面予以说明。
一.设备简介低压加热器是配装机容量为300MW机组的回热设备,能有效地提高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温度,使凝结水达到最有利的除氧温度,是汽机回热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设计合理,运行安全可靠,能大大提高电厂的热效率,降低热耗,节省能源。
二.工作原理低压加热器(以下简称低加)是一种传热设备,凝结水经由凝结水泵送入上级低加,通过传热管被抽汽加热后,流入本级低加,然后进入下级低加,再送入除氧器。
从汽机来的抽汽是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汽,过热蒸汽从加热器的蒸汽口进入,首先在低加过热蒸汽冷却段完成第一次热传递。
过热段是利用蒸汽的过热度加热即将离开本级低加的凝结水,使凝结水出口温度进一步提高。
之后蒸汽进入低加饱和段,在此进行第二次传热。
饱和段是加热器主要的传热区,加热蒸汽在此释放大量的潜热并凝结成为饱和疏水,大大提高了凝结水温度。
饱和疏水聚集在设备下部,并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疏冷段,在此,饱和疏水再次释放热量,加热刚进入低加的凝结水,完成第三次传热.最后疏水成为过冷水(低于饱和温度)经由疏水出口离开低加本体。
低压加热器的三段(即过热段、饱和段、疏冷段)均按不同的热交换模式采用先进的结构,并为其完成充分的热传递配置了恰当的传热面积,使加热器的设计更科学、合理,大大提高了电厂热效益。
根据汽轮机热平衡的不同,并不是每台低加都有过热段、饱和段、疏冷段,有些可能只有饱和段、疏冷段;有些可能只有饱和段。
具体结构以我公司所提供的安装资料为准。
三.结构简介低压加热器是U形管管板式结构,它的传热区段分为过热蒸汽冷却段、蒸汽凝结段、疏水凝结段三段组成。
部份结构说明如下:(一)水室水室为椭圆形封头加水室短节带人孔结构,水室内部装有二行程的隔板。
水室封头、短节和管板分别采用16MnR和16Mn材料,二者用焊接方式联成一体,水室人孔采用高压人孔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拆卸方便,便于检修。
(二)管系:管系由管板、U形管、隔板、拉杆等组成。
管板采用16Mn,传热管为U形管型式,选用规格为φ16×1的优质不锈钢管材料SA213-TP304。
低加传热管根据传热的区域不同,设置三个传热段,即过热段、饱和段和疏冷段。
过热段为严密封闭钢结构包壳,里面由数块隔板交错间隔布置,组成蒸汽行程,使传热更充分。
疏冷段是一严密封闭的钢结构包壳,里面也由数块隔板交错间隔布置,使疏水的流动更有利于传热。
为了防止疏水进入过热段,因此过热段包壳的密封性要求高,其焊缝均作了磁粉探伤,以确保焊缝的密封性。
饱和段主要指过热段和疏冷段以外的传热区,其刚性和稳定性由拉杆、隔板和定距管维持。
在蒸汽入口和上级疏水入口处均设置有不锈钢挡板,以防冲刷传热管。
整个管系结构合理,其水、汽阻力,震动均经校核,保证了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三)壳体:壳体部分由筒节、筒身、封头和若干个管接头组成,主要受压元件材质选用优质碳钢20R钢板,主要接管与筒身、筒节的焊接均采用双面焊全焊透型式,壳体开孔均采用厚壁管整体补强。
我公司只提供低加本体和放气、放水阀及仪表隔离阀,水位调节及低加自动保护装置由用户自理。
四.设备的安装1. 安装总则1.1安装前必须熟悉图纸和本说明书,详细了解安装事项。
1.2安装时必须按图纸和说明书的要求。
1.3管道的连接应避免强力装配,均匀拧紧所有螺栓。
2. 安装前须做的工作2.1设备运抵现场后,用户须按照发货清单逐一检查清点,并对铭牌、型号、参数、设备外形及所有接管、氮压表等检查,并妥善存放各零部件,以免丢失。
如发现有损坏、遗漏或与图纸及发货清单不一致等现象,须立即与我厂联系解决,以免延误工期。
2.2设备在现场存放期间,应避免潮湿,不宜露天存放,并且应经常检查内部氮压(低加出厂时均充氮防腐)。
当氮压低于0.05Mpa时,须及时补充,使氮压维持在0.1~0.15Mpa之间。
另外,设备在冬季存放时,还须注意防冻,保证设备壁温不低于10℃。
2.3设备在现场一旦启封,氮压随即消失,其防腐作用便不复存在,因此,应尽快安装。
3. 安装3.1安装时应尽量避免任何杂物掉入各管口内,如有掉入,须采取措施取出,以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3.2设备的基础表面应平整,不得倾斜。
设备支座与基础用地脚螺栓固定。
地脚螺栓应垂直,牢固。
设备的布置还应考虑设备的安装检修的空间。
3.3本设备除安全阀接口是法兰连接外,其余接口均为焊接接口。
所有焊接接口留有一定裕量,安装时须按图纸要求或现场实际情况切割掉端盖,按图纸中的工地切割坡口详图加工坡口,然后进行焊接。
对法兰接口,连接前须清理干净法兰面,不得有任何影响密封的杂物和锈疤存在,连接时各螺母拧紧程度一致。
安全阀排放口应直接排入大气,排放口不得带背压,安全阀在安装后应加以固定支撑。
4. 水压试验本设备安装完毕后随系统作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压力及温度见图纸的技术要求。
五.设备的使用设备水压试验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本设备的启动、运行、停运、系统控制按电厂原控制系统。
但应注意控制设备的凝结水温升应≤5℃/分钟,温降≤3℃/分钟。
设备的运行方式须按电厂编制的运行规程和电力部的有关规定。
六.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机组低负荷运行或启动过程中,及系统中一些干扰因素破坏了疏冷段疏水的正常排出,将会产生疏水不畅现象,可将疏水切换到危急疏水系统,以恢复水位的正常控制。
当机组指出运行后,可投入低加的自动保护运行状态。
U形管焊口泄漏或破裂,只能停机修理。
在设备运行中,U形管泄漏或破裂可能有以下现象:1.水位快速上升,调节阀全开后仍不能控制水位;2.水侧压力下降,壳侧安全阀动作;3.低加保护系统动作,低加组自动解列。
以上原因均可能因U形管焊口泄漏或破损引起,但需检查原因后进行修理。
停机后按以下步骤进行:(1)当设备解列后,应及时关闭抽汽门,切断设备进汽。
(2)开启水侧、汽侧放气放水阀,卸去设备内压力,待设备缓慢冷却(应控制温降≤2℃/分钟)后,放尽设备内部存水。
当水室内部冷却到室温后拆卸水室人孔;(3)水室人孔为高压密封人孔,先拆除螺栓,然后卸下人孔盖,然后取出水室密封盖板;(4)关闭汽侧所有连通管道上的阀门,如果阀门关闭不严密,就必须用法兰盖或端盖将各接口密封住,保证任何接口都不泄漏;(5)从充氮口往低加汽侧外壳内充入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使器内压力逐渐上升到0.6~1.5MPa;(6)在水室内管板表面涂刷肥皂液,并观察分析。
如发现管子与管板焊接处鼓气泡或有气体冲出,即可判断该处密封焊缝泄漏;如发现U形管孔内有气体冲出,则说明管子破裂了;(7)对密封焊缝的处理方法是:对于已确定泄漏的焊缝,先用尖头凿子挑去泄漏部分的焊缝,然后进行补焊。
补焊范围不宜扩大,只去掉部分补焊上即可。
补焊可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φ2.5~3.2mm);(8)对于U形管本身的破裂,则必须堵管。
堵管方法是:先在每根破坏的U形管两端分别都打入锥形塞(锥形塞尺寸见附图2),然后将锥形塞与管端焊死,保证不泄漏即可。
由于堵管会减少加热器换热面积和加快U形管内凝结水流速,因此用户在检修时,对这类缺陷的判断必须慎重、准确;(9)修理完毕后,须再次进行气密封试验,试验压力同4.条,应没有泄漏为合格;(10)用户在进行本项检修时,须同时对水室、隔板的焊缝进行检修;(11)对管口焊缝或堵管修理完毕后,按顺序装上水室盖板和水室人孔。
因水室人孔密封材料为不锈钢丝缠绕垫,每次人孔拆卸后,须更换新的密封圈。
在本设备内已有两只备用密封圈;(12)所有部件装配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再投运设备。
设备投运应控制凝结水温升≤5℃/分钟。
(13)停役保护措施(13.1)停役低加停役达100小时,要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止停役期间设备腐蚀。
倘存在被冻坏危险,应在系统停役后立即采用诸如疏水或加热等措施对系统进行保护,以防止冻坏设备/系统或组部件。
从开始建厂建设到试运行及随后的检修期间,也应采取适当保护措施来防止设备和系统因长期搁置而被腐蚀。
在进行管道连接和对设备进行检验期间,很重要的一点是,防止外来杂物由管座、人孔等开孔进入低加。
采用任何保护措施应视具体情况决定,但主要取决当地条件和方便。
(13.2)湿法保护注意事项在某些情况下,如要求设备必须随时投入运行的不定期停役期间,可采用湿法保护。
湿法保护仅当设备/系统或包含的其它部件不存在被冻坏的危险和可对保护液进行妥善处理时采用。
采用湿法保护时,重要的是确保添加在填充水中合适的防腐蚀剂要适量。
保护液要每周循环一次并进行定期化验。
对失效的化学剂要予以补充。
保护液面以上应有一层氮气以使其与大气隔开。
(13.3)干法保护注意事项干法保护是在当设备停役时间较长,且不会突然地接到运行指令,让设备在短期内投入运行,或在不能用湿法保护由于存在设备被冻坏的危险,或无法对保护液进行妥善处理等情况下采用的一种保护方法。
当采用干法保护时,尤其重要的是,在填充干燥空气之前,保证设备/系统或有关组部件完全干燥。
这可在设备/系统或有关组部件进行内部完全疏水后,通过用蒸汽或热空气对它们进行内部吹扫来实现。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对水空间残留液体进行干燥时,不能采用吸收剂或除雾干空气。
(13.4)充氮保护注意事项充氮保护采用的介质为高纯度氮气(N2)。
用氮填充设备/系统或有关组部件的前提是,这些设备/系统或有关组部件必须是完全干燥的。
(20℃时,相对湿度小于等于20%).(13.5) 低加保护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