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写作-扣题

记叙文写作-扣题


佳作欣赏
上小学时,我曾经怀疑,爸妈有感情吗? 爸妈说过,他们是国家第一批就业后就迅速下 岗的青年职工,是患难之交。这些年,爸爸 一直东奔西走地打工,妈妈开着一个裁缝店。 他们辛苦操劳,而拮据像阴霾,密布于我们 家。在妈妈的哀怨和爸爸的酗酒中,我期待 长大。我期待着上初中,上高中,我可以住 校,逃避爸爸妈妈的纷争。
记叙文写作 --如何扣题
记叙文扣题点题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1.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 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 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 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 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享受着 校园的一份清静,我喜欢操场的绿茵和宽敞 明亮的教室,但我不能不回家,因为我得向 爸妈要生活费。此时,妈妈的唠叨像窗外的 那群麻雀。她一再要求我考进前几名,一再 絮叨自己下岗的命运,一再数落我那个备尝 艰辛却没什么出息的老爸。在妈妈的数落中, 我渴望长大,渴望逃出这个脏乱的、乌烟瘴 气的家。我数着指头,盘算着,再有几年, 我就会有工作,我下决心,我的老婆绝对不 要像妈妈这样唠叨。
我默默地回到房里,手里捏着的是那份成 绩单,那一瞬间,我怎能忍心告诉她,她的孩 子这么不争气,不,我不能! 坐在床上,满脑子都是那一瞬间妈妈的背影, 我看到了妈妈的辛苦,妈妈的苍老,也看到了 我的不懂事,无知的我竟真相信妈妈已经吃 过…… 妈妈你知道吗,当女儿看到那个瞬间,心里 是多么的愧疚,我感受到了你的爱却辜负您的 期望,在那一瞬间,我就决定,一定不负你的 厚望。
我们家的厄运出现在去年暑假。7月初,爸爸的 腹部出现剧痛,妈妈陪他去医院检查,爸爸肝脏竟 然出了问题。那些日子,我在家里负责做饭,而妈 妈停下了生意,跑前忙后地照料着爸爸。我几次看 见妈妈悄悄地抹眼泪,再也不唠叨了。爸爸也默默 地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扛过了6次化疗。 爸爸出院的时候,头发掉光,脑袋秃得像陈佩 斯。我惊奇地发现,爸妈已经不争吵了,妈妈不再 唠叨,爸爸戒烟戒酒。我们家开始充盈着难得的安 静和笑声。爸爸治病花了十几万元的血汗钱。我刻 苦学习,劲头十足。
例: 《消逝》 1.首段扣题(开头第一段扣题) ①手捧着《昆虫记》,脑海里回荡起法布尔故乡幽 幽的虫鸣。内心突然浮起一丝淡淡的凄然:我的夏 夜,消逝了虫鸣。 …… 2.中间段落首尾扣题(每一段的首尾用相同的词句) ②回到城市,那片荒草地被一大块修剪得极为平整 的草坪取代,然而那些虫鸣,却悄然消逝。…… ③那星星点点的虫鸣,正从我的夏夜中消逝。…… 3.结尾扣题 ④耳畔回响起阵阵虫鸣,一如未曾消逝。
春节的一个晚上,疲惫了一天的妈妈早 早地进入梦乡。我在房间里学习,不经意间, 我瞥见,爸爸正坐在我房间门口,凝视着我。 我们聊了几句。爸爸说:儿子,我知道,你 有这样的爸妈,受委屈了,但你必须坚持下 去,爸妈都指望着你呢。
那天晚上,我夜不成寐,期待长大的愿望像一 棵拔节的玉米。这些年来,我一直期待长大,我 想摆脱这个家庭,摆脱父亲的酗酒和妈妈的唠叨。 其实,爸妈原本恩爱,但世事无常,他们无论怎 么挣扎,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爸爸酗酒,妈妈唠 叨,可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什么缺点呢?他们一 直在辛勤持家呀。如今,爸爸病了,妈妈老了, 而我期待长大,再也不是为了离开他们,而是为 了艰辛度日的他们,回报儿子的孝心。 青春的岁月,像一扇扇圣洁的门。此刻,羔 羊跪乳,乌鸦反哺,是我生命中一扇最珍重的门。 这扇门后,藏着一个神圣的向往:期待长大。
——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
意识,在作文的中间部分写到哪里就顺势写 下去。不能够紧紧围绕中心组织材料,以致
作文成了一盘散沙。
记叙文扣题点题的方法 (一)立意选材 确定正确的主题,在这个主 题范围内考虑如何选材。记叙文的选材大致 包括: 1.叙哪件事,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如何展开; 2.写什么人,怎样才能描写出栩栩如生的个 性鲜明的人物。
直到上了高中,我的跪砖和罚站生涯才结束。 每周六,父亲跑十几里路,叮叮当当把几瓶老咸菜 和一包干粮送到学校。临别时,他总要转过身来看 我几眼,那双眼睛使我窘迫不安。多少次胆怯地讲 出在班上的排名,那双眼睛便默默地流露出很深的 失望,罩住发怔的我。 高二考了全班第一名,父亲那双眼睛才开始漫 出少许的温和。父亲把我的奖状贴到墙上,凝视了 好久。以后,父亲到学校去,总是迫切地问:“离 考试还有多少天?”那双眼睛闪亮着,涌出极度的 渴望。
那一瞬间,我看到了妈妈的苍老,原本 不富裕的家因为要供两个上高中的孩子已日 益显得拮据,爸爸又在相隔千里的北京打工, 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妈妈身上,但她毫无怨 言,她说她虽然苦,可孩子们懂事就行。 妈依旧站在那里在啃着骨头,而我却不敢 出声,我怕妈妈被惊动,我不敢面对那份尴 尬。泪就这么顺着我的脸颊肆意流淌,无声 无息地滴落在手中的那份成绩单上,一滴一 滴,一片一片,慢慢地润湿了纸,也淋湿了 我的心。
佳作欣赏
妈告诉我,这是用卖鸡蛋的钱买的,高三 学生要补补身子。听到妈妈的这番话,我心 里很不是滋味。 妈妈不断地给我夹肉,自己却不尝一口, 妈妈说她已经在烧饭时吃过了,说完,还故 意咂一下嘴,好像在回味刚才的味道。 碗很快见底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厨房, 到房间里学习,突然想到成绩单。
当我回厨房打算把成绩单拿给妈妈看时, 我却看到了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妈妈在啃 我吃剩的肉骨头。 妈背对着我,手里拿着骨头在使劲地啃着, 瘦弱的肩膀也随之颤抖着,昔日的青丝已多 了几根白发,在白色的日光灯下,不安地颤 动着。
难忘的瞬间 太阳快落山了,可我却久久地站在夕阳的 余辉中不愿回家,手中捏着的是那份惨不忍 睹的成绩单,我无法面对妈妈那充满希望的 眼神。 我漫无目的地走着,但又不得不回去—— 妈会担心的! 迎接我的,照例是妈妈的笑脸,未等我开 口,妈妈便拉我进门,兴奋地对我说:“囡 囡,妈妈给你做了你最喜欢的红烧肉!”
我经常想,比起父亲,我遇到了一个很好 的时代。我没有像他那样背上“地主崽子”的 沉重负担,也没有因岁月的折磨而过早地衰老。 回忆起来,倘若没有父亲那双眼睛的严肃和渴 望,我便不会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思考 着更广阔更遥远的事情。父亲那双眼睛是沉重 的历史书籍,是遥远的精神宫殿,激励我真诚、 勤恳,赐予成长中的我以灿烂的希望和坚实的 力量。
佳作欣赏 《父亲那双眼睛 》
小时候,我常常幻想,最好的命运莫过于
得到父亲温和的凝视。那时,还是在“文革”
时期,每次“四类分子会”结束后,奶奶和 母亲沉默不语,父亲那双眼睛阴郁得厉害。
我6岁起上小学,教室后面是耕地。咿呀 读书时,偶尔抬头看窗外,便见父亲目不转 睛地望着我读书。父亲常常威严得可怕,每 每我抛下功课去淘气或考试成绩不好时,那 双眼睛严厉得要喷出火来。他把半截砖抛到 我脚下,喝令我跪砖。或者,令我在炎热的 日头下罚站。我常常求怜似地望着父亲: “能让我玩会儿吗?功课刚做完。”父亲那 双眼睛流露出的严肃,使我失望地打消了念 头。
父亲送我到北京读大学,临别在公共汽车 站,一路上,他扯住我的手,默不作声。父 亲上了车,那双眼睛透过车窗玻璃盯住我, 手挥起来,与我告别。公共汽车慢慢地消失 在我的视野,一刹那,从小至大的经历在我 脑海中过个遍——那双眼睛曾愤怒过,失望过, 曾涌出无限的深情和激动。我终于明白,那 双眼睛无时无刻不凝集着望子成龙的渴望。 在我身上,也体现了父亲渴望实现的自身价 值——这正是他对我自幼便严加管教的良苦用 心。
高考最后一场考完,我走出考场,迎面便见 父亲推着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望着我。父亲拉我 到饭店,看我狼吞虎咽地吃焖饼,良久,小心翼 翼地问:“考得好吗?”我使劲咽下最后一口, 说:“没问题——”父亲喜形于色:“儿子,我为 你费了12年的心血呀,打你,骂你,罚站,跪砖, 都是盼你有这一天。”父亲深情地凝视我,一刹 那,我感到了从小盼望的那股温和。 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递到父亲手里,那双黝黑 的手颤抖着,那双眼睛一眨不眨,很久很久地盯 着录取通知书——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那双眼睛闪着 泪花。
(2011年的全国高考一卷作文) 期待长大 青春的岁月,像一扇扇圣洁的门,每一扇门 后都藏着一个向往。18年人生岁月里,我内心隐 藏的最真切的渴望是:期待长大。 我没觉得童年多么幸福。作为父母惟一的儿 子,却很少关于父爱母爱的温馨记忆。我咿呀学 语,得益于妈妈的唠叨。我刚学几句话,就从醉 酒的爸爸口中,掌握了几句脏话。我目睹过父母 的肢体冲突。当时,我对醉酒的爸爸说:等着,我 长大后,帮妈妈打你。
(二)在关键处或醒目扣题点题 1.开头、结尾、段首要尽量扣题,最好出现文 题字眼。 2.开头应尽量做到化大为小,力避平淡的抽象 议论,尽可能快地奔向主题。 3.文章要常注意或明或暗地点文题,变换句式。 4.结尾点题,最好能与文章的开头照应,并且 能点明或深化你要表达的内容
文中点题扣题的字眼宜多不宜少,不断地告诉阅 卷老师,我的作文没有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