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液一般检查实验PPT课件

尿液一般检查实验PPT课件


.
17
临床意义
➢肾小管上皮细胞↑:急性肾小管肾炎、急 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
➢移形上皮细胞↑:可见于肾盂、输尿管、 膀胱等处的炎症。
➢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见于尿道炎、阴道 炎等。
.
18
管型
透明管型
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
管 型
蜡样管型
脂肪管型
宽大管型
其他管型
类管型
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法 离心涂片法
操作简便、快捷,价格低廉,但阳性检 出率低,重复性差,易漏诊。
只适用于有肉眼所见明显浑浊的尿液, 如血尿、脓尿等
一定体积尿液,在规定转速和时间内离 心沉淀,移去上层尿液,保留大约 0.2ml沉渣,混匀涂于载玻片上, 镜检
敏感,检测阳性率高,操作繁琐、费时, 检查结果易受离心尿量、转速和时 间等操作条件的影响
.
27
细胞管型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 质性肾炎等
➢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可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 作
➢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 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重金属、 化学物质、药物中毒等
.
28
红细胞管型
.
29
白细胞管型
.
30
上皮细胞管型
dysmorphic erythrocyte 非均一性红细胞
.
7
临床意义
• 肾小球性血尿:肾小球疾病。 • 非肾小球血尿:结石、肿瘤以及出血性
疾病如血友病、DIC等。
.
8
白细胞和脓细胞
• 白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脓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
粒细胞。 • 参 考 值:平均0~5/HP • 临床意义:见于泌尿系统炎症,如膀胱炎、
.
3
红细胞
➢参 考 值:玻片法:平均0~3/HP 镜下血尿:平均尿RBC>3个/HP。 肉眼血尿:〉0.1mL血/100mL尿液
➢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多形性>80% ➢非肾小球血尿:肾小球以下部位的出血,
红细胞大小形态均一。
.
4
红细胞
.
5


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球 性







.
6
isomorphic erythrocyte 均一性红细胞
混合细胞管型
粗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
细菌管型 结晶管型
粘液丝 假管型
. 类圆柱体
19
管型
• 管型是是蛋白质和(或)细胞或细胞碎片在肾小 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 当蛋白质到达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时,由于水分 的吸收,酸度的增加及软骨素硫酸脂的存在,促 使蛋白质凝固形成管型
.
20
管型基本形态
• 两边平行,两端钝圆的长条形圆柱体
• 长短、粗细取决于形成部位肾小管的直径和条件, 也取决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状态
.
21
管型形成条件
• 原尿中含有一定量蛋白质,尤其T-H糖蛋白。
• 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的能力。 浓缩: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盐类的浓度。 酸化:能促进蛋白的沉淀。
• 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 类园柱体:形似透明管型但有一条尖削的螺 旋形尾巴,可能是集合管产生的粘液丝
• 粘液丝:多为长线条形,粗细不等,边缘不 整齐,一端尖细、弯曲、分叉、略似透明管 型
.
22
透明管型
➢无色半透明圆柱形,内部结构均匀,大 小 、长短不一,两边平行,两端钝圆, 一般平直或略有弯曲,有时附有少量颗粒 和个别细胞
➢透明管型:正常人尿中偶可见到,大量出 现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肾淤 血,恶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
23
透明管型
.
24
hyaline cast 透明管型
.
31
red cell cast 红细胞管型
.
32
white cell cast 白细胞管型
.
33
颗粒管型
– 管型基质内含有颗粒量超过1/3时 – 颗粒管型:可见于肾实质性疾病,提示肾
单位内淤滞,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 病,肾动脉硬化等
.
34
颗粒管型
.
35
颗粒管型
.
36
脂肪管型
➢管型内含多量脂肪滴,脂滴大小不等、 圆形、折光性强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协和医院检验科
.
1
尿液显微镜检查
原因:排除假阳性 检查内容:细胞、管型、结晶等 检查方法:(1)不离心的随机混匀尿:
直接涂片镜检(2)离心沉淀尿:标准方 法,10ml尿液,400g离心5min,弃上 清,保留底部0.2ml沉渣,用显微镜进行 定性或定量检查。
.
2
直接涂片法
涂 片 镜 检
.
25
透明管型的意义hyaline casts significance:
• 正常人激烈运动或老年人,一般无临床意 义。如持续多量出现,并可见异常粗大的 透明管型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有剥落现 象,说明肾脏有严重的病变。肾脏轻度/ 暂时性功能改变,肾实质病变时,透明管 型增加。
.
26
细胞管型
➢管型内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依 其管型基质中所含细胞不同,可分为各种 细胞管型,示肾脏病变处于急性期
肾盂肾炎等。
.
9
白细胞
.
10
临床意义
➢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中性粒细胞 ➢肾移植排异反应:淋巴细胞 ➢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肾间质炎:淋巴
细胞和单核细胞 ➢过敏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
.
11
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于肾小管 ➢移行上皮细胞:肾盂、输尿管、膀胱以
及尿道的大部分 ➢复层扁平上皮细胞:近尿道外口段
.
12
肾小管上皮
表层移行上皮

移行上皮
中层移行上皮

细 胞
底层移行上皮
鳞状上皮
.
13
肾小管上皮细胞 无染色
肾小管上皮细胞 染色
.
14
.
15
鳞状上皮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
16
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肾小管上皮细胞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 鳞状上皮细胞
➢脂肪管型:为肾小管损伤后上皮细胞脂 肪变性所致。可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 合征、中毒性肾病等
.
37
fatty cast 脂肪管 型
.
38
脂肪管型
.
39
宽大管型
➢在透明管型基质上带有大量颗粒,外形宽大 而长,不甚规则,(可为一般的2~6倍,尿 长期滞留所致)易折断,有时呈扭曲状
➢可见于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晚期等
.
40
宽大管型
.
41
蜡样管型
waxy cas 蜡样管型
• 形似透明管型,常呈带蜡光的浅灰色或淡 黄色,质地较厚,外形宽大,易断裂,边 缘有切迹,末端整齐,呈折断状或扭曲状
• 蜡样管型:提示肾小管严重病变,预后差。 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不全 及肾淀粉样变性时等
.
42
蜡样管型
.
43
类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