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训练5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专题训练5 文言文阅读专练

专题强化训练5 文言文阅读专练(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7·郑州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陈良翰字邦彦,台州临海人。

蚤孤,事母孝。

资庄重,为文恢博有气。

中绍兴五年进士第。

知温州瑞安县。

俗号强梗,吏治尚严。

良翰独抚以宽,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竞乐输。

听讼咸得其情。

或问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殿中侍御史吴芾荐为检法官,迁监察御使。

孝宗初元..,金.主褒新立,求和,而中原..旧人多求归。

诏问何以处此,良翰言:“议和,复纳降,皆非是。

必定计自治,而和不和,任之乃可。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金再移书求故疆,良翰言:“中原皆吾故土,况唐、邓、海、泗①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朝廷遣史正志至建康,与张浚议事乖牾,良翰劾之,上曰:“正志亦无罪。

”良翰言:“陛下使浚守淮,则任浚为重,一郎官为轻,且正志居中,浚必为去就。

”上悟,出正志为福建漕运。

杨存中为御营使,总殿前军,良翰言:“存中久擅兵柄,太.上皇..罢就第,奈何复假使名?宜慎履霜之戒②。

”疏三上,存中竟罢。

良翰在谏省,成恭皇后受册,官内外亲属二十五人,良翰论其冗,诏减七人。

进给事中。

改礼部侍郎,不拜。

召为太子詹事,既见,上属以调护之责。

一日,召对选德殿,出手书唐太宗与魏征论仁德功利之说,俾极陈今日所未至者。

良翰退,上疏。

上为之嘉叹,诏兼侍讲。

未几,以疾告老。

卒,年六十五。

光宗立,特谥献肃。

(选自《宋史·陈良翰传》,有删改)【注】①唐、邓、海、泗:指当时的唐州、邓州、海州、泗州。

②履霜之戒:指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

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B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C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D .张浚军淮泗以规进取/而议者争/献防江策/良翰言/当固藩篱/专委任/今舍淮防江/却地夺便/朝廷过听/使督府不得专阃外事误矣/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初元,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之初,惯例要改元纪年,改元的第一年称元年,也称“初元”。

B.金,中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先后灭掉辽和北宋,与南宋长期对峙。

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广义上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D.太上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和不在世父亲的头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良翰德才兼备,精于吏治。

他孝顺母亲,稳重端庄,写文章恢宏博大有气概;他在吏治尚严的瑞安任知县时,用宽松的政令安抚百姓,成效显著。

B.陈良翰洞悉时局,富有见地。

对如何处理金主求和、中原旧人求归一事,他认为关键在于谋求自治;他认为金主写信索要故土是无理要求,不应归还。

C.陈良翰正直无私,敢于进谏。

他认为皇上对史正志和杨存中的任命不妥,坚决反对;他在担任谏官时,敢于直言成恭皇后的亲属封官太多。

D.陈良翰忠于国事,深受倚重。

他为官公正,屡次从国家大局出发,建言献策;皇上托付他调护太子之责,又让他指陈当今不足,他的奏书令皇上赞赏不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闲何术,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唐、邓、海、泗又金渝盟后以兵取之,安得以故疆为言而归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7·湖南省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

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

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

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

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

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

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仿效。

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

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焉。

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而思自全之计。

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

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

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

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

”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已。

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

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使左右扶出。

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

”使人夜排墙填杀之。

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B.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C.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D.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

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跑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

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

B.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虚浮怪诞成为风俗。

C.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

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找借口推脱。

D.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强化训练5 文言文阅读专练(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2017·成都一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不公,所以致异。

上识其忠,擢监察魏矼,唐丞相知古后也。

绍兴元年,会星变,矼力言大臣黜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内侍李廙饮韩世忠家,刃伤弓匠,事下廷尉。

矼言:“内侍出入宫禁,而狠戾发于杯酒,乃至如此,岂得不过为之虑?建炎诏令内侍不得交通主兵官及预朝政,违者处以军法,乞申严其禁。

”于是廙杖脊配琼州。

刘豫挟金人入寇.宰相赵鼎决亲征之议,矼请扈从,因命督江上诸军。

时..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大将权均势敌,又怀私隙,莫肯协心。

矼首至光世军中,谕之日:“贼众我寡,舍力犹惧不支,况军自为心,将何以战?为诸公计,当思为国雪耻,释去私隙,不独有利于国,亦将有利其身。

”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

上至平江,魏良臣、王绘使金回,约再遣使,且有恐迫语。

矼请罢“讲和”二字,饬厉诸将,力图攻取。

会金屡败遁去,使亦不遣。

八年,金使入境,命矼充馆伴使,矼言:“顷任御史,尝论和议之非,今难以专论。

”秦桧召矼至都堂,问其所以不主和之意,矼具陈敌情难保,桧谕之曰:“公以智料敌,桧以诚待敌。

”矼曰:“相公固以诚待敌,第恐敌人不以诚待相公耳。

”桧不能屈,乃改命吴表臣。

诏金使入境,,陛下承祖宗基业,天命所欲屈己就和,令侍从、台谏条奏来上。

矼言:“贼豫为金人所立,为之北面..归,何藉于金国乎?陛下既欲为亲少屈,更愿审思天下治乱之机,酌之群情,择其经久可行者行之。

搢绅与万民一体,大将与三军一体,令陛下询于搢绅,民情大可见矣。

欲望速召大将,详加访问,以塞他日意外之忧。

大将以为不可,则其气益坚,何忧此敌。

”未几,丁父忧。

免丧,除集英殿修撰、知宣州,以卒。

不就。

改提举太平兴国官,自是奉祠,凡四任。

丁内艰...(选自《宋史·魏矼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B.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C.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D.光世许之/遂劝其贻书二帅/示以无他/二帅复书交欢/光世以书闻/由此众战屡捷/军声大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黜陟,指官吏降免或升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