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的表示优秀教案(定稿)

化学反应的表示优秀教案(定稿)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几种表示方法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天地中四种不同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的优点
(2)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概念、意义、读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意义、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主题
展示火箭发射的图片
设问:同学们知道火箭发射时所需的能量是什么燃料燃烧提供的吗?(引导学生回答氢气)
那么关于氢气燃烧这一反应可以怎样科学、简明的表示出来?而且体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方程式
二、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哪些?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齐读学习目标。

三 、化学方程式
(一)学习任务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概念
大屏幕投放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的四种不同表示方法
分小组思考讨论:分析上述反应的四种表示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交流】各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可以积极补充,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设疑:通过刚才同学们分析知道第四种表示方法最好,即简洁通用又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那么它是怎样体现质量守恒的?
(提出化学计量数:是体现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展示电解水反应的四种表示方法,让学生快速说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学生回答:第四种表示方法最好)
由上述两个反应的表示方法分析用这两个式子表示是最好的。

总结得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板书: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让学生观察几个化学方程式说明: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__加热__,燃烧的条件用__点燃__用“↑”或“↓”注明生成物是_气体__或是_沉淀__.
(二)学习任务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观察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提问:根据 这个化学方程式:
22222H O H O ↑+↑通电
(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
学生们分小组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1)、从物质的角度:表示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
(2)、从量的角度:粒子数目之比:2:1:2;
相对质量之比:2×2:1×32:2×18
物质质量之比:4:32:36
特别讲解物质质量之比的计算,并强化练习。

算出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小结板书:
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B微观意义:表示各物之间的微粒数关系即微粒个数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C量的意义:表示各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乘以化学式量之比)巩固练习:观察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从宏观、微观、质量三个方面)
达标训练:完成书108页在线测试第一题,甲烷燃烧
的化学方程式从中获得的信息。

(三)学习任务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
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2.微观读法:每2个水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3.质量读法: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练习:(1)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活动:对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误进行判断归类。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都会了吗?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
一、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
A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B微观意义: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C量的意义:表示各物之间的质量比
三、读法
222
22
H O H O
↑+↑
通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