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稳态与环境 期末综合测试题 4》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图1的A 、B 、C 、D 、E 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光光光光锡纸云母片AB C D E图1 解析:A 图尖端部位被锡纸遮住,不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胚芽鞘直立生长;B 图遮住的是胚芽鞘下部,生长素背光一侧浓度高,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 图云母片未能将尖端部位左右完全隔开,生长素分布不均,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 图虽将上下隔开,但生长素在云母片以上部位已发生不均匀分布,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E 图无单侧光照射,但云母片阻碍了一侧生长素运输,使得对侧生长素分布多,出现弯曲生长。
答案:A说明:通过该题能进一步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落实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作用场所等有关知识。
2.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喷洒N 肥B.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C.喷洒P 肥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解析:温室内栽培茄果类蔬菜,其花粉发育不良而影响传粉受精,会降低产量。
若要保证产量,可以喷洒生长素类似物,这是因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答案:D说明:在室内栽培植物的生产实践中,要想提高产量,除了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外,常用的方法还有人工辅助授粉,特别是栽培的植物需通过昆虫传粉的植物。
3.如图2所示,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云母片云母片云母片光光甲乙丙图2A.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B.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C.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D.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解析: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并从尖端输送到下部,促进下部生长。
单侧光照可以引起向下输送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少,细胞生长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细胞生长快,结果胚芽鞘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表现出向光性。
要对本题作出正确的判断,需对甲、乙、丙三图的光照方面、阻断装置进行分析来看生长素的产生、流向及分布。
甲图尖端被云母片分隔为左右不通的两部分,生长素只能垂直向下运输,虽受单侧光照,也不会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结果是胚芽鞘左右两侧的生长素均匀分布,故甲不弯曲。
乙图尖端被云母片横截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部分,这样就是有单侧光的照射,也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因为生长素根本运不下去,因此乙不生长,也就不会弯曲。
丙图尖端右侧被云母片横截了一半,虽然是垂直光照,但尖端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只有左侧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左侧的生长素分布较多,使胚芽鞘向右弯曲。
答案:C说明:通过在燕麦胚芽鞘尖端设置三种阻断装置,分别判断胚芽鞘对光照的不同反应,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作用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4.要得到番茄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雌蕊的柱头上。
处理的时期和条件是()A.花蕾期,不去雄蕊B.花蕾期,去掉雄蕊C.开花期,不去雄蕊D.开花期,去掉雄蕊解析:如果花蕾期去掉雄蕊再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受精作用的进行又能使子房发育成果实。
由于没有受精作用,果实无种子。
答案:B说明:考查利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获得无籽番茄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
这一题结合生产实际,考查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5.植物的下列现象中,与顶端优势现象中生长素的作用相同的是()A.茎的向光性B.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C.根的向地性D.扦插的枝条生根解析:顶端优势包括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和侧芽受抑制两方面现象。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浓度是适宜的,因此能够促进生长;而侧芽部位积累了从顶芽运来的大量生长素,还有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因而浓度过高,使生长受到了抑制。
体现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在茎的向光性中,无论向光侧还是背光侧生长素都在低浓度范围内,都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无籽番茄果实的发育和扦插的枝条生根也需要生长素在低浓度的范围内才能促进,只有根的向地性,在根的近地侧抑制,远地侧则为促进。
答案:C说明:该题考查了生长素在不同生长现象中的不同的作用以及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
能力要求较高。
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解析:综合考查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属于中等难度题目。
动物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主要是由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其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各种成分的含量等)必须维持相对稳定(不是恒定不变的),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任何一种物质的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水分过多,可以导致水肿;尿素过多可以出现尿毒症;哺乳动物血液中的钙盐含量过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完成的。
答案:C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下列有关醛固酮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重吸收B.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分泌C.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钾离子的分泌D.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离子的重吸收和钠离子的分泌解析:醛固酮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保钠离子排钾离子,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答案:C说明:醛固酮是调节无机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调节的过程是应掌握的重点知识。
8.高等动物和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稳态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通过汗和尿排出废物B.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C.血液运输氧和废物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使呼吸加快解析: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但是这些物质都是由血浆运输到相应的部位后排出体外的;而血浆就是内环境的组成之一。
食物残渣是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物质形成粪便后排出体外,它并没有进入到内环境中,不会对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答案:B说明:本题属于理解层次。
主要考查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废物产生的排出途径,及其内环境的稳态与新陈代谢的关系。
9.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消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解析: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体液免疫反应。
器官移植中遇到的排斥作用也是免疫过程,外来的器官为抗原。
抗SARS病毒的抗体消除SARS病毒是典型的体液免疫。
青霉素不是动物体自身产生的抗菌物质,用青霉素杀死病菌是利用青霉素的特性。
答案:D说明:青霉素具有抑制细菌增殖的特性,但对真菌不起作用。
10.图3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X X和Y结合X进入细胞(a)X被清除(b)X变成其他物质(c)图3A.酶、抗体、载体B.抗体、载体、酶C.载体、抗体、酶D.酶、载体、抗体解析:酶、抗体、载体三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载体是生物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的蛋白质。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三者之间的区别。
11.血液的pH 保持在7.35~7.45是非常必要的,血液中存在以下平衡体系:H O +C O 22H C O 23H +H C O +-3肺血液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c (HCO -3)约为c(H 2CO 3)的20倍。
如果c(HCO -3)/c(H 2CO 3)<15时,立即发生酸中毒。
此实例说明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是( )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B.调节细胞的pHC.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维护细胞的正常形态解析:由于以上平衡的存在,当血液中H +增多时,平衡向左移动,产生的CO 2通过肺呼出;H +减少时,平衡向右移动,产生H +,调节血液的pH ,使血液的pH 保持在7.35~7.45。
答案:B说明:该题以血液中的一个平衡体系为材料,设计新的情境,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2.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图4,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毛细淋巴组织液血液毛细血管组织细胞①②③④图4 A.①白细胞 B.②组织液 C.③水 D.④红细胞 解析:红细胞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
答案:D13.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 +、K +量,结果如图5所示,注射的激素是( )3060801101400204060100200300N a 的排出K 的排出注射时间/m in 流出量/μm o l .m in -1++图5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C.醛固酮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解析:(1)正确理解图的意义,由图中可以看出,Na +、K +的排出量在注射某种激素后发生明显变化,Na +在尿中的排出减少,K +在尿中的排出增加。
(2)回忆各种激素的功能:与Na +、K +代谢有直接关系的激素是醛固酮,它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和K +的分泌,使尿中排出Na +的含量减少,K +的含量增加。
说明:正确理解图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要注意加强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14.某人患急性肠胃炎,严重腹泻,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若要迅速缓解这些症状,应采取的措施是( )A.输入醛固酮B.口服生理盐水C.口服钾盐水D.输入生理盐水解析:腹泻导致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出现困难。
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否则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所以两者都要补充。
补充的方式应该输入,因为肠胃的吸收功能丧失,口服后吸收也很困难。
答案:D 说明:要注意:做题时要看准题,审题能力对提高做题的准确度和速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是一个马虎的人,就很容易误选B 。
15.(2004年江苏高考题)分别刺激图6中的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ⅠⅡⅢⅣ肌肉图6A.ⅠB.ⅡC.ⅢD.Ⅳ解析: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传导的是局部电流,具有双向性。
在相邻神经元之间传导的是递质,是单向的,即只能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答案:D说明: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特点。
16.将成熟公狗的甲状腺切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天注射激素A ,测定激素A 和激素B 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如图7,据图判断A 、B 两种激素分别是( )激素的相对含量时间A B图7A.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和生长素解析:甲状腺被切除,由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快速下降,由于生物体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可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