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必修3《稳态与环境》江苏最新多选题分类选编 人教版

2008必修3《稳态与环境》江苏最新多选题分类选编 人教版

必修3《稳态与环境》江苏最新多选题分类选编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1.(08通州二调)下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些点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ABD )A .AB .BC .CD .D2.(08南通六校期中)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CD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3.(08扬州一调)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变化。

有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图所示.对图描述正确的是(ACD )A .在果实的细胞伸长期,生长素和赤霉素浓度较高B .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起主导作用C .在果实成熟时.乙烯含量升高D .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4.(08兴化期末)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

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CD )A .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B .乙液较利于雌花的形成C .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D .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5.(08泰州期初联考)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 .为了将刚摘下的青柿子熟化可采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B .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C .种植莴苣使用赤霉素可以提高产量D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6.(08金陵中学12月)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CD )A .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 .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C .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 .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二、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7、(08启东三校联考)右图示一种类型的细胞,如果细胞A 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BC )A .可引起细胞E 收缩B .兴奋在神经细胞B 上传播速度较在F 处快C .在F 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再转变为电信号D .兴奋在神经细胞上的传导需要消耗能量, 而细胞E 收缩不需要能量8. (08海门一诊)关于感受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D ) A.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的活动可受大脑有意识控制 C.感受器是转换能量形式的结构 D.感受器接受刺激形成感觉9.(08南通四县市联考)下图的反射弧中,在M 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剌激,结果是(BD ) A .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 B .可使效应器发生反应 C .可使感受器产生兴奋 D .可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10.(08启东三校联考)右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从b 点给予强刺激,则能测到细胞膜电位变化的部位是(ABCD ) A .a B .b C . c D .d11.(08镇江二调/通州四模)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BC )A .该图可表示反射弧,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 .该图中的a 为下丘脑、b 为垂体、c 为甲状腺,则c 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 分泌d 、b 分泌e 具有抑制作用神经细胞B 神经细胞神经细胞D皮肤细胞EC.该图如果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可发生于细胞核或某个细胞器中D.如果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12.(08海门二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若神经细胞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则其兴奋性增强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正常高等动物体内,兴奋是单向传导和传递的D.突触处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13.(08无锡调研)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 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 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14.(08扬州期末)下列与下丘脑功能有关的是(ACD)A.既能感受体温变化,又能感受渗透压变化 B.是有意识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C.是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D.对垂体某些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15.(08盐城一调)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

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CD)分泌物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B.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传送至靶细胞C.若用于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三、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内环境16.(08镇江调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主要移动方向包括(ABD)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血浆C.淋巴→组织液D.淋巴→血浆17.(08启东三校联考)在下列物质中,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BCD)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18.(08如东启东期中)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后者随前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相符的是(CD)(横轴代表前者,纵轴代表后者)A.饮水量一一抗利尿激素B.HIV浓度--T细胞数量C.胰高血糖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性腺激素浓度——性激素浓度19. (08武进期中)下图表示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变化。

在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CD)A.动物Z比动物Y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B.动物X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能力很差C.在温度t1时,动物X、Y、Z代谢速度相同D.在低于t2的温度条件下,动物Z代谢速度逐渐增加体液传送产生血糖平衡20.(08南京质检)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CD)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21.(08苏锡常镇二模)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D)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的分解 B.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C.血糖浓度与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的速率无关 D.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的重要的器官22.(08镇江二调)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检查该动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mg/dLB.120min时,血糖浓度降至75mg/dL,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C.180min时,血糖浓度仍维持在75mg/dL,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元分解D.60min时,胰岛素分泌会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23.(08如皋海安期中)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

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ABD)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24.(08如皋海安期中)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C)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B.在各种因素的调节下,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恒定的C.⑦过程形成的氨基酸不包括必需氨基酸D.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⑥过程均可发生25.(08金陵中学12月)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六项的检查(肌酐是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

下表是某人的血液检查结果,下列据检查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BC)A.肝细胞发生了病变 B.可能有肾功能障碍C.会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D.可能患有脂肪肝和贫血症免疫26.(08海门一诊)吞噬细胞参与(ABC)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27.(08徐州期中*)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AC)A.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B.合成抗体抑制病菌繁殖C.分泌淋巴因子以增强免疫效应 D.形成抗毒素使细菌外毒素丧失毒性28.(08赣榆模检)下列与免疫有关的靶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CD)A.进入人体内的抗原都可以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 B.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才能成为靶细胞C.靶细胞裂解时病原体同时死亡 D.靶细胞和浆细胞同时死亡A. 病原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D.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30.(08金陵中学12月)下列物质中具有识别作用的是( AD)①糖蛋白②抗体③RNA聚合酶④限制性内切酶⑤载体⑥细胞壁⑦转运RNA ⑧效应T细胞⑨浆细胞⑩受体A.①②③⑤ B.⑤⑥⑦⑨ C.③④⑥⑦ D.④⑦⑧⑩四、种群和群落31.(08如东启东期中)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CD)A.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32.(08苏州期末)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BC)A.原来存在过植被的地方只能出现次生演替B.研究太湖某种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时间与数量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D.农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高于森林生态系统33.(08通州四模)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BC)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C.图⑧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达不到效果34.(08苏锡常镇二模)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