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暑假)竞赛辅导第四部分光学例题
第六讲波动光学
一.知识结构
1.光的干涉
(1)光程和光程差
(2)半波损失
(3)产生条件:
(4)光的干涉的例子
①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明条缝条件,暗条缝条件,相邻两条明条缝(或暗条缝)的距离
②菲涅尔双面镜实验 :
如图所示,M1、M2是两平面镜,交角θ很小,从
狭缝S发出的光波经M1、M2反射后成为两列相干光
波,它们好像从虚光源S l、S2(是S的像)发出的一样,
由于θ很小,因此S l与S2很近.图中P是遮光屏,
用来遮住从S发出的光直接射向干涉区.来自虚光
源S1、S2的两列相干光波在空间迭加产生干涉现象,
在屏E上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③菲涅尔双棱镜实验:
如图所示,ABC是一双棱镜,截面为等
腰角形,上下两个棱镜的顶角α很小.将一
照亮的缝S放在平行于棱镜的对称位置上,
由S发出的光波经过双棱镜分成两列相干光
波,它们好像从虚光源S1、S2(是S的像)发
出的一样.由于α角很小,因此S l、S2很近.这
两列相干光波在空间迭加产生干涉现象,在
屏E上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④洛埃镜实验:
如图所示,M为一狭长平面镜,从狭缝S1发出的光有一部分成大角地射在反光
镜上,经反射后好像从虚光源S2(是S1的
像)发出的一样.由于入射角很大,所以
S1与S2很近.由虚光源S2发出的光与直接
由S1发出的光在空间迭加产生干涉现象,
在屏E上可以看到干涉条纹.
在以上三个实验中,对干涉条纹的计算在原理上与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相同.
⑤薄膜干涉
a.等倾干涉:
如图所示,两面平行的均匀透明薄膜置于空气中,
光线SA射到表面1的A点,一部分光沿AAˊ反射,
另一部分光沿AB折射,又经表面2反射,再从表面上
沿CCˊ方向折入空气,CCˊ∥AAˊ,经透镜L后会聚
迭加于光屏E上的Sˊ点.干涉的结果是加强还是减
弱,要由两部分光的光程差决定.
就整个平面膜层来讲,如果入射光为平行光,则
经两个表面反射的光也为平行光,经透镜后都会聚于
一点,其干涉效果比只有一束光要强.
就膜层上的某一点来讲,如果从各方向射向该点的光入射倾角相同(这些入射光线位于一个以入射点为顶点,以通过入射点的膜面法线为中
轴线的锥面内),经膜层反射后都有相同大小的光程差,因
此经透镜会聚后,会聚点位于同一个干涉环上,称为等倾干
涉环.
等倾干涉的光程差:如右图所示,设薄膜的折射率为n,
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0,考虑到光从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
质的交界面上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光线①和②的光程差为(AB+BC)一(AE+λ0/2).
b.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条纹是相干光交叠在膜层表面的干涉现
象.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不同路径交叠
在膜面上的C点产生干涉,干涉结果是加强还是减弱,也
由两束光的光程差决定.
如图所示,若有一劈形薄膜,θ角很小,有来自同一光源
的单色平行光射向膜层时,由上下表面反射的光为相干光,由
于等厚处的两表面反射的光有相同的光程差,因此干涉图样是
一组平行于劈棱的明暗相干的干涉条纹,这种干涉称为等厚干
涉.
等厚干涉的光程差:如图所示,设薄膜的折射率为n,光在空气中的波长为λ0,考虑到光从光疏介质射到光密介质的交界面上反射时有半波损失.光线①和②的光程差为SA+n(AB+BC)一(SC+λ0/2).
2.光的衍射
条件:
中央零级明条缝的半角宽为
3.光谱和光谱分析
种类:发射光谱(连续光谱和线状谱)
吸收光谱
光谱分析:
二.应用举例
例1.在半导体元件的生产中,为了测定Si片上的Si02薄膜厚度,将Si02薄膜磨成劈尖形状,如图所示,用波长入=546l A 的绿光照射,已知SiO2的折射率为1.46,
Si的折射率为3.42,若观察到劈尖上出现了7个条纹间距,问SiO2薄膜的厚度是多少?
例2.在透镜主轴上的物点S为波长λ=5200A的单色光源,且离镜15cm,今沿直径对截透镜并分开距离d=O.4mm,用黑纸挡住分开的缝,如图所示,则在距透镜为50cm 处的屏上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求屏上干涉条纹数N。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lOcm。
例3.如图所示为菲涅耳双面镜,平面镜M1和M2之间的夹角θ很小,两镜面的交线O 与纸面垂直,S为光阑上的细缝(也垂直于图面),用强烈的单色光源来照明,使S 成为线状的单色光源,S与O相距为r,A为一挡光板,防止光源所发的光没有经过反射而直接照射光屏P.
(1)若图中∠SOM1=φ,为在P上观察干涉条纹,光屏P与平面镜M2的夹角最好为多少?
(2)设P与M2的夹角取(1)中所得的最佳值时,光屏P与0相距为L,此时在P上观察到间距均匀的干涉条纹,求条纹间距△X.
(3)如果以激光器作为光源,(2)的结果又如何?
例4.如图所示是一套测量样品热膨胀系数的装置.其中透明平板由两根等长的铜柱支持,平板下置有待测样品,样品的上表面与平板的下表面形成一个很薄的劈形空气隙(图中画的是夸大了的),空气隙的右端较厚.今自上至下以波长λ=5800 A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到透明平板上.这样,从反射光中可以观察到空气隙上下两面反射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巳知样品和钢柱的长度都约为6 cm,在温度升高100℃的过程中,干涉条纹向左移过20条,铜的热膨胀系数为14×10-6℃.试求此样品的热膨胀系数.
例5.在如图所示的菲涅耳双棱镜实验中,已知棱镜折射率为n,棱角α很小,设狭缝光源S到棱镜的距离为L1。
(1)求距棱镜L2的屏上相邻条纹的间距。
(2)若用折射率为nˊ的肥皂膜遮住棱镜的一
半,发现系统中心O处的零级条纹移动了a,求肥皂
膜的厚度。
例6.在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装置中,缝光源S到双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λ=546.1nm.今在S1后放置一块厚度均匀的薄膜,其折射率为n=1.40,观察到幕中央0处干涉条纹移过了6个条纹.试求薄膜的厚度.
例7.照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为什么看上去是紫红(或蓝紫)色的?若空气的折射率为n1=1,增透膜的折射率n2=1.38,玻璃的折射率为n3=1.5,那么增透膜的最小厚度应该是多少?
例8.光学仪器中使用的是涂膜镜头,若薄膜的折射率n=4/3,小于玻璃的折射率,在入射光包含波长λl=7×10-7m和λ2=4.2×l0-7m两种成分的情况下,为使两种波长的反射光被最大限度减弱,试求这种薄膜的厚度。
例9.用尖劈空气膜的干涉测金属微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两块平面玻璃一端互相接触,另一端夹着待测的微丝.微丝与接触棱平行.用单色(5893A)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玻璃上,两块玻璃间的空气膜对光产生等厚干涉,测量出L=28.880mm,用显微镜读出30条干涉条纹(亮纹)的间距为△x=4.295mm,求金属微丝的直径。
例10.将焦距f=20cm的凸透镜从正中切去宽度为a的小部分,再将剩下两半粘接在一起,构造一个“粘镜”,如图所示,图中D=2cm,在粘合透镜一侧的中心轴线上距镜20cm处置一波长λ=5000A的单色点光源,另一侧垂直于中心轴线放置屏幕,见图,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条纹间距△X=O.2mm,求
(1)切去部分的宽度a是多少?
(2)为获得最多的干涉条纹,屏幕应离透镜多远?
例11.洛埃镜实验中,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平面上方2mm处,反射镜位于光源与屏幕正中间,镜长l=40cm,屏到光源的距离D=1.5m,波长为5000A,试求:
(1)相邻条纹间距;
(2)屏幕上干涉条纹的范围;
(3)干涉条纹间距数。
例12.在一块平板玻璃片A上,放一曲率半径R很大的平凸透镜B,如图所示,在A、B之间形成一劈形空气薄层.当平行光束垂直地射向平凸透镜时,由于透镜下表面所反射的光和平板玻璃上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将呈现干涉条纹,这称为牛顿
kR,k为干涉级数.当在空气劈中环.证明干涉条纹暗环半径r由下式给出r=
加入水,干涉条纹变密还是变疏,为什么?
例13.一薄透镜的焦距f=10cm,光心为0,主轴为MN.现将透镜一切二,剖面通过主轴.
(1)将切开的两半透镜各沿垂直于剖面的方向拉开,使
剖面与MN的距离均为0.1mm,移开后的空隙用不透光物
质填充组成干涉装置,如图所示.其中P为单色点光源
(λ=5500A),PO=20cm,B为垂直于MN的屏,OB=40cm.
(a)用作图法画出干涉光路图;
(b)算出屏B上呈现的干涉条纹间距;
(c)如屏向右移动,干涉条纹间距怎么变化?
(2)将切开的两半透镜沿主轴MN方向移开一小段距离,构成干涉装置(如图所示).P为单色光源,位于半透镜L1的焦点F1外.
(a)用作图法画出干涉光路图;
(b)用斜线标出相干光束交叠区;
(c)在交叠区放一观察屏,该屏与MN垂直,画出屏上干涉条纹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