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学案

4.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学案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说出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2、探究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重点: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学习难点: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单细胞生物是怎样完成生命活动的?1、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自测题1、在生物圈中有不少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

2、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或的环境中,有的在其他生物体上。

举出几种单细胞生物。

3、写出下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4、水中的浮游生物,有许多是生物,是的天然饵料,草履虫还对有一定作用。

海水中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

三、预习后你的困惑是:行课案一、预习情况检测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单细胞生活的环境?举出几种单细胞生物。

2、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探讨它是怎样生活的。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利或害4、探究: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三、总结归纳,扩展延伸检测案1、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水绵B、变形虫C、水螅D、珊瑚2、草履虫进行呼吸的结构是()A、纤毛B、伸缩泡C、表膜D、收集管3、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A、浮游生物B、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C、小型水昆虫D、小型原生物4、观察草履虫实验中,如果载玻片上的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时,可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中放()A、土B、水C、几丝棉花纤维D、干燥剂5、小明把碳素墨水滴了少许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这种结构的名称是()A.细胞核B.液泡C.食物泡 D.伸缩泡6、草履虫属于动物,而玉米属于植物,其主要依据是( )①草履虫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②草履虫能自由运动③草履虫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④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反应很灵敏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画细胞图时,图中较暗的地方,正确的表示方法是用铅笔()A.涂黑 B.画上粗线 C.点上细点 D.点上黑色粗点2.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B、C、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A.A B.B C.C D.D3.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步骤是()①制订合理的方案②做好记录,积累资料③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④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4.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A.生产者与分解者 B.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C.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5.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是在自然界中不依赖外界环境,能独立生存的生物B.生产者的营养方式肯定是自养C.生产者中绝大多数为自养,少数为异养D.生产者的再生能力最强,能为其他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6.下列植物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A.根B.叶C.果实D.茎7.母狗一胎生的幼崽,有的毛色与母狗相同,有的毛色与母狗不同,这表现了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C.需要进行呼吸和排泄 D.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8.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桃树、桃子、桃花、花粉B.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受精卵C.呼吸系统、肺、果实、草履虫D.消化系统、肝脏、保护组织、香菇9.根尖伸长与下列哪几部位有关()A.成熟区、伸长区 B.伸长区、分生区C.分生区、根冠 D.成熟区、根冠10.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流程图“擦→()→取→()→盖→()→吸”中,空格一次应该填写的是A.滴、展、染 B.染、展、滴C.展、染、滴 D.展、滴、染1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与这种现象有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12.下面是“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照光 b部分遮光 c暗处理 d取下黑纸片A.c→b→a→d B.b→c→d→aC.a→c→b→d D.d→a--b→e13.为地球提供氧气量最大的植物类群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绿色开花植物14.受精完成后,辣椒花的各部分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以下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A.雄蕊会凋落B.子房发育成果实C.花瓣会凋落D.花托发育成果实15.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使叶片褪色的液体是A.清水 B.沸水 C.酒精 D.碘酒1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遇碘液变蓝色,最好的解释是()A.光合作用需要光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C.光合作用需要光,能产生淀粉D.光合作用不需要光,能产生淀粉17.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在起作用。

A.细胞质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壁18.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A.整个校园 B.整个泰山林区C.大街两旁的行道树 D.生物圈二、判断题19.()被子植物从开花到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

20.()海带是一种藻类植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判断对错)21.()辣椒的果肉主要属于营养组织.22.()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装片、涂片三种。

23.()竹节虫的拟态、北极熊的保护色和仙人掌的叶子被自然选择为针状,都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现象。

24.()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三、连线题25.将下列植物类群的名称与相应的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藻类植物体内有筛管组织;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苔藓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蕨类植物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种子植物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26.请将下面左侧所列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右侧相关的功能搭配起来。

27.请把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用线连接起来:四、综合题28.光合作用被人喻为阳光下的魔术,历经200多年一点点被科学家解密。

现在同学们也能借助很多小实验自己进行探索。

小张同学计划要探究一天内叶片淀粉含量的变化,设计实验步骤如图一:材料准备:将一盆天竺葵放在阳光下。

(1)每隔3小时取一片叶,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应选_____的叶片。

将叶片立刻进行脱色处理,并进行漂洗。

装置②小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大烧杯中的液体是_____。

(2)按时间顺序将叶片排列好(如图一③),滴加碘液。

预测叶片颜色变化的规律是_____。

(3)小张多次实验后,验证了自己的预测,但是这个实验仍存在不足之处,请写出改进做法_____。

(4)选取6片图一盆栽天竺葵的未处理叶片,烘干后放在坩埚中点燃,并给三角瓶中50ml的清水加热(如图二)。

用温度传感器测定水温的变化,得到的结果如图三所示,据图三可以看出,随着叶片的燃烧,水温从18.9℃上升到23.2℃,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

(5)由以上实验可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提供了物质和_____。

29.请观察下面两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______。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都具有B______、C______、D______。

(3)E是______,它的作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4)A的作用是______和______,紧贴A的一层薄膜是______(填名称),其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

(5)切西瓜时流出的大量汁液存在于细胞结构的______中(填名称)。

30.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

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

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不同生物体内农药积累量,发现雀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喜雀和田鼠。

为尝试解释上述现象,某同学绘制了下面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_________成分。

(2)图中较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药会随着雨水进入水体,再进入鱼虾体内,经过生物富集浓度不断增加,最终威胁人类自身,生物富集常常伴随____________而发生。

(4)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自我调节能力较_________(选填“强”或“弱”),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较_________(选填“多”或“少”)。

(5)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_________是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判断题19.对20.错21.对22.对23.对24.×三、连线题25.26.e、A.D.B.c27.四、综合题28.大小一致,不被遮挡,生长状况相近且健康酒精清水 6时至18时,蓝色逐渐变深;18时至6时,蓝色逐渐变浅实验前进行暗处理叶片中有机物燃烧放出的能量,部分转变成了热能能量29.乙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支持保护细胞膜液泡30.非生物玉米→ 蝗虫→ 喜鹊→ 雀鹰食物链弱少生物圈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A.器官 B.系统 C.组织 D.生物个体2.生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3.“叶镶嵌现象”是指同一植株的许多叶,在与阳光垂直的平面上彼此错开生长,使叶片互不遮光,作镶嵌排列的现象。

植物的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A.更有效地进行呼吸作用 B.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保证蒸腾作用正常进行 D.促进水分的有效运输4.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范围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6.严重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或枯死,这说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A.水 B.温度 C.阳光 D.空气7.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遗传物质存在于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壁8.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气体进入 B.帮助气体进入 C.加速蒸腾作用 D.减少蒸腾作用9.在显微镜的视野内寻找物像时,应该是, ( )。

A.先用高倍镜,再用低倍镜 B.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C.低倍镜、高倍镜,同时使用 D.根据观察物来决定10.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A.钙、铁、锌的无机盐 B.氮、磷、钾的无机盐C.磷、镁、铁的无机盐 D.碳、氢、氧的无机盐11.下图所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中表示细胞的分裂B.过程②是细胞生长C.过程③产生了不同的组织D.过程①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12.如图为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部分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13.松、竹、梅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因而被誉为“岁寒三友”,得到古今文人的广泛赞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