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kV线路异常线损治理方法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kV线路异常线损治理方法

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10kV 线路异常线损治理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10KV线路线损的治理。

因此,在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系统中,10kV路线损耗日线损率在10%以内定义为合格,若日线损率大于10%则线损不合格,须快速处理异常。

传统的线损异常查找
过程比较冗长、复杂。

同时,为有效提升线损指标,直观反映线损管理工作成效,避免为满足考核要求对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中的各项电量数据进行人工干预,真实反应公司线损情况,因此研究测算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率
基准值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10kV线路;线损治理方法
引言
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下,电量线损管理受到人工抄表准确率的影响,因此不同
的电力企业每个月的线损率有着很大的波动,有线损率失真的问题。

针对此,提
出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到电量线损管理中,建设一体化的电量线损管理同期线损系统,必须配合该系统做好线损管理,提高电量线损管理的质量,进而为电力企业
长期发电奠定基础。

110kV线路线损异常查找步骤
核对线变关系。

将该线路下现场实际挂接的所有配变(公变、专变)明细进
行梳理,核实是否有系统与现场实际不一致的。

通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系统中
“档案管理-变压器档案管理”,将该线路下的公变明细全部导出,在“同期线
损管理-配电线路同期日线损”中,将该线路上的所有高压用户明细全部导出,
并逐一与现场实际的用户专变进行比对。

核实是否采集失败。

核实线路供电关口
及台区售电量采集是否失败。

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系统中“同期线损管理-配电
线路同期日线损”中,核对采集成功率。

电量比对。

在核实线变关系正常及采集
成功率100%的情况下,对输入、输出电量进行逐一核对。

电量异常的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点:一是个别或部分配变的上表底或下表底数据缺失或数据异常(受采集
影响)。

整改措施为协同营销专业对该台区采集装置及时进行消缺,确保后续表
底数据完整及数据正常。

二是个别或部分配变在进行换表时,流程不规范,导致
电量异常。

整改措施为作业时协同营销专业消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是个别
配变倍率异常,整改措施为根据核查情况,协同营销人员在营销SG186系统修改
档案。

2通过典型经验法查找负损原因
一是“查”。

核查线变关系是否与现场一致,核查10kV线路所有公变和专
变的线变关系,重点核查售电量为0的高压用户,报停用户,无电量用户,核对
线变关系是否存在差异,如与现场存在差异,补对线变关系。

核查光伏用户配置,双电源用户配置是否正确。

二是“对”。

核对倍率档案,通过现场核对10kV所
有用户公变和专变的计量互感器变比现场与SG186系统是否一致。

通过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与线损系统核对所有计量表计表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表码缺失情况。

三是“量”。

对负损10kV线路站内关口计量表计的回路上串联安装一块新表,
通过新表计量读数和原表读数,确定电能表是否在0.2S级误差范围内,排除是
否因为10kV线路站内关口表误差过大导致负损。

四是“分”。

分时段查看关口
表电能示值,分时段记录电能示值,核实是否因为电流互感器变流比不合理导致
负线损。

通过查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分时段电能示值,核查电能示值的浮点数特
别是近夜间23时后,线路负荷降低,电能示值变化速度变化情况,同时核查高
压用户和台区的电能表因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比情况,核查关口表当天电
能示值多计少计CT0.01电量示值,比对线路产生负损电量,是否因为关口表倍
率过大导致产生线路负损情况。

五是“比”。

对比分析互感器和电能表等计量系
统准确度。

经过以上4步的排查后,如果没有找出负损原因,核查变电站是否为
数字化变电站,站内计量电流互感器是否为光电式互感器,是否互感器的采集存
在故障。

在10kV线路站外1号杆安装一套一体化电能测量装置,可以自带互感
器和计量电能表,计量精确度为0.2S级。

通过与站内数字采集进行比较,核查
一体化电能测量装置的计量电量是否能够消除负损情况,来判定该线路负损原因
是否为数字采集互感器误差导致负损。

3电量线损管理措施
(1)规划期降损管理。

在电网的规划建设阶段,必须要对电网安全、节约
投资、节能降损等因素,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考量,才能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化、经
济化运行。

针对电网规划建设,必须应用综合思想,不断地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还要让电压等级简化,同时要使得供电半径缩短,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迂回线路,
选取适合的导线截面,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和规格,并合理配备无功补偿装置
等措施,以此来减少交叉供电、迂回供电、无功远距离交换,才能实现降低运行
的损耗的目的。

(2)运行期降损管理。

如果电网保持着安全稳定运行的状态,
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行措施以及节能降损的措施,使用这些措施在实际的调
度运行中,以提高线损管理质量。

其中重点内容就,不断地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保持配电变压器可长时间的经济运行。

另外,必须重视无功运行的管理,针对变
压器、配电线路功率因数的合格率,及时进行统计与分析,合理使用无功补偿容
量的方式,促使受电端的功率因数提升,科学地对电压水平进行调整,从而不断
地降低电网的损耗。

(3)技术线损的降损措施。

技术线损的原因:没有及时地
对高耗能变压器进行更新或者改造;由于低压线路存在过长问题,导致末段压降
的过高,增加了一些损耗;还有就是下户线的过长和过细,还有破损严重,也会
使损耗升高。

运行中变压器的无功补偿的容量不够,存在着严重的无功穿越,形
成功率因数较低,此时电压的质量差,也就会增加有功损耗。

电力线路的老化、
缺陷比较严重、瓷件有污秽等,可能导致绝缘的等级下降,而泄漏或者阻抗就会
增大,增加损耗。

低压线路中的三相负荷没有保持平衡,导致中性线的电流过大,增加了损耗增加。

传统的电能表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

降损措施:对此技术原因
引发的线损,一定要重视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像新型
节能型变压器的使用,还有一些新型的合金导线,这些都能够发挥一定节能的效果。

还要加强对存在高损线路的改造,从而使得线路末端的电压升高。

积极开展
无功优化,以就近原则为基础,对无功进行补偿,以缩短无功远输送的距离,优
化无功潮流的分布。

在优化无功补偿设备中,增加一些安装位置和容量,使用投
切策略去降低损耗。

对有破损或者零值的瓷瓶进行更换,如果瓷瓶地下有污秽,
必须及时清扫,合理地对线路通道规定中规范数目要合理地处理,从而强化线路
绝缘的效果。

对负荷曲线、平衡三相的负荷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减少因为三相不
平衡所形成的损耗。

重视电能表计改造,短时间内完成下户轮换以及改造,从而
减少因为旧表计量不准而出现的下户线损耗。

结语
线损异常时,线损管理人员要深化应用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相关功能,原因查找过程中,可通过供售电量开始分析,如为售电量异常,结合一体化系统
相关系数及用户电量曲线查找异常用户,同时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分析,
多系统融合可缩短问题处理时间,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丹霞.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通信世
界,2022,26(08):240-241.
[2]黄欣,刘娜,张进.基于一体化电量线损管理的同期线损系统建设[J].电子
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6):149-150.
[3]刘超,杜悦,毛志海.一体化同期线损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
化,2021(05):49-51.
[4]张绍良.供电企业同期线损分析与指标体系管理研究[J].时代农
机,2021,45(08):246.
[5]王涓,吴旭鸣,王爱凤.应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算法查找异常电能表用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1,3(2):53-54.
[6]钱海龙.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22.
[7]纪书军,李正哲,郭威,张增丽,韩旭.基于采集实用化的10kV线路线损管
理[J].河北电力技术,2021,35(02):60-6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