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计数重点
2 2 2 3 3 0 0
0.001
0 1 2 0 1 0 1
MPN 21 28 35 29 36 23 38
95%置信区间
低
4.5 8.7 8.7 8.7 8.7 4.6 8.7
高
42 94 94 94 94 94 110
1
1 1 1 1 1 1 2
0
0 1 1 2 2 3 0
1
2 0 1 0 1 0 0
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 BGLB肉汤证实试验 36℃±1℃ 18~24h
报告结果
操作要点
样品稀释同第一法。 选取适宜的2~3个连续稀释度, 每个稀释度 接种两个灭菌平皿, 每皿1mL。另取1mL生 理盐水做个空白对照。将冷至46℃的结晶 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约15mL倾注于每 个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 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 mL~4 mLVRBA覆盖平板表层。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择菌落数在30~150之间的平板,分别计 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胆盐与酸形 成的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证实试验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 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进 行证实试验。 BGLB肉汤管产气者,所对应的菌落即为大 肠菌群阳性菌落。
第二法
平板计数法
适用范围与培养基
平板计数法相对于MPN法来说,检验结果更 精确。 适合用于污染比较严重的样品,但对于污 染菌量太少的样品,还是MPN法更有优势。 所用培养基:VRBA琼脂、BGLB培养基。
平板计数法的检验程序
检样25g(ml)+225ml稀释液,均质
10倍系列稀释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液,接种VRBA平板 36℃±1℃ 18~24h 注:VRBA(结晶紫中性 红胆盐琼脂)又称为: VRB或VRBL
发酵试验判定原则:产气为阳性。 检测步骤减少(不必分离培养),检测时 间缩短24h。 注:如接种量超过1mL,则应用双料LST肉 汤
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胆盐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煌绿是抑菌抗腐剂,可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的 抑制作用。 乳糖是大肠菌群可利用发酵的糖类。有利于大 肠菌群的生长繁殖并有助于鉴别大肠菌群和肠 道致病菌。 发酵试验判定原则:产气为阳性。由于配方里 有胆盐,胆盐遇到大肠菌群分解乳糖所产生的 酸形成胆酸沉淀,培养基可由原来的绿色变为 黄色,同时可看到管底通常有沉淀。
7.2
11 7.4 11 11 15 16 9.2
1.3
3.6 1.3 3.6 3.6 4.5 4.5 1.4
18
38 20 38 42 42 42 38
3
3 3 3 3 3 3 3
0
1 1 1 1 2 2 2
2
0 1 2 3 0 1 2
64
43 75 120 160 93 150 210
17
9 17 37 40 18 37 40
TM 大肠菌群Petrifilm
测试片法原理
PetrifilmT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一种预先 制备好的培养基系统,含有VRB 培养基, 冷水可溶性凝胶和TTC指示剂,可增强 菌落计数效果。表面覆盖的胶膜,可截 留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产生的气体。培 养结束后计数红点周围有气泡的菌落为 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PetrifilmTM 测试片检验程序
主要修改内容
将原标准拆分为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 肠杆菌计数三个独立的标准方法,标准名称 变化。
大肠菌群的 MPN 法中乳糖胆盐等培养基改为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眎(LST)肉汤为主的培养 基; 增加了对样品匀液的pH范围要求; MPN法的结果报告由原“每100g(mL)大肠 菌群的 MPN 值”,修改为“每 1 g ( mL )大 肠菌群的MPN值”;
分布: • 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 • 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卫生学意义 •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菌评价样 品中是否受到粪便的污染。 • 大肠菌群计数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样品 受粪便污染的程度。 • 表示对人体健康是否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理想的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 是人类和温血动物肠道菌群,在数量上 占优势。 • 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环境影响下, 其存活时间应与肠道致病菌大致相似或 稍长。 • 检验方法简便,易于检出与计数。 • 对消毒剂的抵抗力应不低于肠道致病菌。
第二法: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 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
操作步骤的改变
原标准 初发酵 EMB分离培养 染色,复发酵 报 告 报 告 现标准 LST初发酵 BGLB验证
大肠菌群检验程图(新国标MPN法)
检样 稀释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36±1℃,24~48±2h
不产气
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 依次制成系列十倍系列样品匀液。每递增 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从制备样 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 15min。 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 要进行调节,如有些果汁pH值很低,如果 不进行调节,检验结果的误差可能就会比 较大。
记录在24h和48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数。未 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对产气者,则进 行复发酵试验。 注意:以48h±2h为最终观察结果时限。结 果也以此时为最终结果。
第二步:复发酵
用接种环从所有48h±2h内发酵产气的LST 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 糖胆盐(BGLB)肉汤管中,置36℃±1℃温箱 内,培养48h±2h,观察产气情况。产气者, 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4,100
--
使用MPN检索表的注意点
这个MPN检索表是ISO、FDA、AOAC、 USDA/FSIS、北欧等标准通用的。 表里的数字是有小数点的。 报告单位不同。现报告单位为g/ml,而原报告 单位是100g/ml。 原标准MPN表有64个组合,而现标准MPN表 只有40个组合。
当实验结果在MPN表中无法查找到MPN值 时,如:阳性管数为122,123,232,233 等时,建议增加稀释度(可做4~5个稀释度), 使样品的最高稀释度能达到获得阴性终点, 然后再遵循相关的规则进行查找,最终确 定MPN值。
第一步:初发酵
选择适宜的三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 体样品可以包括未经稀释的原液,每个稀释 度接种三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 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需要超过 1mL,则用双料LST肉汤)。 36℃±1℃培养24h±2h,检查倒管内是否有 气泡产生或轻摇试管时是否有密集连续的细 小气泡从管底逸出,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 48h±2h。
结果报告
根据大肠菌群阳性管数, 查MPN检索表,报 告每 g (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MPN检索表的应用
MPN(最可能数)是表示样品中活菌密度的 估测。因此MPN值只是活菌密度的估算值, 并不是样品中活菌数的真值。
1g(mL)检样中最大可能数(MPN)表
阳性管数
0.10
0 0 0 0 0 0 1
结果报告
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BGLB管的百 分比乘以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 倍数,即为每g (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 例:10-4样品稀释液1ml在VRBA平板上有 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10个接种 BGLB肉汤,证实6个为阳性。则样品大肠 菌群数为: 100×6/10×10-4/g(mL)=6.0×105cfu/g(mL)
结果报告
选取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测试片作为计数标准。 选择菌落数在15~150之间的稀释度,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 倍数报告之。 如果所有稀释度测试片上的菌落数都小于15, 则计数稀释度 最低的测试片上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果所有稀释度的测试片上均无菌落生长,则以(<)1乘以最 低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果最高稀释度的菌落数大于150个时,计数最高稀释度的 测试片上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计数菌落数大于150个的测试片时,可计数一个或两个具有 代表性的方格内的菌落数,换算成单个方格内的菌落数后 乘以20即为测试片上估算的菌落数 (圆形生长面积为20 cm2)。 最终结果以“cfu/g (mL)”表示。
什么样的菌落必须要做证实试验?
一是非典型菌落,如在颜色、直径与典型 菌落不符合的菌落。 另一种情况是被检样品中含有乳糖以外的 其他糖类,如牛奶、饮料等样品。本来大 肠菌群的定义是发酵乳糖,但由于样品含 有的其他糖类混入了培养基,使得不能分 解乳糖但能分解其他糖类的细菌也能够长 出红色菌落,所以需要进行证实实验。
避免人为产生的气泡
1. 测试片上层膜缓慢落下;
2. 吸取样品时避免泡沫吸入;
3. 测试片未凝固时勿挪动;
4. 如果产生人为气泡,要作好标记,这 样才能在判读时和菌落产生气泡区分 开。另外人为气泡一般为不规则状。
结果判读
大肠菌群为红点带气泡的菌落; 圆形边缘上及边缘外的菌落不计数; 注意菌落浓度高的几种情况。
180
180 200 420 420 420 420 430
2
2 2
0
0 1
1
2 0
14
20 15
3.6
4.5 3.7
42
42 42
3
3 3
2
3 3
3
0 1
290
240 460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