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径向部分和角度部分的对画图
1. 径向部分的对画图
结尾部分增加如下内容:
需要指出,常有人将4πr 2ψ2作为径向分布函数的定义,
“理由”是:ψ2代表概率密度,4πr 2代表球面积,二者相乘即为半径为r 的球面上的概率。
但这种说法至少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事实上,以上说法只对s 电子云才成立,因为它们是与方向无关的球对称形,Y 00=(4π)-1/2,|Y 00|2=(4π)-1,R 2( r )=ψ2/|Y 00|2=4πψ2,从而D ( r )= r 2R 2( r )才可以进一步写成D ( r )=
4πr 2ψ2。
可见,D ( r )= r 2R 2( r )对于任何原子轨道的电子云都是适用的,而
D ( r )= 4πr 2ψ2只适用于s 电子云,用于其它电子云都是错误的。
电子云在空间的分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所以,衡量轨道的大小取决于如何定义轨道的半径。
文献中常见到两种定义:
(1) 轨道最可几半径,即径向分布函数D (r )最大值对应的半径r max 。
在这个半径上,单位厚度球壳内电子出现的几率最大。
以单电子原子的1s 轨道为例:
000000032100322221030
33222223300
03230020()24()d ()4d 422d d 421010Zr a Zr a Zr Zr Zr a a a Zr a Zr a Z R r e a Z D r r R r e a D r Z Z Z r e re r e r a r a a Z Zr re a a Zr re a −−−−−−−⎛⎞=⎜⎟⎝⎠
==⎡⎤⎡⎤==−⎢⎥⎢⎥⎣⎦⎣⎦⎛⎞=−=⎜⎟⎝⎠⎛⎞−=⎜⎟⎝⎠
此式为0,只有三种可能:
(i )r = 0,但这导致D (r )=0, 故应舍去;
(ii )020Zr a e −=,这也导致R 10=0, D (r )=0,应舍去;
(iii )0010,
a Zr r a Z
−==,这就是类氢离子基态的r 的最可几半径,对于氢原子基态1s ,最可几半径就是Bohr 半径。
(2) 轨道半径平均值<r >。
以单电子原子的1s 轨道为例:
0003/23/2
2*1100322/23300003033100ˆd sin d d d d sin d d 3!34(2/)2Zr Zr a a s s r Zr a r r r e r e Z r r r e r a a Z a Z a Z ππθππϕθψψτθθφφθθππ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