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验的常模.ppt
常模
五、常模的类型
发展常模 百分位常模 标准分常
(一)发展常模
定义
是将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所制成的 量表。也称年龄量表。在此量表中,个人的 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 于什么样的水平。
类别
发展顺序量表 智力年龄 年级当量
1、发展顺序量表
它是最直观的发展常模。指明了多大年 龄的人应具备何种能力或行为; 它最早的范例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它 的发展顺序遵循头尾法则; 皮亚杰的守恒概念发展顺序,5质量-6重 量-7容量。
级的分数点就叫百英语分四点级或的最百高分分位是7数10。分,对应
百分点的计算
的百分等级是100,最低分是50分, 对应的百分等级是1,求百分等级
直线内插法:
为60的分数是多少?
最高百分等级 最高百分点
某百分等级 某百分点
某百分等级 某百分点
最低百分等级 最低百分点
百分位常模:通过双向方式编制的原始 分数与百分等级对照表。
假设一个测验包含20个题目,总分是20分,其 中8岁儿童的平均得分是14分,9岁儿童的平均 得分是16分,10岁儿童的平均得分是18分。现 有一儿童参加了这个测验,他的得分是16分, 请问他的智力年龄是( )。
3、年级当量
实际上就是年级量表,测验结果说明属 于哪一个年级水平。在教育成就测验中 最常用。 年级量表的单位通常为10个月间隔。即 10个月代表一个年级。4~0(或4.0)代 表四年级开始时的平均成绩;4~5(或 4.5)表示学年中间的平均成绩。 表示方法:见例题。
2、智力年龄
首先由B-S量表中使用。指一个人在年龄 量表上所得的分数。 智龄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将题目分到各个年龄组,每个题目 代表一定的年龄,通过被试通过各个年龄组 项目的总数从而得到智力年龄。
方法二:将被试的原始分数同每个年龄组的 平均分数进行比较,从而求得智力年龄。
举例
假设每个年龄组有6个测题,则每题代表的年 龄是( )月,现有一儿童,他通过了6岁组 的全部题目,7岁组的4个题目,8岁组的3个题 目,9岁组的2个题目,请问,他的智龄是 ( )。
分类
一般常模:测验手册上所列常模,不一定适用使用 者的具体情况。
特殊常模:为非典型团体建立,一般比为小团体建 立的常模范围更窄,优点:可使被试分数与最接近 的人比较;缺点:不容许分数在较广的范围作解释
可将一般常模与特殊常模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练习
全国性常模的人数范围,一般以( )为宜:
A、1000常模分数
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之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 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原始分数
是将被试者的反应与标准答案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 数。它无实际意义。
导出分数
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它有参照 点和单位,有实际意义,能进行比较和代数运算。
五、常模
定义
指常模分数的分布。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测验的常模
主讲:邓稳根 Email:dwglrx@
内容概要
常模团体 常模类型 常模呈现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 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任何一个测验都有许多常模团体,在制定常模 时首先要确定常模团体,在解释时也要考虑常 模团体的组成。
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团体的选择必须能够 代表该总体,常模团体的选择包括确定一般总 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注意:总体必须无等级结构存在。
分组抽样——聚类取样
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随机取样。
分层抽样——是确定常模最常用的方法
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分成若干层次,再 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层 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它比简单随机取样 更有效。可分为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 抽样。
六、百分位常模
百分等级 百分点(百分位数) 四分位数 十分位数
(一)百分等级
是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 分比。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的人数百 分比。 百分等级的计算 未分组资料的计算方法:
PR 100 (100R 50) N
分组资料的计算方法(略)
(二)百分点
是指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
对测验的使用者而言,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 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
无论是测验的编制者还是使用者,主要关心的 是常模团体的成员。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 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一个代表性样本。 样本大小要适当。应考虑:
总体的大小 群体的性质 测验结果的精确度 一般不低于30或100,全国性常模2000-3000。
举例
某教育成就测验包含算术测验、阅读测 验、理解测验三个部分,其中7岁儿童在 三个测验的平均得分分别是40分、80分、 60分; 8岁儿童在三个测验的平均得分 分别是45分、90分、70分; 9岁儿童在 三个测验的平均得分分别是60分、100分、 80分。某儿童在三个测验上的平均得分 分别为45分、80分、80分。请问如何表 述其年级当量。
C、3000~4000人 D、4000~5000人
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层
次,再从各层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 层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的方法是( )确定 常模的方法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分组抽样
常模团体的选择步骤是:
A、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 B、确定目标总体、确定一般总体、确定样本 C、确定一般总体、确定样本、确定目标总体 D、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确定一般总体
(三)四分位和十分位数
四分位数
将量表分成四等分。
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三、常模团体的抽样方法
取样的定义:
指从目标人群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取样的方法有随机和非随随机两种。前者是根
据随机原则抽取,即每个个案被抽取的机会均 等。随机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简单随机取样
抽签法 随机表法
系统抽样——等距取样
是从总体中取一随机起点,从该起点开始选取 每K项元素,直到取满所需要的样本量。K=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