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节 排水管渠系(5)解析
第五节 排水管渠系(5)解析
敷设条数
一般敷设2条工作管道。穿过特殊重要构筑物的 倒虹管应敷设3条管道,2条工作,1条备用。
管材要求 金属管或钢筋混凝土管 管径 一般不小于200mm 深度 水平管的外顶距规划河底一般不小于0.5m 斜管角度 上下行管与水平线夹角不大于30°
流速
一般采用1.2~1.5m/s,不宜小于0.9m/s,也不 应小于进水管内流速。当流速达不到0.9m/s, 应加定期冲洗措施,冲洗流速不小于1.2m/s。
进出水井
倒虹管应布置在不受洪水淹没处,必要时可设 排气设施。井内应设闸槽闸板或闸门。进水井 中应备有冲洗设施。
沉泥槽 设置于上游管渠靠近进水井的检查井底部 事故排除口 设置于进水井或靠近进水井的上游管渠的检查 井中 在虹吸管内设置防沉设施
七、冲洗井
为防止流速不能保证自清的污水管道淤塞而 设置的检查井。
第五节 排水管渠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一、雨水口 雨水口的设置
汇水点 布设位置
截水点
十字路口处应根据雨水径流情况布置雨水口。
雨水口的设置数量
依据:汇水面积产生的径流量 截水点及来水量较小处——单箅雨水口 汇水点及来水量较大处——双箅雨水口 汇水距离较长、汇水面积较大的易积水地段
——三箅、四箅或联合式雨水口 立交道路最低点——十箅左右
b、跌落水头小于1m时,只在检查井中做成斜坡, 不做跌水设施。
c、管道在转折处一般不宜设置跌水井
d、污水管和合流制排水管道上的跌水井,宜设排气 通风管。
2、跌水井的形式
竖管式 DN≤200mm,跌差≤6m 300mm≤DN≤400mm,跌差≤4m
竖槽式
200mm≤DN≤600mm
跌差≤4m
阶梯式 :700mm≤DN≤1650mm跌差≤2m
e、安全卫生,平箅栅条间隙不大于30mm。
二、检查井
设置条件 a、管道方向转折处 b、管道坡度改变处 c、管道断面(尺寸、形状、材质),基础、接
口变更处。 d、管道交汇பைடு நூலகம் e、直线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f、特种用途处
检查井的组成
a、井底
b、井身
c、井盖
检查井的构造要求 a、能顺畅地汇集和转输水流
溢流堰式 主要尺寸及跌水方式等均应通过水力计算求得。
四、水封井
隔绝易爆、易燃气体进入 排水管渠,使排水管渠在 进入可能遇火的场地时不 致引起爆炸或火灾
水封深度一般为0.25m
五、换气井
为防止污水中产生的气体发生爆炸,甚至引起火灾, 同时也为保证在检修排水管渠时工作人员能较安全地 进行操作,有时在街道排水管地检查井上设置通风管。
井室工作高度一般为1.8m
井筒内径一般为700m,井筒高度 b、便于养护 大于4m时,应考虑将下部加大
根据需要,污水干管每隔适当距 离在检查井内设闸槽,沉泥井
检查井的形式及适用条件
形式 圆形 矩形 扇形
适用条件
D≤1500mm直线井 D≤1100mm900转弯井 D≤1100mm一侧、二侧900交汇井
冲洗井出水管上设有闸门,井内设有溢流管, 供水管的出口高于溢流管管顶。
一般适用于管径小于400mm的管道,冲洗管 道的长度一般为250m左右。
八、防潮门
为防止涨潮时潮水倒灌, 在排水管渠出水口上游 的适当位置上应设置装 有防潮门(或平板闸门) 的检查井。
九、出水口
位置
根据污水水质、下游用水情况、水体的水位变化幅 度、水流方向、波浪情况、地形变迁和主导风向等 因素确定 。
雨水口的设置间距
根据有关因素和实践经验确定,一般为25~50m。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间距可大于50m。 在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
口的数量。
雨水口的构造
进水箅:铸铁或钢筋混凝土、 石料制成。 井筒:砖砌或用钢筋混凝土预 制,也可为预制的混凝土管。 连接管:连接雨水口与街道排水 管渠检查井的管道。
雨水口的形式
雨水口的构造要求
a、平箅雨水口箅面一般宜低于附近路面30~40mm, 设在土面上时宜低50~60mm,四周路面或地面应平 顺坡向雨水口,不得形成陡坎。
b、雨水口串联时一般不宜多于3个。
c、雨水口要保证进水量大,进水效果好。
d、易于施工养护,构造简单,尽可能设计选用装配式 的雨水口。
六、倒虹吸管
定义 排水管渠遇到河流、山洞、洼地或地下构筑物 等障碍物时,不能按原有的坡度埋设,而是按 下凹的折线方式从障碍物下通过的管道。
组成 进水井、下行管、平行管、上行管和出水井
敷设位置及要求
污水管穿过河道、旱沟、洼地或地下障碍物不能 按照原来的高程径直通过时,应设倒虹吸管,倒 虹管尽可能与障碍物轴线垂直,以缩短距离。
高程
雨水出水口内顶最好不低于多年平均洪水位,一般 应在常水位以上。污水出水口应尽可能淹没在水体 水面以下。
形式:淹没式、江心分散式、一字式、八字 式
设置防冲措施 采用淹没式岸边出水口时,出水口与岸边的连
接部分要建挡土墙和护坡,底板要防冲加固。 设置防潮防洪闸 砌筑材料 耐浸泡、抗冻涨的材料。一般为浆砌块石。
D=800~2000mm直线井 D=900~2000mm一侧900交汇井 D=900~2000mm二侧900交汇井
D=800~2000mm转弯井,转弯角度300~900
三、跌水井 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1、设置条件
a、当排水管的跌落水头大于1m并处于下列情况时,宜设跌水 井。
管道中的流速过大,需要加以调节处 管道垂直陡峭地形的等高线布置,按照设计坡度将要露出 地面处 支管接入高程较低的干管处(支管跌落)或干管接纳高程 较低的支管处(上游干管跌落) 管道遇地下障碍物,必须跌落通过处 当淹没排放时,在水体前的最后一个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