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音乐集体备课记录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
归纳:
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会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2.初步了解几首拉丁美洲民族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其音乐作品的鲜明民族风格。3.使学生认识到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混和的特点。
教学重点: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欧洲、非洲、印第安三种音乐文化的混合产物。教学难点:学会判断个别国家主要受到什么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教学方法:1.将听、讲、练结合起来,注意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及课本上的文字和照片。
高一音乐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0年3月31日
年级
高一
学科
音乐鉴赏
参加者
金鑫 姜自辉
主讲人
金鑫
缺席
无
主题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
拉丁美洲音乐同亚非民间音乐一样,同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拉丁美洲音乐有着多种文化混合的特征。这一切,对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大有裨益。
课时 : 一课时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飞驰的雄鹰
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演唱主题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