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虽有嘉肴》教案.doc

公开课《虽有嘉肴》教案.doc

虽有嘉肴
《礼记》
明确: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是故 / 学 / 然后知不足,教 / 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 /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 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 / 相长也。

《兑命》曰:“学/ 学半。

”其 / 此之谓乎
【教学目标】
2. 反复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节奏鲜明,层次清晰。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3.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疑难处做上标记。

2. 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3.
4. 质疑问难,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5. 理解全文内容。

【教学重点】
四、合作研讨,把握内容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 2014 年 10 月 30 日上午第三节
一、导入
二、预习反馈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2.正确认读字音,初步朗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 /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 / 至道,弗学,不知 / 其善也。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教学相长。

2.深入分析,领会这个道理。

3.体会文章开头从“虽有嘉肴”说起的用意。

4.文章引用《兑命》的话作结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熟读成诵
六、课外拓展
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 , 或失则寡 , 或失则易 , 或失则止。

七、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重点词句。

2.熟练背诵全文。

3.课外推荐阅读《玉不琢,不成器》←←
虽有嘉肴
《礼记》
引出学:自反引用——→ {}教学相长←——
类比教:自强强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