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
3.通过诵读法反复朗读背诵文章,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领会教学相长道理,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掌握几种文言字词的学习方法。
2.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中教学相长的道理,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礼记》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其中很多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短小生动,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它对我国几千年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读其中的一篇《虽有嘉肴》。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给加点字的注音。
嘉肴.(yáo)自强.(qi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
三、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但不去品尝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知道了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5.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分析课文,质疑解难
1.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明确:“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
文章开头从“虽有佳肴”引申到“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
最后得到教学相长的结论。
2.读完本文,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畅谈。
3.你还了解《学记》中的其他有关学习的内容吗?
明确:例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译: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单独学习而不与朋友互相切磋,就会孤陋寡闻。
五、梳理归纳,盘点提升
几种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
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虽有至.道(古义:好到极点;今义:到)
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