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预算管理概述

财政预算管理概述


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1、预算编制
◦ 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预算的编制是由政 府机关负责的,因而预算的编制与政府行政机构体制有着 十分密切的关系。
◦ 预算的编制工作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步骤:
➢一是草案的编制
➢二是预算的核定
2、预算批准
◦ 预算的批准是政府预算程序的第二节阶段。在西方国家, 预算的批准权力属于议会。在实行一院制的国家中,政府 预算直接由其批准,如瑞典、荷兰、西班牙等。在实行两 院制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议会的两院都有批准政府预算 的权力,一般来说,两院中的下院在预算批准上具有比上 院更大的权力,往往拥有预算先议权和最后批准权。美国 、法国、德国等国家就属于此类。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 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预算经权力机构批准后,才 具有法律效力。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它反映着政府集中社会产品的程度,规 定着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就是按一定的标 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排列, 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 活动的特定表格。
❖从内容看,政府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 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的执行是
优点
❖ 有利于预算分配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的实现,有利于人民和审计机关对政府 财政的监督。
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中,往年分页列出的每个 经济分类支出数据,如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贴、商品和服务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2.日子越过越紧:“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
从财政部汇总数据可以发现,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 48.25亿元,不仅比预算数减少14.85亿元,也比2015年减少5.48亿元,进 一步勒紧了“裤腰带”。除因公出国(境)费用因国际交流增加比2015年 小幅增加外,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与2015年相比均有 大幅下降。主要是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大力压缩 ‘三公’经费支出,以及部分因公出国(境)、外事活动等任务当年未能实 施。
但仍有一些部门在“三公”问题上触碰“红线”。最新审计报告显示, 2016年,沈阳铁路监督管理局等38家所属单位未按期完成公车改革,海南 省国税局等16家单位无偿占用或超编超标配置公务用车69辆、超预算列支 运行费114.51万元……这表明,加强“三公”经费使用管理,依然在路上。
❖ 有利于规范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行为。 ❖ 有利于强化预算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二、政府预算的分类
1、按编制组织形式分:
2、按预算方法划分:
3、按是否考虑经济效果划分:
4、按财政预算组成环节层次的不同划分:
5、按收支管理范围的不同划分:
6、按收支平衡状况划分:
三、政府预算的原则
1.公开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 3.完整性原则 4.统一性原则 5.年度性原则
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30日晚间,在共和党内"茶党 "等保守势力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至 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这些议案都与 阻挠奥巴马力推的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内容相捆绑 ,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 致联邦政府预算至今没有着落。2013年10月1日,美 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2013年10月7日,据 香港《文汇报》7报道,奥巴马急签军方支薪案,五 角大楼9成员工或复工。2013年10月16日晚结束联 邦政府关门。
案例二:香港立法会否决申办2023年亚运会拨款 申请
1月14日,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以 40票对14票否决了特区政府提出的以60亿港 元经费申办2023年亚运会的拨款申请。
3、预算执行
❖ 各级政府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由本级政府部门提出方案, 报本级政府决定。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 门管理,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资金周转,不准挪作他用。
案例一:美国政府关门
美国政府关门(US government shutdown),预算 拨款案无法批准,美国政府没钱可花。预算拨款权 力掌握在美国国会手中,国会不通过预算案,就意 味着政府不能花钱,很多需要花钱的工程无法继续 ,员工的工资也将难以支付。从1977年到1996年 19年间,联邦政府曾关门17次,几乎平均每年关门 一次,最短1天,最长21天。其中1995年至1996 年,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曾两次关门,导致数十 万政府雇员被遣散回家"待业"。
第七章 财政预算管理
第一节 财政预算概述 第二节 财政预算程序 第三节 预算管理改革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政府预算的含义、 原则及形式,认识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掌握 预算外资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理解我 国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论
一、政府预算的含义
❖ 政府预算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有计划分配和 管理财政资金的工具,是按法定程序编制、审 议和批准,具有法律效—透视中央部门2016年决算大数据
1.钱越花越“透明”:超百个中央部门集体“晒”细账
从2011年90个中央部门在不同时段首次向社会公开决算表,到今年超 过100个部门在统一平台集中“晒”账本;从最初公开2张表到如今8张表; 从发布简单的财务收支数据,到如今机关运行经费、“三公”经费、工资福 利、政府采购等关键信息统统亮相……公开力度逐年加大,我国打造“阳光 财政”的探索更加积极主动。
四、政府预算体系
第二节 政府预算程序
一、政府预算的方法
❖ 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预算法》规定:“中央 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 我国目前实行的复式预算,由经常性预算和建 设性预算两部分组成。
二、政府预算的程序
国务院
财政部(门)编制预算草案
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初审
❖预算调整 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预算调整是指经 过批准的政府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 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 的部分改变。预算调整必须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4、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 是反映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年 度会计报告,是年度预算工作的总结和终结。 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预算编制单位,在每一 预算年度终了后,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 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