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2.介绍学堂乐歌
二十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了向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封建迷信的。
3.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学习歌曲《送别》
1.多媒体播放《送别》,学生欣赏。(课件展示)
师:这是故事片《铁道游击队》,今天我们来欣赏故事片里的一段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2.学习用坚定有力、感情饱满的声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红星歌》,二部合唱声音和谐、节奏整齐。认识并唱准旋律中的三连音节奏及附点节奏,体会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了解《国歌》创作与选定的背景以及作曲家聂耳的重要地位。
3.能看着老师的指挥,随叔同的重要贡献。
4.好,老师发现好多同学能跟着老师唱了,来,跟着老师的钢琴一起来一遍(高声部)。
(1)跟钢琴唱第一段。
(2)跟钢琴唱第二段(指出不足,师示范唱)。
(3)纠正后整体唱一遍(提醒用自然的声音唱,不要喊唱)。
5.二部合唱练习,师伴奏(错误及时纠正)。
(1)跟钢琴唱低声部。
(2)唱熟后进行二部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声音的和谐。
(《闪闪的红星》视频片段) 师:故事发生在1931年到1938年间的江西红色革命根据地,一个年仅十岁穷苦农民的孩子——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后来他真的成了一名光荣的小红军。
(课件出示潘冬子照片) 师:这就是小潘东子,他机智勇敢,他相信,只有将敌人都消灭掉,百姓们才能不受压迫过上好日子。 同学们说他勇不勇敢?我们看小潘冬子走路神气不神气(放潘东子走路片段)我们跟他比一比好不好?
出示成长的足迹(一)
引导学生唱旋律,注意唱准三连音。
(3)在唱三个起来这一句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这三个“起来”的音一个比一个——?(高) 力度是越来越——?(强) (结合冲锋号让学生感受到号角式音调的作用——有号召性、鼓舞性)
3.再次歌唱音乐片段,当三个起来出现时,用手随着旋律的上行挥动。
4.播放录音(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师:二部合唱比较难,请同学们回去后多练习,要唱准音高,注意声音的和谐,想要完美演绎二声部合唱仅靠一节课、一首歌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单元
第七单元难忘的歌
课时安排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2.奏:竖笛练习《鳟鱼》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音乐文化,能尝试给歌曲分段,用图谱表现歌曲,并能视唱或背唱主题乐段部分,能用合适的打击乐器或拟声为歌曲的不同段落伴奏。
二、同学们起立,现在我们都是勇敢机智可爱的小潘冬子
好,同学们敬个军礼给老师看看。(师鼓励并纠正做的不正确的) 听音乐跟老师做。(放红星歌音乐,老师做动作)
1.原地向左向右转。
2.火车似的走路多跳几遍。
3.师做动作,一段两个动作(语言提示:要换动作了)。
师:刚才小英雄偷偷告诉我你们表现特别棒,所以老师送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同学们找找看? 同学们都找到了吗?告诉老师它是什么?。小!红!星!对,它是一颗小红星。
2.再次听赏:
思考:(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深刻含义、积极作用?在哪些场合会听到国歌?听后有什么感受?
(2)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由田汉作 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诞生于 1935 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 大地上歌唱了近 70 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2.学习用竖笛演奏《鳟鱼》片段,巩固已学过的高音演奏技法,熟练掌握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音乐文化。
难点:熟练掌握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教具
钢琴、多媒体、竖笛等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影片VCR,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
3. 认:三连音
4. 评:成长的足迹(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国歌的诞生过程,了解聂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国歌》雄壮的情绪,有表情地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背唱歌曲。
3.能够感受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特点,并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
重难点
重点:背唱国歌。
钢琴、多媒体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导入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问同学们,同学们都有哪些理想?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举手回答)
哦,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理想,那你们想知道老师的理想吗?老师的理想呢是当一名士兵,可惜没有当成。唉?有这么一个小孩儿,他也有一个军人梦。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段电影片段。
6.体会不同节奏的音乐效果,让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奏一下。
7.跟音乐踏步,体会不同的速度、感受进行曲风格。
师:好,接下来我们大家来做一个小游戏,同学们全体起立。 同学出来模仿红军战士走路。但是老师有要求,走路的速度要跟老师弹奏音乐的速度一样。(三段音乐)
第一段速度快,第二段速度特慢,第三段速度适中。
师:同学们觉得哪组才应该是红军走路的正确速度啊?(生回答,教师给与鼓励)
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能看着老师的指挥,随旋律的起伏,用合适的力度和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具
钢琴、多媒体








主备
复备
一、播放歌曲《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展示)
1.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的歌名是什么?(童年)童年是一首什么歌曲?(校园民谣)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学堂乐歌)
难点:三连音。
教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三连音卡片








主备
复备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由影片VCR片段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管弦乐版《国歌》。体验歌曲的情绪:请你仔细听听,你是否能听出熟悉的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感受歌曲的号召性、激励性、战斗性,
教学目标
1.能自信的用坚定有力、感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红星歌》,二部合唱声音和谐、节奏整齐。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能试着给红星歌编排舞蹈,并用列队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重难点
重点:能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演唱时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晰。
难点:能积极参加课堂互动活动,二部合唱《红星歌》。
教具
分析旋律、节奏特点,感受乐曲中号角式音调的力量。从音乐角度上看,歌曲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力量?
(1)节奏上有些什么特别?除了运用附点音符、休止符,还运用了冲锋号中使用的三连音。向学生介绍三连音的有关知识。(多媒体出示音乐知识)
(2)学唱三连音 ,边唱边划拍。
“号角音”在旋律中非常突出。听一听,找一找,说一说“号角音”在什么位置出现?表现什么样的情景?其中的三连音节的特殊节奏,你能准确模唱吗?
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
单元
第七单元难忘的歌
计划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红星歌》《送别》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认:三连音
评:成长的足迹(一)(二)
奏:竖笛练习《鳟鱼》




1.热爱国歌,喜欢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唱与欣赏,了解创作背景和时代特征,强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4.配合打击乐器及拟声活动,进一步体会速度、节奏与音乐作品的段落和情绪的关系,并能用合适的词语表达。
5.学习用竖笛演奏《鳟鱼》片段,巩固已学过的高音演奏技法,熟练掌握变化音升“fa”及“ti”音的替换指法。
单元
第七单元难忘的歌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多媒体出示二拍子基本图示和变化图示,让生跟着老师练一练。
4.全班起立齐唱《国歌》,并试着指挥。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除了国歌,你还能想出唱祖国的歌曲吗?你们能哼唱出来吗?(分组讨论,每组说出一首。例 如:大中国、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等)




单元
第七单元难忘的歌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唱《红星歌》
2.跟琴和老师学唱歌曲《送别》谱(低声部),注意唱准音高,对比与高声部音高的不同。
3.分二组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师伴奏给予低声部多些帮助(错误及时纠正)。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和谐把握,声音的和谐,做到轻而不虚、响而不炸,不能喊唱。
4.欣赏黑鸭子合唱组的《送别》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好,我们就用这个正确的速度,唱一遍。 (跟音乐唱,教师给予鼓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