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目标1.观察地球仪,说出纬线和纬度的划分,明确纬线的特点、纬度的排列规律。
(重点)2.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
(难点)3.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明确纬度的排列规律;通过做游戏让学生学会判读经纬网。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地球仪、双面胶、红黄蓝色纸条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教师手持地球仪)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模型是什么?还学习了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点有哪些?线有哪些?我们已经学习了经线,何谓经线?它有哪些特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纬线。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要及时的在地球仪上指出相关内容。
)学生逐一回答问题。
并认真观看教师在地球仪上演示,加深印象。
地球仪南北极点经线和纬线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
特点是形状是圆;长度不等;指示南北方向。
以地球仪为载体复习提问,意在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进而自然过渡到纬线的学习。
学案导学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2)完成助学上“学习程”;(3)标记疑难问题。
一、纬线特点提问:1、经线的特点是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学生回答:形状、长度、指示方向、位置关系四个方面。
活动1:观察地球仪,学生分经线和经度这部分知识已经学完,在此基础上学习纬线和纬度对学生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知识,所以并不困难。
学生利用学习经线重难点突破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的?纬线也是从这四个方面来描述。
引导学生对比经纬线特点,完成表格。
提示学生观察时,以赤道为分界线,从赤道向南、向北长度各是如何变化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后,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几位同学的作品,并作评价。
最后,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在赤道上空和在北极上空观察到的纬线的形状。
二、纬度的划分出示导学问题:问题1:纬度的起点在哪?追问:为什么以赤道作为纬度的起点?(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组合作探究“纬线有哪些特点”形状圆长度不等指示方向南北位置关系平行经线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位置关系活动2:观察地球仪,归纳纬线长度的分布规律。
首先,找出最长纬线赤道;然后,依次找到两组赤道两侧关于赤道对称的纬线,(分别粘上彩色纸条)观察纬线长度的变化规律。
讨论并归纳:从赤道向南向北长度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活动3:利用地球仪,换不同的角度观察纬线的形状,并把看到的结果用铅笔绘下来。
(1)在赤道上空观察(2)在北极上空观察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导学,以地球仪为学具,观察、思考、回答。
1、纬度的起点是赤道,及0°纬线。
观察地球仪得出结论:在所有的纬线当中,只有赤道是最特殊的纬线,因为它的位置居中。
特点的方法,来探究纬线的特点,实现知识的迁移。
学生初次使用比较法学习地理知识,了解这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
活动3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变地理知识的机械记忆为理问题2:从0°纬线向北向南,纬度是怎样排列的?纬度的最大值是多少?如何区分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教师用简单的板图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提炼。
指导学生读课本第9页图1—2—7,以游戏的形式记忆南北纬度的相关知识。
问题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问题4: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在哪个半球?多媒体展示图片:2、从0°纬线向北向南,纬度是逐渐增大的,最大值是90°。
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
例如:30°N和30°S。
小游戏:你是谁先让学生记忆北纬和南纬的对话,然后同位之间协商好谁当北纬,谁当南纬,相互发问:你是谁?代号是什么?变化规律?最大值?活动4:读课本第9页图1-2-8,找出低、中、高纬度的范围和划分界线。
并对分界线做标记。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用双面胶在南北纬30°纬线上粘上黄色纸条,在南北纬60°纬线上粘上蓝色纸条。
以赤道为分界线,因为所有的纬线中,只有赤道能把地球平均分成两个半球。
中国在北半球。
解记忆。
按照学习经度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纬度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的能力。
以游戏的形式记忆地理知识,学生兴趣浓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习惯和从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教师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开学还没多久,老师对各位同学还不是很熟,老师想请咱班某位同学回答问题,只能说从前数第几排、从南数第几列的同学请回答。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教师说出座位号(排列号请这位同学起立示意。
看谁反应快;再由老师点某同学的名字,对应同学立即报出其所在的排列号。
提问总结:同学所在排列号的作用是什么?教师补充:小学数学中学过:两线相交确定一点。
教师出示经纬网地球仪,要求同学观察: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你们感觉像什么?追问:经纬网用来干什么呢?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加深难度,同学们所在的排列号均设置了纬度和经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在黑板上画出经纬网图(如下图使学生明确每一排对应哪条纬线,每一列对应哪条经线。
点拨: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来判断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
游戏1:看谁反应快所有同学精力高度集中,听从老师号令。
可以确定某人的位置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像渔网、像网兜、像笼子等等。
利用经纬网可以定位。
(在先前游戏的基础上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游戏2:说位置比赛学生对照经纬网图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其他同学的位置。
比如:在图上定出A点,那么,第一排、第六列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20°N,20°W)。
其他同学仿此类推,看谁能快速准确说出自己的位置。
游戏3:描位置比赛比如:第6排、第5列的同学说出自己的位置(30°S,10°W)。
并让其在经纬网上来描出B点。
其他同学仿此类推,看谁能快速准确描出自己的位置。
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同时训练了逆向思维。
让不同学生把不同想法表达出来,给学生创造出思维联想的扩展空间,体现个体差异。
让学生动起来,是新课改的一个目的。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出示时事资料:学生阅读了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台风紧急警报_2012年7月23日18时发布时间:20120723 18:02:37 来源:省气象局今天下午5时,台风“韦森特”中心位于北纬20点8度,东经114点5度,也就是在阳江市东南偏东方约29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达到38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八级大风范围半径约250公里。
希有关方面和海上过往船只密切注意并继续做好防御工作。
请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台风“韦森特”的位置。
引导学生总结经纬网的用途。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在地球仪上找位置。
经纬网定位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气象观测等许多领域。
将知识点融入时事当中,学生会很感兴趣。
知 识 建 构当堂达标1、填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经线 纬线 形状经线 纬线 纬度 划分起点排列规律 南北半球划分经 纬 网作用长度指示方向位置关系2、纬度划分的起点是,最大值是。
3、南北半球划分的界线是。
4、2010年,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隆重举行,请根据所学的经纬网知识判断,下图所示各点中,上海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