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脉输液的护理 PPT课件

静脉输液的护理 PPT课件

静脉治疗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静脉 治疗护理技术操作 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 国各级各类医疗机 构从事静脉治疗护 理技术操作的医护 人员。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术语和定义 2、基本要求 3、操作程序及护理 4、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 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三.操作程序
1. 基本原则 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
身份识别,询问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 史。
1.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 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 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 e) 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 时告知医务人员。
中心静脉置管(CVC)
(1)持续或间断静脉输液或给药,快速扩充血容量; (2)持续或间断输入已知或可疑配伍禁忌的药物; (3)输血或血液制品; (4)中心静脉压监测; (5)完全胃肠外营养; (6)抽取血标本; (7)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 (8)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器等。
•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 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 管除外)。
穿刺
PVC穿刺 PV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 b) 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 c) 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
次进入少许; d) 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松止
1.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有 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 。
1.9 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二遍或遵 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
解读: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共两遍;消毒后自然待干, 避免吹、扇等动作。
1.10 置管部位不应使用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 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
血带; e) 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
期、护士签名。
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 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静脉;
b) 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 c) 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 d)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
中心静脉置管后的观察与护理
• 滴速的观察 液体经中心静脉导管的重力滴速可达80滴/min
以上,如果发现重力滴速很慢应仔细检查导管固 定是否恰当,有无打折或移动。
如经导管不能顺利抽得回血,可能系导管自静 脉内脱出,或导管内有血凝块,此时应考虑在对 侧重新置管。
如用输液泵输液,则每天至少1次将输液管道 脱离输液泵,检查重力滴速是否正常,以便及时 发现上述问题。
一.术语和定义
1、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
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 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 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常用工具包括:一次性静脉 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 (CV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输液港(PORT)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
解读:丙酮和乙醚是危险化学品,不应接触,影响消毒效果;局部 使用抗菌油膏,可促发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
适应症
•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 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
•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 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
•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 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 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
• 2、中心静脉导管(cvc)
导管末端位于上腔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包括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置 管。
• 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 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 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 脉的导管。
• 4、输液港 (PORT)
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 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 下的注射座。
二.基本要求
1.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
2.从事静脉治疗的护士应持有护士执业证书,并应定 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
3.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 成。
1.6 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 无菌屏障原则。 解读:最大无菌屏障原则包括:穿刺人员手卫生、置 管操作(CVC、PICC、PORT)应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 性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覆盖整个身体 的无菌巾。
1.7 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 护理包。
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 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
1.4 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 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5 操作前后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 解读:薄膜手套有4%-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 见渗透;使用者可能在摘手套时无意中污染了手部; 戴手套不能完全屏障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充分保护 工作人员,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 敷料的更换 1. 更换敷料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用无菌透明专
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但多汗、渗血明显患 者宜选用无菌纱布;
2. 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 纱布为2天,透明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 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 操作手法应轻,切勿在去除旧敷料及胶布时误将导 管拔出。并注意检查固定导线的缝线是否松动、脱落,穿 刺点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重 新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