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凸轮机构分析

第六章凸轮机构分析


柱面上开曲线或凹槽。
等径凸轮机构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利用分度凸轮机构实现转位
2、按从动件的形状分类
(1)尖顶从动件 (2)滚子从动件
(3)平底从动件
尖顶从动件:尖顶能与任意复杂凸轮轮廓保持接触, 因而能实现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尖顶与凸轮呈点 接触,易磨损,只宜用于受力不大的场合。
滚子从动件:改善了从动件与凸轮轮廓间的接触条件,


典型的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
机架
从动件
滚子
凸轮
第一节 概 述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二、凸轮机构的特点
三、凸轮机构的分类

一、凸轮机构的应用
凡是无需人的直接参与即能完成能量、物料 和信息变换过程的机器称为自动机。
在遍布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印刷以及
标准件制造等行业领域的自动机大家族中,凸轮机
构因实现驱动与控制的简便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
-
s
B1
B0
r0

B
e
一、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1、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例:用反转法绘制一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凸 轮轮廓曲线,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为 r0=15mm,凸轮以等 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回转,推杆的运动规律如图。
1)选比例尺,画出位移线图,并将推 程回程横坐标分若干等分;

B
B1 A
从动件摆角 最大摆角
B C
max
近休止角
D
2
S
o
最大摆角

S





max

推程运动角
远休止角
回程运动角
O1
摆角
O2
二、从动件运动规律

所谓从动件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在整个工 作循环中,位移S、速度v、加速度a随时间 t 或凸
轮转角φ变化的规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与一定
1、内燃机配气机构
2、绕线机排线机构
3、冲床装卸料机构
4、控制刀架运动的凸轮机构
5、封盖机构
6、食品输送机构

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 的构件,称为凸轮,与凸
轮保持接触的杆,称为从
动件或推杆。

凸轮机构可将主动凸
轮的等速连续转动变为从 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或绕
某定点摆动,并依靠凸轮
轮廓曲线准确地实现所要

4' o 1 2 3 3' 2' 1'
6 5'
'
7' 4

5 6
7
8

v
o
a
o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当根据工作要求和结构条件选定凸轮机构型式、
从动件运动规律和凸轮转向,并确定凸轮基圆半径
等基本尺寸之后,就可以进行凸轮轮廓设计了。凸
轮轮廓设计的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 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一致的, 为了形象具体地掌握凸轮廓线的基本方法,先介绍

3、对心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滚子与从动件铰 接,设铰接时滚子中心恰好与尖顶重合,故滚子 中心的运动规律即为尖顶的运动规律。。

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
滚子中心的运动规律为尖顶 的运动规律。即为滚子从动 件凸轮的理论轮廓。

以理论轮廓上各点为圆 心,以滚子半径rr为半径的 滚子圆族的包络线,称为滚
B10
(1)按已设计好的运动规律作出 位移线图; (2)按基本 尺寸作出凸轮机构的 初始位置; (3)按- 方向划分偏距圆得 c0、 c1、c2等点;并过这 些点作偏距圆 的切线,即为反转导路线; (4)在各反转导路线上量取与 位移图相应的位移,得B1、B2 等点,即为凸轮轮廓上的点。
B4
B6
B5

假设给整个机构加上一个公共 的角速度“-ω”,使其绕凸轮轴心 O作反向转动。根据相对运动原理, 凸轮与从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不 变,结果,凸轮静止不动,而从 动件一方面随其导路以角速度“ω”绕O转动,另一方面还在其导 路内按预定的运动规律移动。从 动件在这种复合运动中,其尖顶 仍然始终与凸轮轮廓保持接触, 因此,在此运动过程中,尖顶的 运动轨迹即为凸轮轮廓。
s
-
O
1 2 3 4 56 10 2 7 8 9
2
180º
120º 60º

2)以r0为半径画一基圆, 并沿- 方向依次量取推 程角、远休程角、回程 角、近休角,并分得相 应等分; 180º 120º
1
3)沿基圆向外截取 对应的坐标值, 得到一系列点; 4)用光滑曲线将这 些点连起来即为凸 轮轮廓。
φ。
从动件远休程:简称远休程,从动件在距凸轮轴心O
最远位置处休止的过程。
远休止角 : 与从动件远休程相对应的凸轮转角φs。
从动件回程:简称回程,从动件在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作
用下移近凸轮轴心O的运动过程。 回程运动角:与从动件回程相对应的凸轮转角φ' 。
从动件近休程:简称近休程,从动件在距凸轮轴心O
第六章 凸轮机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第三节 图解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 第四节 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轮廓 第五节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确定

本章要求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分类、 应用;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凸轮轮廓的 设计方法。
重点:推杆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其选择原 则;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难点:凸轮基圆半径与压力角的关系。
子从动件凸轮的实际轮廓,
或称工作轮廓。
滚子从动件盘型凸轮机构
(1)求出滚子中心在固定坐标系oxy 中的轨迹(称为理论轮廓); (2)再求滚子从动件凸轮的 工作轮廓曲线(称为实际轮廓 曲线)。 注意: (1)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互为 等距曲线; (2)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理论轮 廓曲线的最小向径。 y rr
耐磨损,可承受较大载荷,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
泛。
平底从动件:它只能与全部外凸的凸轮轮廓作用。 其优点是压力角小,效率高,润滑好,常用于高速
运动场合。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
(1)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 (3)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 对心直动从动件 偏置直动从动件
第二节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2)空间凸轮机构
圆锥凸轮机构
弧面凸轮机构 球面凸轮机构
凸轮

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呈盘状(或是有变化的向
径),绕固定轴线回转,从动件在垂直于凸轮轴
线的平面内运动。

移动凸轮机构:相当于盘形凸轮机构的轴线位
于无穷远,凸轮相对于机架作往复直线运动。
圆柱凸轮机构:可视为移动凸轮卷成圆柱体而
得,曲线轮廓可开在圆柱体端面上,也可在圆
一、凸轮机构的运动循环及基本名词术语
凸轮基圆 : 以凸轮轴心为圆心,以
其轮廓最小向径rb为半径的圆;
偏 距 : 凸轮回转中心与从动件 导路间的偏置距离,用e表示。
偏距圆:以O为圆心,偏距e
为半径的所作的圆。
e
从动件推程:简称推程,从动件在凸轮推动下远离凸
轮轴心O的运动过程。 推程运动角:与从动件推程相对应的凸轮转过的角度
求的运动规律。

凸轮多为主动件,通常作等速连续转 动,从动件作连续或间歇往复摆动、移动 或平面复杂运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完全 取决于凸轮轮廓或沟槽的形状。 凸轮机构是含有凸轮的一种高副机构。 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两个低 副和一个高副组成的单自由度机构。

二、凸轮机构的特点


1、优点:
2h 2 在运动规律推程的始末点和前后 s
/2

/2

由此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
三、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规律)
从动件的加速度按余弦规律变化
s
5' 4'
6'
3' 2'
1'
h s [1 cos( )] 2 h v sin( ) 2 2 h 2 a cos( ) 2 2
曲线、加速度曲线。
设计凸轮机构时,通常只需根据工作 要求,从常用运动规律中选择适当的运 动曲线。在一般情况下,推程是工作行 程,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进行仔细研究。 回程一般要求较低,受力情况也比推程 阶段有利,故不作专门讨论。
一、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运动的速度为常数时的
运动规律,称为等速运动规律 (直线运动规律)。 推程的运动方程:
已知从动件的运动规律[s =s()、v=v()、a=a()]及凸轮 机构的基本尺寸(如r0、e)及转向,作出凸轮的轮廓曲线。 反转法原理 - 假想给正在运动着的整个凸 轮机构加上一个与凸轮角速度 s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公共角速 度(- ),这样,各构件的相对 运动关系并不改变,但原来以角 速度转动的凸轮将处于静止状 态;机架(从动件的导路)则以 ( - )的角速度围绕凸轮原来 2 o 的转动轴线转动;而从动件一方 面随机架转动,另一方面又按照 给定的运动规律相对机架作往复 运动。
h sin 2
律变化。
推程阶段的正弦加速度方程为
h h 2 s sin( ) 这种运动规律的速度及 2 加速度曲线都是连续的,没 h 2 v [1 cos( )] 有任何突变,因而既没有刚 性冲击、又没有柔性冲击, 2h 2 2 a 2 sin( ) 可适用于高速凸轮机构。
S h
O vLeabharlann s h / v h / a0
v
从动件在运动起始位置和终止 两瞬时的速度有突变,故加速度在 理论上由零值突变为无穷大,惯性 力也为无穷大。由此的强烈冲击称 为刚性冲击。适用于低速场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