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凸轮机构(OK)

第6章 凸轮机构(OK)

h O1C O1 A 60mm(不变)
C 0(不变)
hD O1 O 2 ( R rr ) 2 r0 36.16 mm
O1O D arctan ( ) 23 .20 OD
2. 如图所示凸轮机构中,凸轮为一偏心圆盘,圆盘半径R=80mm, 圆盘几何中心O到 回转中心A的距离OA=30mm,偏距e=15mm,平 底与导路间的夹角β=45°,凸轮 以等角速度w=1 rad/s逆时针回转。 试计算: (1)凸轮实际廓线的基圆半径 rb; (2)从动件的行程 h;
(7)远休止角 从动件在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远点静止不动时, 凸轮转过的角度。用Φs表示。 (8)近休止角 从动件在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近点静止不动时, 凸轮转过的角度。用Φ’s 表示。
基本名词术语
(9)从动件的位移s :凸轮转过转角 时, 从动件运动的距离。
几条规定
1. 位移s 的度量基准,一律从升程的最低 位置开始度量(无论升程、回程); 2.转角 分别以各行程开始时凸轮的位置 作为度量基准,一般也在基圆上度量; 3.初始条件:

D点压力角 从动件摆角
凸轮转角
5. 图示为摆动滚子从动件圆盘凸轮机构,现已知:圆盘半径 R、圆心与转轴中心的距离LOA=R/2和滚子半径 rT 。
试求:
(1)标出在图示位置的压力角α
与推杆的摆角 ; (2)画出滚子推杆的最大摆角
max ;
(3)当α [α] 时,对凸轮机构有
何影响,如何使压力角减小?
推 程 : 时 间 0时 , 0=0,s 0 t 回 程 : 时 间 0时 , h=0,s h t
从动件运动规律
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与凸轮转角
(或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
s s( ) d s d s d ds v d t d d t d d 2 s d v dv d d2 s a 2 2 dt d t d dt d
O
ω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设计
基圆半径的设计 滚子半径的设计 平底长度的设计 偏距的设计
基圆半径的设计
凸轮基圆半径
ds e d r0 ( s) 2 e 2 tan
直动滚子从动件盘 形凸轮机构
最小基圆半径
ds e d ( s) 2 e 2 tan[ ]
例2 已知图示凸轮机构标出基圆半径r0,图示位置从动件位移s 和机构的压力角,并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试求: 1.标出基圆半径r0? 2.标出图示位置从动件位移s 和机构 的压力角α ?
3.求出r0 、s 和α之间的关系式?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基圆、压力角及位移等 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压力角的计算方法。 解
例1 图示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 凸轮机构中,凸轮以角速度ω 逆时 针方向转动。 试在图上画出:
(1)画出理论轮廓曲线、基圆与偏 距圆;
(2)标出凸轮图示位置压力角α1和 位移s1以及转过150°时的压力角α2 和位移 s2 。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凸轮廓线、基圆、偏距 圆、压力角及位移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反转 法原理的灵活运用。 解
vmax e tan max ( s0 s)
条件
vmax e 0
三、学习重点及难点
凸轮机构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其特性
设计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图解法与解析法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学习难点 反转法原理 应用反转法求解凸轮机构的转角、位移和 压力角等参数
四、例题精选(例1、例2、例3)
r0min
凸轮基圆半径
直动平底从动件盘 形凸轮机构
d2s r0 min s 2 d
式中
dx 2 dy 2 3 / 2 ( ) ( ) ] [ d d dx d 2 y dy d 2 x . 2 . 2 d d d d
条件
min
滚子半径的设计
考虑运动失真: rr 0.8min 考虑强度要求: rr (0.1 ~ 0.5)r0
等基本尺寸。
二、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1. 基本概念
2. 运动规律的选择与设计原则
3. 反转法原理 4. 基本尺寸的确定
基本概念
基本名词术语 从动件运动规律 压力角
基本名词术语
(1)基圆 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以凸轮理论轮廓曲线上的 最小半径为半径所画的圆。半径用r0表示。
(2)推程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近点向最远点的运动过程。
(3)回程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远点向最近点的运动过程。 (4)行程 从动件的最大运动距离。常用 h 表示行程。
基本名词术语
(5)推程角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近点运动到最远点时, 凸轮所转过的角度。用Φ表示。 (6)回程角 从动件从距凸轮转动中心的最远点运动到最近点时,
凸轮转过的角度。用Φ’表示。
平底长度的设计
平底的长度:
ds l 2OPmax l 2( ) max l d
式中:
l 5 ~ 7
mm
偏距的设计
偏距e 的计算公式
emax
vma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式中
tan ds e d r02 e 2 s v e s0 s ( s0 s) v e
3. 图示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偏心圆盘, 其直径D=42mm,滚子半径 rT=5 mm,偏距 e=6 mm 试求:
(1)画出基圆,并计算基圆半径; (2)画出凸轮的理论廓线;
(3)确定从动件的行程 h;
(4)确定从动件的推程运动角及回程 运动角;
(5)说明该机构在运动中有无失真现 象,为什么?
第六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一、基本要求 二、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三、学习重点及难点 四、例题精选 五、试题自测及答案
一、基本要求
1 . 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类型及应用。 2 . 了解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特点,并学会如何选择
或设计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3 . 深刻理解相对运动(也称“反转法”)原理,并能利用 该原理设计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图解法)。 4 . 学会用解析法设计盘形凸轮的轮廓曲线。 5. 学会确定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基圆半径和滚子半径
从动件的最大跃度jmax应尽量小
凸轮机构的反转法原理
-ω ω
B0
O
1
2
( ) s( )
B1
B2
B1
3
结论
从动件尖顶相对凸轮的 运动轨迹形成了凸轮的轮廓 曲线。
B3
B2
B3
ψ0 -ω
A0
B1
ψ1
A1
B2
ψ2
B0
B1
1
B2
( ) s( )
A2
2
(3)该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与最小压 力角αmin;
(4)从动件的推程运动角和回程运动 角; (5)从动件的最大速度vmax。

(1)
rb R OA 80 30 50mm
(2) A B (11015 2 ) 2 15 140.56 1 1
A0 B0 (50 15 2 ) 2 15 55.71

压力角
摆 角
最大摆角
(1)、(2)见上图。
(3)当α>[α]时,推动摆杆运动的有效分力减小,机械效率降低,
甚至发生自锁。可通过增大基圆 半径的方法减小压力角。
186.615
Φ 360 Φ 173.385
(5)无失真现象。因凸轮 廓线外凸且处处曲率半径相 等,均为R=21mm,并有 rT=5mm<R,故不会发生失
真现象。
4. 图示为一摆动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
试在图上标出:
(1)从C点接触到D点接触过程中,凸轮转角和从动件摆角 ; (2)在D点接触时的压力角α。

(1) r0 D / 2 rT e 20mm
(2)理论廓线如图示
(3) smax max2 e 2 r 2 e 2
max D / 2 e rr 32
h smax 12.35mm
2 Φ 180 arccos[( max h 2 ) /(2r max )] r (4) 2

本题目主要考察对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 基圆、行程运动角、压力角及角位移等基本概 念的理解。
O
五、试题自测及答案(1、2、3、4、5)
1. 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偏心圆凸轮机构,O为凸轮几何中心,O1为
凸轮转动中 心,直线ACBD,O1O= OA,圆 盘 半 径 R=60 mm。 试计算: (1)根据图(a)及上述条件确定基圆半 径r0、行程h,C点压力角αC和D点接触 时的位移sD 、压力角αD 。 (2)若偏心圆凸轮的几何尺寸不变,仅 将从动件由尖顶改为滚子(图(b)),滚 子半径rT=10mm。试问上述参数r0 、h、 αC和sD 、αD有无改变?如有改变,计算 其数值。 (a)
h A1 B1 A0 B0 84.85mm
(3) max
min 45
(4) ==180° (5)当凸轮从从动件最低位置转过90°时, 从动件与凸轮的相对瞬心P至A点的距 离达到最大
AP OA 2 30 2
vmax AP 1 30 2 42.426mm/s
(1)图示位置的r0 、s 和α如图。 (2)r0 、s 与α之间的关系式为:
v t an lOP e r0 e s
2 2

1
e
s r02 e 2
例3 图示为摆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为偏心圆盘, 且以角速度ω逆时针方向回转。
相关主题